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磊 《时代金融》2012,(14):110-111,114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作为数额犯的一种,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既未遂形态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在本罪中,数额要件应当被看作是犯罪成立的条件,并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将已销售金额和未销售金额进行一定的折算后作为成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具体数额标准,将预期性销售金额作为判断犯罪是否得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谈磊 《云南金融》2012,(5Z):110-11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作为数额犯的一种,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既未遂形态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在本罪中,数额要件应当被看作是犯罪成立的条件,并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将已销售金额和未销售金额进行一定的折算后作为成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具体数额标准,将预期性销售金额作为判断犯罪是否得逞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肖娜 《金卡工程》2010,14(9):83-84
毒品犯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违禁品,属于"本体恶"的典型,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志,应根据犯罪的进程并针对不同行为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4.
肖丽 《金卡工程》2010,14(5):70-71
毒品犯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违禁品,属于本体恶的典型,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志,应根据犯罪的进程并针对不同行为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5.
徐琴瑟  李云 《金卡工程》2010,14(11):29-30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竞合,而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之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学者们对这两种罪适用看法不一,司法实践中处理也各异,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罪名加以明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6.
韩丽培 《金卡工程》2010,14(3):143-143
判断犯罪既遂与否的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齐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在行为人对致人重伤、死亡持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时存在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加重结果出现时,以及加重结果虽出现,但基冬犯未遂时成立抢劫罪结果加重犯未遂。在基本犯既遂,并且已经出现加重结果时构成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既遂。  相似文献   

7.
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的认定,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从立法角度考虑,有学者分别以销售者的认知程度和目的论证该罪的主观罪过为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从司法角度看,学者则对"明知"的不同理解,分别得出该罪主观罪过为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两种不同结论.文章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论证了该罪直接故意的合理性,并借鉴严格责任对罪过认定过程中的司法实践与立法冲突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永生  景孝杰 《金卡工程》2009,13(12):14-15
本文从如何准确评价“明知是既假冒又伪劣的商品而销售”的行为入手,逐步分析了法条竞合的性质、定位与存在,并认为法条竞合不是真性竞合,而是假性竞合;法条竞合不是罪数论、竞合论、罪数与法条适用统一论,而是法条适用论;法条竞合仅存在于法条间的从属关系,不包括交叉关系。最后,笔者分析了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并认为该款规定不是法条竞合的立法体现。  相似文献   

9.
刑法中的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法律的错杂规定,以致同时违反数个法条,但仅应适用其中一条而排斥其他条文适用的情况,法条竞合是一个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研究法条竞合,关键在厘清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解决对具体案件如何认定和处理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以此为基点对法条竞合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戴研 《金卡工程》2010,14(2):133-133
牵连犯这个概念自从出现以来,就存在较大争议,许多学者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意义上对牵连犯概念提出质疑,牵连犯理论事实上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困顿境地。台湾地区刑法大胆废除了牵连犯的规定,无疑给我们解决牵连犯理论诸多不可协调的矛盾带来了引导性的启迪和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张咏臻  王洪坤 《时代金融》2012,(35):184-18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罪名,但是对罪行如何认定、损失如何计算、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界限,都有必要进行厘清。实际销售的商品如果存在内外包装,二者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发挥作为完整包装上注册商标的识别区分功能,不宜简单以内外包装的累加数量作为对涉案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的认定依据。同时,刑法的相关规定也应该在相关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或解释。  相似文献   

12.
凌虎 《税收征纳》2010,(2):34-35,39
一、视同销售的概念及范围界定、关于视同销售的概念尚无确切定义。在税法中,《增值税暂行条例》第4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均采用采用列举法对其范围进行了规定。由于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处理方法已经有了较为统一的结论。因此本文不再讨论.本文所谈的视同销售主要是指企业所得税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即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  相似文献   

13.
案情介绍某稽查局按照专项检查计划,对某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实施重点检查。该公司的主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水电安装、打桩;销售建筑材料,该公司不具备建筑资质。经查:其2006年2月的第8号记账凭证,  相似文献   

14.
丁少柏 《会计师》2010,(1):48-49
<正>会计核算受《会计法》及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的调整,同时因会计核算资料又是税收执法的重要载体,故《税收征收管理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做了必要规定。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对会计核算中有关禁止性规定却是一致的。实践中,也经常会遇到纳税人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