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造成的冲击,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出台了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和优化金融服务等金融支持政策.那么,疫情期间金融支持政策是否完全实现了政策目标呢?基于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三季度期间人民银行某省分行的小微企业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和利息支出四个财务指标对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发现,虽然金融支持政策提高了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普惠性仍有待提高;金融支持政策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营业成本和利息支出,但对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影响并不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应从扩大普惠性和提高行业针对性等方面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虽然较高,但增速以及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大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小微企业在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服务时面临更为明显的金融排斥。论文基于金融排斥理论,从客户定位、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风险偏好等方面对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排斥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朱诗怡  张凯 《财政研究》2021,(5):102-115
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有利于减弱"信贷歧视",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此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调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在对不同类型信贷配给进行识别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三变量Probit模型纠正双重样本选择偏误,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小微企业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数字金融影响需求方配给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方配给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信贷配给形式,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规模,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贷交易成本、贷款价格和信贷风险,从而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方配给.然而,数字金融并不能够缓解银行对小微企业社会资本的依赖.未来,应在大力提升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银行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以更好发挥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创新、经济增长及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支持小微企业已上升到关乎国计民生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责无旁贷。事实上,各级银行均围绕中央的决策,对标对表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措施,研发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量,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经伟  姜能鹏 《金融研究》2020,482(8):74-92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机制理论框架,并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和结果进行拓展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效果,且OFDI企业可以通过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生产效率这三个重要途径实现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跃升;现阶段中国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现象会显著抑制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制是,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作为干扰外部摩擦因子,通过降低企业资本要素密集度和生产效率等渠道抑制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构建知识产权金融化建议,包含知识产权股权化、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知识产权流动性机制等内容,以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经伟  姜能鹏 《金融研究》2015,482(8):74-92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机制理论框架,并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和结果进行拓展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效果,且OFDI企业可以通过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生产效率这三个重要途径实现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跃升;现阶段中国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现象会显著抑制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制是,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作为干扰外部摩擦因子,通过降低企业资本要素密集度和生产效率等渠道抑制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构建知识产权金融化建议,包含知识产权股权化、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知识产权流动性机制等内容,以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货币政策由基于国债等优质抵押品调控短期政策利率目标转向直接购买特定金融资产调整中长期利率以及调整抵押品框架维护金融稳定,央行抵押品框架成为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抵押品框架这一事件,使用PSM-DID模型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背景下人民银行抵押品框架的普惠效应。研究表明,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央行抵押品框架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并降低了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抵押品框架的普惠效应在数字金融发展高水平区域和东、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建议货币当局可以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和流动性结构性缺口现状,适当拓宽抵押品框架边界,更好地发挥抵押品框架的结构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信贷市场上,个人和小微企业是两大备受关注的群体。由于消费信贷和小微信贷需求量大,收益可观,未来将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市场服务主体争夺的重点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馨 《金融研究》2015,423(9):128-139
本文基于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对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小微企业是金融需求的“长尾”,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长尾”小微企业的需求甄别,而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市场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三重效应。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存在 “超常态”的信贷配给,小微企业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金融供给曲线呈现“臂弯”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加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臂弯”曲线的位置,弥补了适量的供给缺口,减轻了信贷配给程度,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也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还提出了下一步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金融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等均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频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普惠金融,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信贷投放力度逐年加大,明显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探索形成了IPC、信贷工厂和大数据等小微信贷模式,小微金融服务逐渐呈现出线上化趋势,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群已经成为银行进军的“蓝海”。  相似文献   

12.
“信用资本”是消除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集约投保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的有效保障.本文将这三个要素集成于互联网平台上,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三要素”信贷体系,能够有效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的融资悖论,达到一个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保险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良性循环”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麦克米伦缺口"本质上是金融供给主体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排斥,金融科技驱动下的智能金融全面诠释了金融包容理念,有望成为有效治理中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的新路径。本文从金融资源供需匹配视角分析"麦克米伦缺口"的金融排斥本质,并从金融制度安排、金融体系架构、银行运营管理模式三个层面探讨中小微企业遭受金融排斥的原因。基于智能金融的金融包容属性,提出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的路径和措施:一是依托支付生态与智能获客技术,精准捕捉、高效转化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二是运用大数据征信与信用评估手段,科学、客观地评估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三是借助大数据平台与区块链智能合约,高效管理中小微企业融资流程;四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管控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为发挥好智能金融治理"麦克米伦缺口"的效能,要健全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为智能金融发展提供硬环境支持;优化金融科技生态体系,为智能金融发展提供软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105家城商行的样本数据,对城商行股权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结构是影响城商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控股能力越强,其小微企业信贷占比越低;股权制衡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有效缓解信贷投向的大股东控制;民营股东话语权增强有助于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商行上市可明显弱化股权结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城商行股权结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五种发展业态和目前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长尾客户、碎片化理财和大数据预测方面,跟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会引起金融脱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理财产品互联网销售渠道、中小微企业贷款、消费信贷和第三方支付四个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挤占和替代。并根据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现有模式,从P2P网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和大数据金融平台三条路径提出了优化和修正,指出互联网金融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应加强融合、借助线上数据挖掘和线下部门信息辅助决策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信用评价体系和政府尽早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留存收益股权比反映公司成熟度,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伴随公司成熟度的提高,公司实施积极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会显著提升;金融发展在提高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正向关系的同时,由于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却弱化了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迟成熟公司首次对外支付现金股利的时机;其对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影响作用主要源于金融发展的"治理效应"路径;将金融发展分为信贷市场发展和股权市场发展,发现与信贷市场促进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正相关关系不同,股权市场抑制了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及支付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在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融资节目,互联网金融也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领域。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相对于以往的金融行业贷款渠道来说,它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互联网金融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互联网金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能够实现企业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风险的降低,也能实现企业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进行了互联网金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规模小、积累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使其在融资信贷方面面临考验,而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突破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分析其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决策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小微企业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配给,造成信贷排斥的局面。通过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小微企业、银行等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资本,降低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增强信任程度,研究了社会资本促进融资效率提升的机理,最后设计了相应的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