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一个突出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松懈,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会计环境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健全法制、强化管理、完善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一个突出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松懈,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会计环境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健全法制、强化管理、完善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3.
陈平 《商业研究》2002,(7):24-25
从“银广夏造假事件”为活教材,从四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进行剖析看出,企业内部管理法律意识淡薄,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建立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制度及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论述,对作假帐等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从几个方面说明了保证会计质量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魏祥健 《商场现代化》2005,(10):129-13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或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失真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而制度原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会计爱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难以做到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制度性失真。本文从产权制度、契约理论、会计核算制度、资本市场制度、税收制度、会计监督制度6个方面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相当普遍,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鼻会计冬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产生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行为论"角度探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主要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领导人为因素、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和会计准则、制度本身不完善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尽管有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会计人的动机好坏、其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及其职业道德的发展水平,这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非正式约束的软化、正式约束的滞后和缺位以及实施机制的不健全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则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方面和技术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从“银广夏造假事件”中引发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商业研究》2002,(13):24-25
以“银广夏造假事件”为活教材,从四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进行剖析看出,企业内部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建立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制度及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发挥得如何则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一个合理的会计监管模式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主要因素。从会计监管主体、客体、标准以及责任等分析中来看,应健全我国会计监管体系,构建合理的会计监管模式,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市场、资本市场的运作。  相似文献   

11.
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信息失去价值,其危害巨大。本文从财务帐目管理混乱、会计报表编制失真、经营成果失实等三方面列举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从利益驱使、企业改革、监督控制、会计人员自身、法律环境、会计准则本身等六方面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六点对策,即: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深化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会计工作摆脱行政干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规范外部监督机制;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快对于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个人投资者会计信息消费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扬赞 《消费经济》2005,21(2):28-30
摘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会计界对会计失真的研究大多是从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角度来进行的,本文结合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从个人投资者需求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提出治理对策,寻求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有效途径,为广大居民家庭理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或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失真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而制度原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难以做到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制度性失真。本文从产权制度、契约理论、会计核算制度、资本市场制度、税收制度、会计监督制度6个方面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14.
魏祥健 《商场现代化》2005,(28):129-13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或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失真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而制度原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难以做到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制度性失真.本文从产权制度、契约理论、会计核算制度、资本市场制度、税收制度、会计监督制度6个方面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立足于新准则实施运用和财务信息化飞速发展两个新形势,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在新准则方面,主要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难点和瑕疵、会计信息本身含有估计的因素、会计计量理论和会计核算原则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在财务信息化方面,主要从会计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等方面提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志刚 《消费导刊》2013,(11):55-56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非常大,为什么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呢。在新的网络社会的形势下,兴起了事项会计研究,以及在事项会计为理论基础的XBRL技术的应用的研究;事项会计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来记录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会计方法,事项会计相对于传统价值法会计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记录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来编制财务报表。事项会计的优势将有效地遏制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并且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从而起到了防治会计信息失真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税收减少 ,影响宏观调控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 ,阻碍经济发展 ,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从加强会计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会计理论、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会计能否提供符合其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是其能否履行其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成其任务的关键。文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及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典型表现及危害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从主客观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法治、机制体制、方法手段等方面寻找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财务软件陷阱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雪晶 《商业时代》2004,(8):44-44,43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的日趋普及,会计电算化信息失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所以,在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的今天,会计工作者必须警惕财务软件陷阱,谨防财务软件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将对财务软件陷阱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比较严重,会计监督存在着严重问题。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