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炎  张学奇 《中国外资》2010,(24):43-43
本文根据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学科交叉、专业整合的特点,对应用型、复合型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专业需求进行了论述。以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为目的,对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君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进行了系统结构优化,构建起了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双语教学已成为金融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亮点。我校一直致力于金融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建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努力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金融人才。历经多年教学实践,学生的专业双语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相关工作正在不断深化完善中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释了传统金融专业结合金融科技现实进行教学改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议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体系,合理设置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调整金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传统金融专业教学改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了国内《金融数学》相关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对金融工程专业《金融数学》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细致梳理,并从可视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整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分享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最后从增强师资交流、合编教材、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指出《金融数学》课程建设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6.
金融产品营销是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针对社会对于金融营销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资源建设等方面对《金融产品营销》课程进行实践与探索,得出一个可行的课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金融工程教学以培养应用型金融衍生品人才为目的。针对辅修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金融工程课程应用性的特征,为了提升金融工程课程教学效果,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讨论课等。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特质与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的转型,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熟悉金融法规和政策、熟悉金融机构运行规则、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等基本特质。应用型大学应根据应用型金融人才特质和基本素质能力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金融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所需专业和专业课程、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上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伴随金融科技在金融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人才需求较大,培养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的金融专业人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在总结已有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高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的现状.总结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金融科技在特色金融中的应用等内容;金融学专业教材部分内容可能与现实发展脱节;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待提高;师资配备方面缺乏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知识的教师队伍;金融风险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等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重构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及提升师资团队专业水平、打造金融科技应用实验基地以及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主导未来金融市场的竞争,人才供求错配是制约科技赋能金融的瓶颈,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改革要坚持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引领,以满足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和学生金融科技教育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原则,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融合、跨学科、跨院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统一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团队、完善教学保障等路径体系,最终实现高校金融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会计是金融、财会类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会计相比,金融会计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金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紧密联系社会,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着力提升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在金融工程教学中必须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河北省唯一拥有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在当前我省金融工程人才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践的研究是极其迫切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金融行业在新兴技术的冲击下不断变革升级,当前已然步入金融科技时代.本文以江苏省某财经高校金融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系统分析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深度挖掘金融科技时代对学生课程及培养方案的评价与设想.综合全文研究,本文认为高校应从加强自学平台的优化和完善、增加金融与科技学科交叉比重、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融合三大维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现金融科技时代金融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金融数学是数学与金融学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已被列入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根据广州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十余年的办学实践,阐述该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重点交叉学科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分析,结合现实经济金融环境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给出完善金融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1234模式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34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金融学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建立金融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明确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强化、综合提高三个教育阶段,加强金融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务金融专业教学需培养新发展格局所需金融人才,科研反哺教学是有效方式之一,目前明确将科研反哺应用到财务金融专业的研究及实例较少.本文从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两方面探讨该专业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策略,以《投资组合理论与管理》课程为例具体阐述.本文发现参与科研反哺教学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显著高于未参与的同学,部分本科生受课程启迪发表了期刊论文,体现了科研反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金融学专业实践性较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独立学院应该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独立学院通过开设金融ERP沙盘实训课程,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实习岗位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要重视金融ERP沙盘实训课程,增强师资综合素质,加大对实训课程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哈尔滨金融学院建设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方案、保障条件、面临的风险和应对预案,在诚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类”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类课程建设方面为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海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突出。海洋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通过树立培养海洋经济与金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海洋经济与金融教研团队来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海洋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