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料旺季的帷幕还未降下,广州市场上的饮料产品却早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各个饮料企业为了加大市场竞争的筹码,换装、加量、丰富品种纷纷展开,上演了一场“变脸”戏。与此同时,功能性饮料也不甘人后,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2.
《巴蜀质量跟踪》2000,(5):28-28
在形形色色的饮料中,功能饮料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新的饮料消费市场。所谓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料。在我国,功能饮料还不是很多。本刊在此选编了一些功能饮料的功能介绍和家庭制作方法,以助消费者能喝到自己想喝的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3.
孟雷 《企业经济》2003,(3):80-81
目前,我国饮料市场形成了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一争高下的竞争格局,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无论是挟雄厚资金的国外品牌,还是宣扬民族精神的国产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一、我国饮料市场的现状(一)饮料市场需求量大。从绝对市场空间来看,饮料需求总量持续增长。1998年我国人均饮料消费量达到9.6公斤,是80年代初期的30倍以上,年平均增长超过10%,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都促使饮料消费需求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从相对市场空间来看,消费者需求口味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营养素水、运动饮料、平衡饮料、电解质补充饮料.你方唱罢,我又登台,在功能性饮料粉墨登场的热闹背后,一场针对”产品适应人群”的争论止在悄悄升温……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果汁饮料成为继汽水饮料、奶饮料以后又一崛起的饮料。在狼烟四起的果汁饮料市场上,每个企业都如履薄冰,想方设法顺应市场的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果蔬汁饮料时代的北京龙头企业——汇源集团,却在党支部书记朱新礼的领导下镇定自若地有序发展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饮料市场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从健力宝之类的中国传统品牌一枝独秀,到大批国货精品被漫天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红蓝海洋所淹没,再从90年代的汇源、露露、娃哈哈等新一代国产品牌的崛起,直至目前形成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低的竞争格局,可以看到,中国的饮料市  相似文献   

7.
中国首届功能饮料论坛传出消息,功能性饮料有望在今年正式出台首个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1日,酝酿已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饮料通则》正式实施,新标准将市场上所销售的饮料划分为11大类,广受争议的功能饮料不在其列,但与之较为接近的一类是特殊用途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制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10,(10):12-12
当今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中国饮料市场,更像是一个战场。近几年来,经过激烈的市场洗礼.中国的饮料市场已由当年的“汽水”一枝独秀,发展为由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等百花齐放的态势。数据显示,仅2009年一年,中国的饮料总产量就超过了7700万吨,年增28%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08,(4):28-29
功能性饮料青少年中得到热捧,所谓:困了、累了,就喝功能性饮料。其实功能性饮料不能代替水,仅适宜特定人群,需慎喝。  相似文献   

11.
从茶饮料和新型果汁,到2003年的功能混合饮料,再到2008年的维生素饮料,领跑品牌十年间“城头变幻大王旗”  相似文献   

12.
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80年代的饮料市场种类寥寥,饮料对于国人还是一种奢侈品,很多家庭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购买饮料。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上的饮料种类丰富,品牌众多,功能型、保健型等消费新理念深入人心,可以说,饮料已成为很多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在21世纪,我国饮料工业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在中国面世,被称为是继碳酸饮料、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功能饮料之后的“第六代黄金饮品”的果醋饮料,经过十年发展,却仍然是在边缘生存的小品类,以至被业内称为“过气行业”、“叫好不叫座”。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档次的提高,如今饮料已不局限于夏季和宴席,许多家庭的冰箱冷柜内,各类饮料随时可见;商店、摊贩、饮料生意四季红火。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已成为饮料市场、尤其是冷饮市场的一种热现象。从某种角度看冷饮已经变成“热”饮啦。  相似文献   

15.
《巴蜀质量跟踪》2000,(5):22-23
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前者包括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等酒品,后者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纯水饮料和茶饮料等。我们在此选择了几种主要饮料的特色和流行趋势,以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饮料。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仙津保健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大型饮料企业,拥有东莞、新会、长沙三大生产基地,年生产销售能力达数十万吨,拥有多条高速碳酸饮料生产线,PET热罐装生产线,现代化UHT灭菌系统等,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和营销团队,在广东省拥有数干家直营卖场及经销客户,具有健全的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茶和果汁饮料在中国的猛速发展是因为人们对健康和时尚的追求,那么国内外各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则是饮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悉,我国功能性饮料的人均消费每年仅0.5公斤,而全世界的人均消费量为7公斤,市场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料市场你何时走出混浊中共澧县县委王高阳世纪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人饮“茶”观念发生嬗变,“喝”亦在变迁,从凉开水、大碗茶、玻璃瓶汽水、灌装饮料到固体饮料和矿泉水、太空水,目前茶已为时下的饮料所取代,迈向多元化、天然化、营养化和高档化。但各类“...  相似文献   

19.
李绪民 《现代企业》2000,(11):40-41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饮料工业在整个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到1999年底,全省数百家饮料生产企业年产值达到或超过500万元的已有27家,各类非酒精性饮料年产量10.7万吨,其中苹果浓缩汁突破4万吨,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饮料行业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陕西饮料工业整体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共有7个厂家荣获“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30多个产品分别荣获陕西名牌、全国食品行业名牌及优秀产品称号。产品品种也由单一的碳酸饮料向…  相似文献   

20.
《企业标准化》2007,(2):65-66
植物蛋白饮料产品是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处理、制浆、调配、均质、灌装、杀菌(或杀菌、灌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以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而被认为是发展前景良好的一类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