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全面梳理了当前我国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监管现状,仔细分析了在金融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保护范围、义务主体、责任追究和破产解散情形下的移交保存等法律监管困难与问题,并从法律法规视角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金融信息保护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梳理当前我国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监管现状,分析在金融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保护范围、义务主体、责任追究和破产解散情形下的移交保存等法律监管困难与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对金融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相关行业对信用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征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但互联网金融征信中随意征信、滥用征信信息等行为侵犯了信息提供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从法律上加以规制。以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具有社会危害性为前提,提出规制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原则,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信息全面合法和事先预防的原则,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关系、各个法律关系主体的权益结构和责任,提出规制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应当采取公众实施和私人实施双重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宇 《时代金融》2014,(7Z):64-64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结合,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迎来了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在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公众筹融资等领域迅速成长并且极大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活动。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信息的不透明致使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加强风险法律规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结合,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迎来了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在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公众筹融资等领域迅速成长并且极大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活动。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信息的不透明致使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加强风险法律规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有传统的商标“搭便车”、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行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不正当信息获取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法律规定不明晰、“穿透式监管”概念的滥用、法律责任相对较轻等。因此,建议通过细化相关法律制度、审慎实施穿透式监管、适当加重法律责任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今年随着支付宝的火暴,进入到了全面爆发的一年,互联网的金融的方式由于打破了传统银行对于借贷双方的信息的垄断,使得个人以及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大为降低,而且难度也有所降低,有利于我国大部分居民的储蓄的正向收益,与此同时也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渠道。互联网金融由于体量已经很大,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都会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效果带来影响,特别是各种的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兴起与倒闭,都对于我国的金融风险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9.
何华 《西南金融》2007,(10):45-46
本文的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盈利信息透明度的总体趋势在下降,呈“N”形,说明控股股东的存在确实降低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大量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可以有效地限制上市公司粉饰信息质量的行为,而完善法律体系才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措施,进而本文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固有金融体系和机制的障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金融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已经在全球取得领先.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较多积极的影响,但因其虚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反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P2P平台爆雷潮"更是给我国部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带来了数千亿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法律框架的构建、完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金融呈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用户画像技术作为大数据技术更迭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但相较于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产品,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架构下的用户金融信息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规制用户画像技术的使用,在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充分保护用户金融信息权利,给监管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考验。本文提出将用户金融信息作为财产权客体进行保护,并通过借鉴《欧盟统一数据保护条例》,重构我国对用户画像使用的法律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迅速抢占国内外金融市场,在资源、业务、市场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一种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进而利用该方法,从资源、业务、企业战略结构、国内外金融市场等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专利证券化中的信息披露是一种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制度,其执行过程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然而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立法层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实施层面的基础资产不确定,以及专利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人之责任分配与责任追究不明确等现实问题。所以,应当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为科学的专利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模式等手段,对信息披露加以规范完善和综合改进,以实现信息披露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康 《北方金融》2020,(2):70-75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不良资产余额逐年攀升。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新模式逐步落地成熟。当前有四种不同形式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每种模式的实现路径,以不良资产网络拍卖平台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内在法律关系,进而分析我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立法修法、明确责任分配和健全买受人权益保护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其中科技保障风险较高、风险易扩散、风险社会性较强问题明显。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追溯风险来源,最后从监管制度覆盖、机构经营转型、消费市场建设3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互联网金融稳健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澜心 《财会学习》2018,(18):188-189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全球的普及,通过网络平台为媒介进行网络借贷也成为一种新势态.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产物很快风靡全球,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严重.因此,为促进P2P网络借贷长远稳定的发展,构建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我国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其问题,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思考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个人金融信息具有强流转性和鲜明的财产性,并以其独特的金融属性区别于一般个人信息与隐私。行为监管因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成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最优方式。本文结合中国目前立法层级之间衔接不足,分业监管在混业经营行业实践中存在适用障碍,以及行为监管滞后与科技发展领先相矛盾的监管困境,提出了加强行为监管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监管协同,以及打造监管与创新相融合的专业化行为监管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发展的深化,金融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信息与金融隐私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信息的范围决定了个人信息权利的界限。个人金融信息在金融体系中流动的方向塑造了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尚不完善,个人信息权利受侵犯现象较为突出。域外发达国家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实践做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构建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必须从完善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