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静 《商场现代化》2006,(20):217-21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全球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的产品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产业,是提高其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尽快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能开发制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不仅可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全面发展,而且能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王星丽 《江苏商论》2011,(9):103-105
医药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具体指标来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偏低,仍需进一步提升。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就如何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服务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问题。得出努力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己的特征:制造业是主体行业;服务业成为新热点;跨国公司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近年来,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霞 《商场现代化》2008,(9):267-26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产业结构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产业结构变动出现了几大重要趋势。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我们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国家产业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明确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反映绝对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增加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4项显示性指标,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从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入手,通过对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尝试将发展服务贸易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促进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巨大的整体规模,产业体系完备并呈现出现代工业特征,产业结构向工业化中期发展,并且参与了世界产业分工。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特征。这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从选择性进入吸收外资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否需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一直是萦绕在国家决策者、飞机工业界和学术研究部门专家学者头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我国的实际和欧洲的经验看,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否需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一直是萦绕在国家决策者、飞机工业界和学术研究部门专家学者头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我国的实际和欧洲的经验看,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来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且竞争优势呈下降趋势,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静霞 《商业研究》2006,(10):138-139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核心竞争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息息相关。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对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劣,进一步发展优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薄弱等问题。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服务贸易较为发达的国家,两国的服务贸易存在很大的贸易互补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澳两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主要服务贸易部门的发展水平及贸易竞争力,说明两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并为中澳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随着竞争日益加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基本特点,并采用两个评价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栋 《商业科技》2011,(2):71-71
自从日本学者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来,关于"世界工厂"的讨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论述英美二代"世界工厂"的变迁,对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要使我国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把重心放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上。  相似文献   

18.
自从日本学者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来,关于"世界工厂"的讨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论述英美二代"世界工厂"的变迁,对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要使我国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把重心放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VS“世界工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几年制造业发展迅速 ,国内外很多评论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经过对“世界工厂”的概念的剖析和我国当前制造业形势的分析 ,指出中国当前还不是“世界工厂” ,但中国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潜质。中国当前应当对自身发展有准确的定位 ,既要发挥比较优势 ,继续保证强劲的竞争力 ,又要从制造业根本出发 ,深化改革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供应链及其管理的快速发展,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此外,自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所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造型企业可以应用零库存管理策略解决企业的诸多问题,积极而又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的挑战,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