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预算法修订后,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建立起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地方政府自2015年起全面开启债券自发自还工作。2015年,34个省市政府共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超3.8万亿。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评级的总体情况,分析了2015年全年地方政府发债的期限、结构、利率、评级结果等情况,然后对比了国内外知名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评级的思路与要素,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信用评级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的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等问题的主客观成因进行梳理,结合实际对如何完善和发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证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变相过度举债属于财务异化行为,把Albrecht三角理论用于分析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分析发现:发展地方经济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是融资平台发展的压力,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预算软约束、政府性基金监管缺失、金融资本市场的管理低效率和举债融资制度缺陷则为融资平台发展提供了机会,"事权"和"财权"不匹配为融资平台过度举债提供道义上的借口。可以预见,只要融资平台发展的压力、机会和借口并存,短期应对措施不可能抑制融资平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政府必须寻求融资模式与管理上的转变与创新.从政府角度而言,要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并建立高效的企业融资服务机制;从市场化融资主体角度而言,要利用企业专项债券等新的融资渠道,同时着力优化融资组合,实现长、中、短期融资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和转型中的融资平台公司应在债务剥离和做实资本的基础上,形成地方政府债券与企业专项债券相对接、相平衡的投融资格局.  相似文献   

5.
2015年新预算法出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新预算法施行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就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唯一合法途径。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的债务,都属于隐性债务。从举债主体上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借,由政府提供担保或财政资金支持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通过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形成的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债务。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监管准入标准日益严苛,部分资产质量较差、盈利能力较低、难以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地方融资平台开始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纷纷转向信托、基金、保险等影子银行机构或向银行的"影子业务"寻求资金支持。目前地方政府向影子银行的融资呈现高增长的态势,通过建立市场内外部横向与纵向规制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理""合规""合法"地向影子银行融资,抑制其固有的风险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对当下我国面临城镇化新一轮建设的重要支持。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向影子银行融资的监管模式,也是我国建立资本创新体制并发展金融创新市场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PPP模式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本与政府结合的融资方式, 自英国政府成功应用这一模式后, PPP项目便开始在全球各地发展起来。事实证明, PPP模式能够缓解地方政府的融资问题,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是目前我国对这一模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特别是在这一模式之下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及如何防范认识不足。因此,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PPP模式及其现状, 然后重点以成都市地方政府为例, 对其在PPP模式下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发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发债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能动作用;有利于地方政府弥补赤字、减少中央财政的预算负担;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地方公益事业。地方政府发债应注意防范风险,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设计,即:1)法律上的准备;2)发债主体的确定;3)债务规模设计;4)债务结构设计;5)债务偿还方式设计;6)加强债务监管。  相似文献   

9.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对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增加地方财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仍为中央政府,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率市场定价机制,债券发行规模偏小。期限结构有待优化,所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可以在发债主体、利率区间、合理规模、使用方向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主体、偿债基金、风险预警等辅助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时、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原则进行全面清理.本文从辩证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对待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谈几点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同时也会给市场主体带来较大影响,其行为决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2021年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地方债务扩张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政府补助则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并且当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融资约束存在不利影响时,政府补助能够有效削弱这种负面效应,但结果存在区域和企业性质异质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规范自身举债行为,实行差异化的债务管理策略,政府补助也要关注补助的对象选择和资金效率,提高政策导向性。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特定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在统筹地方政府资源、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平台数量增长过快,债务规模迅速扩张,平台运营不规范,潜在风险加剧等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营,加快财政体制改革,防范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从投融资体制进行分析,但倾向于认为是常规性问题,并从规范和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成因、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如明确地方政府举债权、区分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和资本预算、逐步放弃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可持续融资,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对矛盾: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途径。本文围绕解决这对矛盾,论述了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进入困境,对创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激活民间资本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意愿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对矛盾: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途径。本文围绕解决这对矛盾,论述了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进入困境,对创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激活民间资本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意愿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振 《地方财政研究》2012,(3):28-31,47
文章对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发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防范、发行制度设计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望推动关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举债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从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历史可以窥见,地方政府举债与财政体制紧密相连,地方政府举债始于财政分权。从宏观层面,地方政府举债制度要与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权。从微观层面,则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具体制度设计,防范风险。同时,地方债券的发行属于证券的发行,与资本市场密切相连,要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地方政府来讲,约束和自主相结合是完善地方政府举债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高企,引发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文章从股权质押的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挤出效应”,以厘清公司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外部动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城投债”规模越大,挤占当地可借贷资源越严重,当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比例也越高。由于融资约束是股权质押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以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行业对资金依赖度、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规模或是否获得现金股利分红来量化融资约束程度,结果发现:民营性质控股股东受地方政府融资挤压越严重,其股权质押比例越高;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大或得到现金股利分红均会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对股权质押的影响;并且,地方政府资金投向的行业敏感性也对国有或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行为产生了差异性影响。文章不仅为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外部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还对政府部门综合评估地方债务融资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以及监管部门出台“对症”股权质押风险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缺少市场机制约束,地方政府举债呈现出需求量大、成本高、效率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地方政府的市场化直接融资途径,推进与社会资本的深度合作,创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方式,最终在满足地方政府合理债务需求和控制债务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20.
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增长较快。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融资平台的有效管理,其运作中的问题也与日俱增,潜在风险日益积聚。因此,必须从严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准入、加强对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风险,促其健康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