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字新闻     
百字新闻赣南老区大兴果业扶贫富民赣南老区大力发展以脐橙、甜柚优质水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到1993年底,全区已累计开发果园117.4万亩,其中老建扶贫资金扶持的48.9万亩,占41.6%,许多农民靠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之路,去年12月,省委书记毛致用充分肯...  相似文献   

2.
赣南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山区,发展林、果、茶、桑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且有发展柑桔生产的广阔天地,全区有山地面积4442万亩,是赣南老区人民奔小康的风水宝地。然而,刚刚解决温饱的赣南老区人民,对农业的投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由于资金紧缺,无  相似文献   

3.
江西赣南寻乌县是革命老区,县委,县政府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采取“山为路,水为力、创特色”的战略,开垦荒山,种植果树24万多亩,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实现农业人口人平一亩果的县(市)。1996年寻乌县不仅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奋力攻坚赣南老区扶贫开发回顾□张海如赣南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1993年底有贫困人口105万,占江西省贫困人口的30%。赣南又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赣南为革命...  相似文献   

5.
赣南产业扶贫,结出了丰硕成果。“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扶贫开发的果茶、蚕桑、林化、畜牧养殖、经济作物等五大支柱产业,逐步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直接覆盖着全市72.2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农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433元上升到830元,农民年均收入由1994年的1114元上升到2095元。赣南老区产业扶贫,响彻半壁江山。“在山上再造一个赣南”  赣南是革命老区,在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初期,赣州地区(现改为赣州市)辖管18个县(市)中还有国定贫困县8个,省定贫困乡177个;全区780万人口,有105万贫困人口处于温饱线下。  江…  相似文献   

6.
拓展赣南烟草产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具有丰富的种烟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赣南有耕地面积500万亩,人口846万;种植烟叶有一定基础,2005年收购烟叶20万担,最高年份年收购烟叶34万担;1987年国家烟草局普查就测定赣南的信丰、安远、会昌、瑞金四县是最适宜种烟的县份。通过若干年努力,完全有可能把赣南建成种烟面积40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00万担以上的烤烟基地。下一步如何策应“北烟南移”的趋势,稳健拓展赣南烟叶基地。笔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1987年始,地矿部对江西赣南老区定点扶贫,做了大量工作。10年间,当地重点贫困户由177个减为84个,贫困人口由25.7万户120.6万人减为12.3万户57.3万人,朱耀演为此付出了汗水。朱耀浪身为地矿部赣南老区扶贫开发中心主任,他从1991年负责地矿部对赣南老区的扶贫工作以来,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形式,选择多项内容,6年实施扶贫项目151个,使6个乡的近5万人口脱贫。更为重要的是,他深入调研,潜心探索,创造出了一整套扶贫工作经验,闯出了一条有效的党政机关对口扶贫的路子,并对扶贫工作的模式、扶贫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扶…  相似文献   

8.
地矿部第六届赣南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于1992年抵达赣南老区全面投入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结合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山地农业开发、找水供水、农村能源建设、科技人才培训、旅游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9.
我省老区约有水库140万亩,池塘70万亩,湖泊或河涌50万亩。另外,若下决心把老区旱涝保收的农田发展到200万亩“稻田养鱼”,即我省老区约有460万亩水面可用来发展养鱼。建议各级党政领导,把发展养鱼列为振兴老区经济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安远县是国定贫困县,地处著名的赣南老区南部。该县自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以来,立足本地山多、石多、矿产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毛竹、脐橙、甜柚、油茶、石板材、稀土、竹木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通过项目带动、项目辐射、项目覆盖等多种形式使贫困户增产增收,解决温饱。四年来共投入开发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382.3万元,共开发毛竹林13万亩,优质脐橙、甜柚10.2万亩,油茶6.5万亩,创办扶贫企业13家,企业年总产值1490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01元提高到1997年的1301元,其中从支柱产业中人均增收230…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地矿部把赣南老区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联系片,连续四年派出经济开发工作团长驻赣南,为赣南老区的脱贫致富做出了一点贡献,受到了江西省各级政府和赣南老区人民的赞誉。经济开发工作团每年被评为部机关先进集体,也多次受到国务院的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2.
赣南是我国柑橘的特优产区之一。2002年,国家农业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赣南柑橘业列为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为策应国家这一产业政策,我们要进一步推进赣南柑橘产业化建设。1、以规划为先导,优化产业布局。省政府把赣南柑橘业确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主导产业之首。因此,在制定规划时要确保实现国家农业部和江西省政府的布局要求,着力解决产业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问题,形成若干个优势地带和核心产区。按照这一原则,针对赣南柑橘业发展现状,可以按照南部40万亩左右、北部30万亩左右、中部20万亩左右作为核心产业的建设重点,通过3-5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赣南,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俗称。全市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850万。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全市有9个苏区全红县、5个苏区县、286个老区乡(镇)、3321个苏区全红村、519个游击村,老区面积和老区人口分别占全市的80%和76.7%。  相似文献   

14.
赣南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也是全国有名的老区。为了加快老区建设,全面发展赣南经济,1984年中共赣州地委、赣州地区行署作出了『十年绿化赣南』的决定,从1985年至1990年,江西赣州地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育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赣南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赣南老区扶贫开发紧紧围绕贫困户增粮增收这一目标,立足区情实际,因地制宜搞开发,扎扎实实抓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105万下降到1996年底的57.3万,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1993年的433元增加到1996年的1136元,三年增加703元。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脱贫致富模式。--"山上再造"型。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组织贫困户向山进军,大打"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赣南"的攻坚战,开发山地种果菜栽林木…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正福建闽赣革命老区有了快速铁路2015年12月26日,穿越赣南闽西群山间的赣瑞龙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赣南闽西革命老区无动车开行的历史。赣瑞龙铁路西起江西赣州赣县,终抵福建龙岩新罗区,正线全长250.2公里。铁路通车后,将大大促进赣南、闽西地区人员、物资、信息、文化交流,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致富  相似文献   

17.
百字新闻     
项南考察赣南老区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同志一行三人,在赣州地委副书记刘学文和地区老建办同志的陪同下,从10月13日至16日,对石城、宁都、于都、瑞金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项南同志对赣南老区近几年的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赣南绝大部分老区人民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迈进感到高兴.对赣南老区近几年来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山上的树多起来了表示赞扬.并对赣南今后的扶贫  相似文献   

18.
赣南地区扶贫工作之管见钟英兰近些年来赣南老区的扶贫开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解决温饱工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有25.6万户特困户解决温饱,占特困户的97.8%,为实现江西省委提出三年解决温饱,五年摆脱贫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9.
地处苏南的茅山老区曾经是红色政权的革命摇篮。丹阳市茅山老区所辖面积为150平方公里,13.6万人口,20万亩耕地。过去这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人民生活困苦。20年面貌巨变茅山老区开发20年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变化。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人均GDP、全口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正广西"百色芒果"成为老区脱贫致富支柱产业6月25日,2018年百色芒果(北京)专场推介会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标志着百色芒果北方市场促销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广西百色市把种植芒果作为振兴百色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2018年,百色芒果种植面积预计将突破130万亩,预计投产面积7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