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颖菲 《当代经济》2016,(20):116-117
自暴风科技率先拆除VIE顺利回归创业板并且创下股价暴涨的成绩之后,互联网泛教育领域企业决胜网也已经完成VIE的拆解一些昔日采取VIE协议控制模式在海外上市的企业纷纷将拆解VIE回归中国证券市场提上日程.拆除VIE,不仅能够实现名正言顺的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目的,也能够彻底解决VIE协议控制模式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交易结构中的控制权风险、资本流动中的外汇以及税务风险等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推动着VIE拆解风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1,(4):75-78
<正>自从《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10号文")出台以来,中国企业通过搭建红筹架构取道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几乎化为泡影,随着境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已搭建好红筹架构的企业着手拆除红筹架构转战境内资本市场寻求上市途径。红筹架构建立时所形成的海外结构,往往有两种方式。一是如新浪的信息类产业,属于限  相似文献   

3.
读编互动     
《资本市场》2011,(5):2-2
<正>随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的改革,使境内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境内市场的市盈率升高、企业与投资者熟悉上市流程、境内上市成本相对较低等等,中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境内退出,市场对于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时不时遭遇集体做空、频频遇冷,与此同时香港H股与国内A股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准了H股与A股市场时机,纷纷考虑回归中国资本市场.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回归香港H股市场,市值高达4万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新股王,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阿里巴巴回归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将跨境交叉上市视为有益于促进公司治理改善、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的重要外部机制的观点是约束假说的核心内容,然而这一假说是否成立还有赖于跨境交叉上市所带来的市场和制度环境的变化。本文基于资本投资效率的视角,利用H股回归国内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约束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横向上对交叉上市和非交叉上市进行考察,还是从时间纵向上对交叉上市前后进行检验,均没有发现交叉上市行为对资本投资效率有显著提升的证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企业由境外市场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交叉上市行为并没有使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约束假说不符。造成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证券市场交叉上市存在类似国内上市公司同样的融资饥渴症,将追求廉价资本作为首要目的,并没有将改善公司治理作为主要目标。此外,本文的结论也为规避假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11,(4):71-74
<正>狭义的红筹回归是指以"263通信"的成功案例为代表,即拟上市企业在历史沿革中有为海外上市而搭建红筹架构的过程,以及放弃海外上市而拆除红筹架构的过程,搭建与剥离过程均完整、典型、合规。广义的红筹回归是指以"誉衡药业"的成功案例为代表,即拟上市企业在历史沿革中有海外架构的设立过程,而此海外架构  相似文献   

7.
畅言 《资本市场》2011,(4):70-78
我们对未上市的"小红筹"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以及未上市红筹架构企业的回归模式做出了分析,并为拟回归企业的上市提供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国内的资本市场却没有跟上这个变迁的步伐,使得新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困难。这既不利于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对上市公司结构的优化作用。因此,坚持中小板并推进创业板,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对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与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价格管制导致的IPO时机选择现象.A股市场中IP0的发行价格受到管制,给公司带来不小的融资成本,研究发现,公司为了减少管制所带来的融资成本,会针对这种管制定价方式选择IPO时机,表现为:当公司的成长性较高时,将不愿意进行IPO,而会选择推迟上市,待其成长性实现后,当前盈利更高时才在A股市场IPO.海外资本市场不存在价格管制,公司去海外上市不需要根据其成长性进行IPO的时机选择,这使得海外资本市场上中国IPO公司的成长性要高于A股市场IPO公司.交叉上市的公司也多选择先海外上市,后回归A股市场.中国特殊的IPO定价制度使得A股市场成为一个低成长性市场.  相似文献   

10.
同期声     
《资本市场》2008,(2):34-37
<正>纪宝成"去年我再次提到促进我国优质海外公司有序回归的政策建议,伴随着以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国人寿、神华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资本市场领域的理论探讨和政策主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鲁炜"我考察了近百家交易所、金融机构、上市企业,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正逐步步入世界资本市场。世界资本市场越来越离不开中  相似文献   

11.
500家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在早期资本匮乏的年代,海外上市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完成了低成本融资.提高了竞争力。同时这种“曲线救国”的融资方式也完善了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海外上市热给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开始逐步暴露。而其间所反映的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曾在业界掀起激辩的海外上市问题也从简单的价值判断走向更具理性的路径思考中来。  相似文献   

12.
刘鹏 《资本市场》2004,(12):36-38
<正>2004年,中国本土企业再次掀起海外上市潮。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在香港地区上市的公司有100多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有30 多家;在美国上市的有60多家。全球关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无疑是最抢眼的目标,“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像一个磁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谢长艳 《经济》2012,(6):24-26
2012年,华尔街的中国概念股私有化与企业赴美上市一样抢眼. 由于被做空者狙击,市值大幅缩水,中概股的日子很难过,很多企业后悔在美国上市,比如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就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后悔上市.为谋求出路,避免被动退市,一些中概股选择了逃离华尔街,主动退市希望回归本土市场.然而洋股回归也是长路漫漫并不平坦.不堪"赖活"主动私有化 所谓私有化,即拟退市公司公开收购已发行的股票,变公众公司为私有公司.  相似文献   

14.
融资新高峰     
2007年可谓中国企业的融资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融资额轻松超过干亿美元.根据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年共有24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1048.34亿美元;其中118家企业在境外九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97.4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吸引了124家企业上市,融资额达650.8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途径──加拿大证券市场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吴祖尧以往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主要是在香港股市上市,这不利于拓宽资金来源,有必要积极发展在世界其它资本市场的上市。加拿大证券市场作为世界著名市场之一,证券流动性很高,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有可能前往筹...  相似文献   

16.
民营上市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上市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上市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既关系到民营企业能否通过资本市场完成二次创业,也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A股市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和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动机以及成本,并进一步比较了民营与非民营上市公司及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民营公司在股权特征以及绩效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探讨了造成此种差异可能的原因,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上市背景和上市目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其股权结构,然后通过具体的经营行为反映到公司治理领域,最终作用到公司绩效上面.因此对于我国民营上市企业来说,间接上市民营企业的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可能比间接上市民营企业的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刘晓峰 《经济论坛》2006,(14):80-81
当中国由市场经济进入到资本经济时期以后,企业的融资手段将更多地取决于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资本市场格局,加上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低迷状况,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在境内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而海外市场相对成熟。民营企业是否到海外上市,取决于以下条件:企业是否急需资金及取得上市地位;企业是否需要外汇资金;企业是否有意拓展外汇市场;是否有意吸引国外专业人才加盟;公司是否增长快速需要不断从二级市场配股集资;是否希望尽快实施股权计划以吸引人才;是否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球高效而具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天堂。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大约35%的上市企业来自海外。截止到2005年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158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占231家海外上市公司的68%,可见中国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海外公司的主要来源地。  相似文献   

19.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研究资本战略选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手工搜集从新三板转板至主板上市企业(成功实行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PSM匹配直接IPO上市的公司(实行一步到位资本战略企业),比较两种不同资本战略实施对创新投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长的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内部决策机制、资本市场中观层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本战略影响创新投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战略通过缓解投融资约束提高研发费用化强度和研发资本化强度;中观层面,分析师关注起调节作用,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的研发资本化强度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进而产生挤出效应,但是挤出效应在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中得到部分缓解。研究结论对创新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助力自身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润 《经济师》2006,(3):113-114
近年来,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者越来越多,其筹资规模已经超过国内资本市场的筹资规模。文章旨在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模式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