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我国在外就餐浪费的食物占到食物浪费总量的绝大部分,新时期我国城市居民发生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居民在外就餐食物浪费评价及其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方法]文章在构建了城市居民在外就餐食物浪费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3—2015年对北京市居民在外就餐食物浪费的大量调查数据,采用了列联表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城市居民在外就餐浪费食物的情况及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构建了城市居民在外就餐食物浪费影响因子模型。[结果]根据受访人主观感受得到的北京市居民在外就餐食物浪费并不严重,居民的年龄、职业、居住情况和就业状况对在其在外就餐食物浪费有显著影响。[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就餐原因、就餐人数、就餐频率、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在城市居民在外就餐浪费状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年龄、本地居住时间以及对能源短缺的认知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物安全的短期预测与预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主成份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的食物安全进行了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常态因素影响不断蔓延、地缘格局突变及西方宣称经济脱钩之大背景下,中国食物安全的脆弱性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提高食物安全韧性成为食物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方法]文章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的基本框架,分别从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建立食物安全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层面食物安全脆弱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运用重点移动方法分析了食物安全脆弱性空间迁移特征。[结果]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数总体处于下降通道,但存在阶段恢复性的反弹特征;在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的权重中,食物生产维度最大,且其中的气候因素的权重相对较高;东部地区、主销区和东部沿海经济综合区是食物安全脆弱性较高的区域;天津、宁夏与上海的食物安全脆弱性问题突出;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重心呈向西南迁移态势,年均移动距离为90km。[结论]有必要建立具有更具前瞻性、更高韧性和更强适应能力的食物安全战略,从减轻暴露性风险和敏感性及提高气候因素等适应能力入手,强化食物安全较为脆弱地区的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提高食物安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食物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内研究与国际存在着较大差距,文章旨在对食物保障概念及其测度指标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食物保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不同时期食物保障概念及其内涵、不同空间尺度下测度指标与方法进行综述。[结果](1)宏观尺度研究以食物数量安全为主要目标,利用各国研究机构、统计部门专业数据库数据计算食物保障综合得分,食物供需平衡表、全球饥饿指数、食物不足发生率、全球食物安全指数等为典型指标;(2)中观尺度研究从空间可达性和社会均等性两方面识别某一地区、城市是否存在食物沙漠;(3)微观尺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家庭、个人食物消费情况以及应对食物不安全状况所采取的措施,美国家庭食物安全调查、家庭食物不安全状况调查、家庭食物多样性调查、食物消费评分、应对策略等为典型方法。[结论]今后我国食物保障研究应有如下转变:(1)研究对象上,由单纯的粮食安全向包括肉、蛋、奶、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所有食物在内的食物保障转变;(2)研究尺度上,由以宏观国家层面食物供给能力为主逐步向宏观和微观研究兼顾转变;(3)研究内容上,除关注食物数量安全,更注重食物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在食物沙漠、食物损失、食物浪费等方面应有更多的关注;(4)研究方法上,结合国际经验开发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微观层面食物保障评价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可持续食物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了能反映食物安全水平、质量、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体系 ;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方法 ,并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估 ,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食物安全关系着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政局稳定。食物安全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必要从脆弱性角度,分层次多角度探讨区域食物安全演变趋势及区域差异,揭示造成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以便寻找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确保区域食物安全。[方法]通过构建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框架,建立一个包含多层次及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用加权KL-TOPSIS方法计算样本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指数,然后用它们来判别各地区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程度。[结果]1990—2015年,食物主产区、平衡区及主销区资源环境、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子系统均为微脆弱,平衡区各子系统最脆弱;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水平在区域内与区域间存在差异,各省(市、区)食物安全演变方向也存在差异;大多数地区总体状况是暴露水平低,敏感程度高,尤其是对资源环境高度敏感,且适应能力弱,食物安全处于微脆弱状态。[结论]依原始数据及计算的指数值的变异系数确定权重,不仅客观,还可判断各指标或指数对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降低区域食物安全的脆弱性提供参考;加权KL-TOPSIS方法能够定量评价食物安全各子系统与系统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性;导致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同,可为寻找降低食物不安全的对策指明方向,如降低资源环境敏感度与提高经济发展适应度,可显著降低资源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脆弱性;为降低资源环境暴露度,主产区要合理与节约利用水资源,主销区则须严格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分析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12个国家挟贫重点县的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贫困农村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和程度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广度不断扩大,但是食物安全深度却出现下降;食物获得能力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粮食自给能力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食物不安全发生概率;食物可获得性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市场方便度越高,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概率越高;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复杂程度和家庭温饱负担程度的提高,农户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SR”模型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市土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分析,并以R/S分析法对其未来安全趋势进行预测,以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市辖10区2市安全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1995—2005年11年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来自城市建设需求、生态环境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控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的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_1、A_2、A_3的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等级均为"较低",旅游资源安全风险中的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共有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与乡村旅游地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实际状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承受能力,是实现其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在内蒙古、甘肃、河南和陕西4省(自治区)中8个国家级贫困县320户农村居民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物不安全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分析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