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汪世豪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41-51
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多中心空间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4—2019年我国五大城市群为样本,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城市群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实证研究多中心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同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发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空间溢出效应。建议各城市群提高多中心空间结构水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空间外溢效应,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2011年实施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该科技金融政策对试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了探究.结论 表明:第一,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质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作用效果.第二,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第三,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实施会提高一线和二线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效率,会促进三线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质量的提升,还会推动二线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第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和提高地方金融发展水平来引导金融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是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两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从要素投入、市场产出、环境支撑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其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两系统的耦合总体处于稳定阶段;北京、天津、河北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制约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5.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发展能为城市群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和智力支持。本文从分析当前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未来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着手,研究区域内职业教育怎样助推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明城市以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为目的,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文明城市作为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新形式,对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7年中国23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文明城市评选作为外生政策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文明城市评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文明城市评选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文明城市评选主要通过影响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其中,技术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文明城市评选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文明城市评选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因城市人口规模、城市行政等级以及区位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甄别各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是推进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基于协同理论建立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交通、科技6个层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熵值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内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从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多数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现象;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受限程度存在差异,且制约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可以从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推进各级城市协调发展、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对接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温瑞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69-71
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同时广东省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严峻问题。政府应从制订区域政策目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培植落后地区新的增长点、引导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问进行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等方面着手,采用有效的区域政策手段促进广东省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艳梅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43-49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构建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核心抓手,是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对引领全省现代化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多维度发展目标和多跨度区域定位,切实加强协同合作,把地理位置临近的“一群”城市真正变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群”。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使山西中部城市群在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上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京津冀区域信息化空间差异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卫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6)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信息化空间差异显著,信息化各要素的空间差异参差不齐,信息化差异低于经济差异。实现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增强城市间信息一体化,引领区域信息化的增长;二是进一步强化京津石三大城市信息化中心的作用,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区域信息化覆盖面。 相似文献
18.
蔡旺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6):50-56
文化消费在引导和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文化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实证分析文化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表明:文化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的大小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财税政策下的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我国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阀值转换条件下,我国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即财政收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阀值转换特征;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实证结果揭示出财税政策在影响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上具有非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把京津冀区域发展列为“十一五”重点内容规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受到很大的关注。以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和扩散效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为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