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毅 《致富时代》2015,(1):130-13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孔子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特别是"仁爱"思想中爱亲、爱众、仁者的品质对当今社会出现的诚信危机、社会冷漠等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仁爱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着多种冲突。为此,应克服传统人治的思想,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法治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刘亚 《中国市场》2007,(35):89-91
诚信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离不开诚信。文章从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诚信问题入手,对我国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孔子和柏拉图美学思想基础和本质差异的研究,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仁学,而柏拉图的美学基础则是理念论。  相似文献   

4.
诚信,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思想极为丰富:孔子训导:民无信不立;孟子教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商鞅变法,以身作则,徙木为信……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我国传统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理念是在儒家诚信人格论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诚信理念在我国古代商人的经营观念、经营行为、人格塑造和修养自律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儒家诚信之德 ,还是我国传统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理念 ,都可以通过扬弃 ,赋予其以时代的内容和理解 ,成为当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经营者的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6.
周丽 《致富时代》2010,(4):96-97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诚信一直被当作一种美德,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领域诚信缺失现象屡有发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对诚信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它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主要对邓小平诚信思想的产生、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旨在探讨其对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企业管理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极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探讨孔子诚信思想所蕴含的管理价值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做到古为今用,建构企业诚信文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思想的精髓在于“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显然,儒家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因此,研究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其思想的核心“仁学”理论可以为我们的人本管理研究提供诸多启示。本文紧扣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在阐述其涵义的基础上探讨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儒商文化是今天商道重建,新型商业伦理精神、现代和谐诚信式商业伦理生态秩序建构,现代经理人后备队的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对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0.
刘甲朋 《商业研究》2003,(16):161-16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商业经济方面 ,他重视商品流通 ,力倡商业自由经营 ,并注重对商业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研究孔子的商业经济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儒家传统商业观的认识 ,为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思想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更高质量的诚信建设。建设诚信社会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部分个人、商业和政府仍存在一些与之不相匹配的诚信滑坡问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亟待提高。本文认为,在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要加强诚信教育,修复诚信观念的缺失,鼓励并引导每位公民自觉树立诚信道德意识,强化诚信行为,同时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将诚信制度化,将道德意识与制度规范有机融合,互促诚信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纪操 《消费导刊》2010,(2):92-92
"三农问题"不仅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社会问题。然而,"三农问题"的本质最终应该落实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上来,本文主要从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实践途径应用两方面出发,来阐述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具体思想。  相似文献   

13.
梁雪 《商》2013,(12):311-31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法律思想开创者。"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同时也是孔子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上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儒家法律思想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敬 《品牌》2013,(6):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社会诚信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这"四信"建设,抓住了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环节。强化制度建设,打造政务诚信政无信不威。政务诚信建设是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5.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经济诚信问题有过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论述.邓小平经济诚信思想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诚信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主要是指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扬弃中外经济诚信思想,吸取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经济诚信的认识,是邓小平对经济问题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反思的结晶,其主要内容值得认真总结,文章对此进行了阐释和解析,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王利曼 《商》2015,(3):106-107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也是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诚信缺失。中国古代诚信思想内含丰富,特别是先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理念。而先秦诚信思想对当代诚信建设又有一定的启示,但是由于时代的差距,先秦诚信思想也必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诚信经济。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诚信问题主要源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信用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因素。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应构建和谐、有效的诚信环境,努力构建"诚信政府",为企业诚信树立良好的形象;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对不诚信行为的威慑力;选拔诚信素质的领导者创造讲诚信的自身环境,并构建企业主动讲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商务周刊》2008,(18):46-46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史上,在儒家道家的经典中,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2500年前,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人与人之间注重诚信,讲求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商》2014,(15):112-113
诚信原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之一,也是社会个体之间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诚信建设则是则是建设法治国家应有之义务。本文就试图从诚信与法治的视角分析我国诚信法治建设。本文从我国的诚信现状、我国传统道德伦理领域、西方思想领域以及现代法治社会对诚信概念的浅析、诚信与法治之间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诚信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价值;我国诚信法治国家的建立提出完善的建议这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文明的起点是什么?学术界公认:文明起源的标志是文字的起源。什么是商业文明的基石?笔者认为:商业文明至少立身于两大基石——公平与诚信。公平,主要对于交易规则、社会体制、竞争机制、资源分享、信息对称,以及政府与社会服务、贡献与权益而言;诚信,主要对于交易各方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商业消费、商业服务乃至公共服务的机构与人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