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确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规范管理亦为重要。试用期考核不规范承担败诉责任费某于2016年11月21日入职某公司,任总经理职务,双方签订了期限自当日起至2019年11月20日止的"劳动合同书",约定试用期至2017年2月20日止。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3.
申盼盼 《云南金融》2012,(4X):263-263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4.
蔡巧萍 《新理财》2006,(6):19-21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劳动合同法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宋晓玲 《金卡工程》2009,13(8):116-116
劳动适用期是企业与员工相互考察、熟悉的劳动用工过程,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违反法律法规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出现一系列的劳动违法现象。出现违法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应积极采用多种管理措施防范违法现象产生,如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制订详尽完备的试用期录用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当下,有不少已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些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为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是否依然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以及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是否有权终止劳动合同,成为困扰双方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整理浙江各级人民法院近一年审结的相关案件,对照全国其他地区的类似案件裁判结果,分析论证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构成何种法律关系,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署生效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工作岗位的调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否在任何情形下,用人单位都没有单方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逆向劳务派遣”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一直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相反,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后,要求劳动者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让劳动者以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身份在其原岗位工作。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逆向劳务派遣”。本文认为,逆向劳务派遣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应为无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2013,(7):64-64
主持人:有的用人单位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因劳动合同到期未及时续订等原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伤职工因此要求单位支付此期间的双倍工资。有观点认为,停工留薪期是履行劳动关系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其间并不需要劳动者亲自履行工作职责,应视为中止履行劳动关系。《工伤保险条例》也明确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因此,停工留薪期属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例外。《工伤保险条例》已规定了工伤职工可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再让用人单位承担双倍工资,有失公允。这种情况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概莫能外。《劳动合同法》要求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规章制度是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基础,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金融》2006,(8):65-65
1、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52号)。该通知明确指出,要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并在签订劳动合同后的30日内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登记手续。劳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需确定试用期的,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并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关系结束后,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继续缴费的义务.如果此时用人单位由于疏忽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减员而继续为劳动者缴费,能否要求征缴机构退还该缴费或者要求劳动者退还这部分社保费?如果劳动者不退还,能否在拟支付给劳动者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保障》2014,(1):60-60
主持人:劳动者失业后依法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自何时开始发放失业保险金?例如,某劳动者于2013年9月15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2013年9月26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办理了社会保险减员手续;该劳动者于2013年10月12日到相关机构办理了失业保险登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从2015年11月起支付失业保险金是否正确?该劳动者应从何时开始享受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如果违反第十条规定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受到"惩罚",其立法目的在于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的权利无法确定而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行为予以的惩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保障》2008,(1):68-68
主持人:我公司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公司支付违约金。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约定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请问,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该约定是否还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 用人单位因为厂区搬迁,无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遂告知劳动者并询问劳动者是否同意随迁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于是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要求其支付未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代通知金".劳动者请求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93年的<劳动法>没有对用人单位知情权进行规定,但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从而第一次在劳动法领域明确了用人单位知情权.由于用人单位知情权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因此,如何保障商业银行的知情权和劳动者的隐私权,则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下面的案例有助于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11,(10):62-63
案例回放《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书面向用人单位提出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于是未给该职工缴纳社保费,但给其他职工都依法缴纳了。后该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辞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否承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2011,(9):66-66
主持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农村户籍劳动者在达到60周岁开始享受新农保养老金时,用人单位能否依据该条款与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劳动者可能仅仅享受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09,(1):66-67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