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臻完善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问题也将越来越得到重视。2007年5月30日上调印花税之后,2008年4月26日下调了印花税,而且其直接效果明显,投资者似乎偏好关注印花税的消息。2008年9月19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即对受让方不再征税。但是印花税的调整长期效应如何?其与股票市场的波动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本文以2007年5月30日印花税上调为例,使用GARCH模型进行实证,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换手率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文章认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会影响公司股票的换手率,进而影响公司股票的收益波动率。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换手率会更高,其股票收益波动率会更高,风险更大。换言之,现金股利的发放会影响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GARCH(1,1)模型,通过建立控制样本,对我国证券市场上权证上市对标的股票波动率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权证上市不仅对标的股票的波动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且对于股票价格对信息调整速度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考察了我国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的下调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得出本次印花税的调整没有给我国的股市行情带来实质性好转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族模型为基础,结合上海证券市场的特点,试图拟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同时研究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3)
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研究人员现阶段对于期货市场价格所取得的发现功能研究成果,对他们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步进一步对国际期货市场相对应的发展以及构成这两者展开了十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深入理解以及全面分析商品期货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根据所获得的结果对我国现阶段的期货市场将来的发展状况做出具有整体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扩大买卖盘揭示范围的效应分析——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12月沪深股市扩大买卖盘揭示范围,大幅提高了市场的交易前透明度。本文分别用统计假设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该政策实行前后的市场波动性是否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买卖盘揭示范围的这次调整,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性没有明显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前透明性改革的实证结果,并不支持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质量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日本的N225指数期货、韩国KOSPI200指数期货和我国台湾地区证交所加权指数(TWSE)期货作为样本,通过GARCH模型的序列建模,从样本总体和分阶段子样本分别对其股指期货推出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台湾地区的股票市场引入股指期货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并未受到影响,而日本和韩国股票市场在引入股指期货之后其波动性加剧,但这种波动性的加剧仅仅是短期性的,长期内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s examine whether firm corporate governance (CG) contributes to lower stock-return volatilit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1,252 public listed firms in Asia across 11 countries for 15 years, the authors docum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that CG has a stabilizing effect on firm stock-return volatility. The authors further examine whether increasing information efficiency, reducing foreign exposure, and a lower cost of capital contribute to the stabilizing effect of firm CG on stock-return volatility. The result implies that better CG will only reduce stock-return volatility for firms that have less foreign exposur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实证分析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整体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不同的市场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并可以用市场状态假说进行解释;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控制内生性情况下,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认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及不同的市场状态采取不同措施以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5.
Raphael Braga da Silva Bernardo Prôa Bressane Alessandra Pasqualina Viola Antonio Carlos Figueiredo Pinto T. Diana L. van Aduard de Macedo Soares 《Latin American Business Review》2013,14(4):311-328
Based on studies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developed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this study analyzes its relation with expected returns through the breakdown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in the Brazilian stock market and presents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expecte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for asset pricing.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components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on the returns of shares listed on the BOVESPA between 2004 and 2011. The results show a strong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expecte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d returns. This evidence is highlighted when we use unexpecte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to control for unexpected returns. Additional robustness tests, controlling for size and momentum effects, also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efficients, corroborating previous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国内非综合指数即成份指数(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特征及其波动性,可以估计得出对指数风险收益具有较好预测作用的自回归———GARCH(1,1)-M模型,并实证分析指数收益的风险特性、稳定性、波动性等特征,这对当前探讨上证50指数相关指数衍生品推出及其投资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关系成为股票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货币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的联系,实证研究了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波动关系,以及货币流动性对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发现货币流动性M2、M1和市场非流动性动态负相关,M0与市场非流动性动态不相关;货币流动性M2和M1的正向冲击能一定程度降低市场流动性波动风险,而M0会增加市场流动性波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自身是影响市场后期流动性风险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8.
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买空、卖空机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检验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用事件研究法对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个股股价波动和累计超额收益状况进行分析,认为买空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市场波动性,卖空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均能稳定个股股价,但融资融券能为个股带来显著负向累计超额收益,转融通业务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实测金融数据的尾部往往厚于正态分布的尾部,并不服从传统的正态分布假设。而正态混合分布能够具有厚尾、有偏、任意阶矩等良好性质。因此,只有用正态混合分布假设下的GARCH模型才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证指数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