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扬州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62元,同比增长14.1%,连续七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年内年均增长12.7%,四年内相继突破六千、七千、八千和九千元关口,2010年增幅达历史之最,并首次净增千元以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农民收入要实现"六年倍增计划",在连年增长的高基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难度更大、压力更大。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重视构建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增收新空间、开辟增收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总体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以渭南市蒲城和大荔县为例:蒲城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2005年为1810元,增加185元,增长11%;大荔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2005年为2150元,增加330元,增长18%。由于人均收入绝对量少,基础低,尽管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都在增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潜在负担多,增收难度大,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型。调查发现:凡是种植经济作物的村,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促进农民增收,事关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创历史新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民收入虽然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基础弱、渠道窄、空间小、不稳定、不均衡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实现农民增收的既定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农村经济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已成为整个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文试作探讨。1 增收现状仁寿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总人口 1 5 3万 ,农业人口 1 37万 ,占总人口的 91 %,回顾改革开放的 2 0年 ,是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 978年 69元提高到 1 998年 1 4 2 1元 ,年均增长 1 6 3%。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现状 ,看到以下特点 :( 1 )增速明显回落。从统计数据来看 ,改革后的数年 ,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从1 996年开始 ,农民收入增速…  相似文献   

5.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一五时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迈上4000元、5000元的台阶,2010年农民收入超过5800元,增量创历史新高。欣喜的同时也应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我们奉贤区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狠抓各项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今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使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市郊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富民是小康之本、和谐之基,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积极顺应群众的致富愿望,大力实施"农业高效化、创业全民化、农民非农化"三大战略,积极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构建增收机制,农民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7.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27.9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16.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8元,比上年增长11.9%,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苏中苏北领先.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江苏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突破万元大关,以后每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2015年超过1.6万元。全省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1内。目前,农民收入增长动力有所衰减,传统措施已显乏力,新举措全面发力需要有一个培育过程,要在1.6万元较高平台上实现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新形势下,江苏农民增收要开阔思路,综合施策,构  相似文献   

9.
黄丹 《农业经济》2012,(5):51-53
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农产品短缺状况彻底终结,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却不太理想.要使得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保持永久活力,探索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路径,就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太仓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87元,同比增加686元,增长12.03%.分析探讨太仓农民增收问题,笔者认为,太仓农民增收基础实、有挑战、机遇好、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效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江苏省太仓市农民收入连续数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到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976元,在苏南板块处于领先水平。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来自非农收入空间的压缩,农民持续增收面临严峻形势,潜能不足,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收入翻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万元,如何在高起点上完成2.6万元翻番任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研讨法、文献法,梳理北京市"八五"以来的农民增收政策,得出在增收政策力度增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四个明显特征。一是收入水平增加明显,1995~2014年收入增长6.3倍。二是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收入的增收贡献率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移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是区域差异明显,地区之间不平衡;城市发展新区增速略高于其它两个功能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四是内部差距明显,农民内部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城镇。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时,得出农民存在自身素质局限性、收入来源狭窄性及收入支出失衡性的现实问题及社会保障、土地、财政、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问题。最后提出以加强政策可持续性、增强政策针对性、增进制度创新性为切入点,建立合理、有效、配套的农民增收政策体系,完成新形势下的收入倍增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大力推进农民增收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89元,增幅达13.6%.目前,街道农民收入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再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战场;工资性收入比重在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农民收入最大的增长渠道;家庭财产性收入成为发达片区的主流;转移性收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随着张家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连续六年保持10%以上增长。但作为张家港最大群体又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其收入的不平衡性不断增大而增收空间有所缩小。如何加快建立、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一、农民增收形势的基本估价1.农民收入增长保持全省领先地位。1978~1996年宜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1996年全省人均纯收入为1870元,我区为2000元,高于全省水平130元。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县市有宜丰、上高、奉新、高安、樟树。2.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有所改善。据年报分析,1996年全区农民纯收入增加额为307元,其中来自种植业为181元,占58.9%(主要为价格因素);乡镇企业和劳务为92元,占30%;畜牧水产为22元,占7.2%。剔除粮…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目前,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品供求关系、农业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市场竞争关系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短期内粮价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继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全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加上入世之后,粮棉油进口总量有可能增加,粮食等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发展水平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很难出现高速度的发展.总的看,目前农民收入增长仍处在非常困难的爬坡时期.  相似文献   

17.
扬州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扬州市201 2年明确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即以2011年11217元为基数,到2016年达22440元,年均增长14.9%.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扬州将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努力破除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促进农民收入实现五年倍增. 一、五年倍增计划可行性分析及指标预测 1、过去五年农民收入实现了倍增.2006-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813元增加至11217元,五年间基本实现了翻番(11217/5813=1.93).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吉林省白山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4919元,比上年增长了13.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研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民市民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有重要作用,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市民化与农民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 1 995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做了回顾与分析 ,分析了 2 0 0 4年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效益及农民收支增长情况 ,提出了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