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遇重创,人们担忧大萧条和金融危机的复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经济的展望,全球经济衰退确实难以避免,仅亚洲的少数经济体或可避免衰退。但衰退程度是否能与大萧条相比,还取决于人类应对疫情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在疫情防控和经济重启等政策目标之间艰难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韧性十足:不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且适应疫情常态化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疫情的全球蔓延,对我国"稳存量、促增量"的外资工作带来较大挑战。短期来说,我们需进一步优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存问题;中长期来看,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快速在国内及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都造成严重冲击,也势必对我国"稳存量、促增量"的外资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  相似文献   

5.
在疫情全球暴发的特殊时期,中国吸收外资压力将进一步扩大。抓重点、稳基本盘应是当前外资工作的主要抓手。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影响尚在延续,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又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受挫进入急速衰退,多重影响叠加,将剧烈冲击国际资本流动。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新冠疫情可能使得2020年-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降幅高达30%-40%,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的21%。  相似文献   

6.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如此强调。无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硬仗,打赢硬仗需要"硬核"支撑,这个硬核就是科学技术。从"云办公"到"云上课",从"云签约"到"云放贷"…….  相似文献   

7.
王海 《新理财》2020,(5):13-14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恪守全球化过程中的商业规则和抱有底线逻辑思维,尤其在商业实践中需要摒弃"短视思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疫情蔓延的态势亦不例外。目前,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已经开始准备恢复部门经济和社会活动,德国疫情危机同样出现了拐点,法国的情况亦在缓解之中。当然,诸多利好消息大大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黑天鹅"事件。由此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正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漩涡之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都在稳步推进之中。相比之下,海外疫情依然十分严峻,无论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还是阿根廷、土耳其以及非洲等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无一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科研机构加紧开展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在这场战疫中,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0.
傅露 《金融会计》2020,(3):32-38
"疫情突发、全球扩散",无疑成为近年对全球影响最为重大的黑天鹅事件。疫情引发全球不确定风险加剧的同时,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短期经营发展乃至长期商业逻辑产生深远影响。银行业作为高度顺周期行业,既要关注全球疫情扩散带来的直接影响,更要高度关注其背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演变与政策变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充分把握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良币驱逐劣币"的基本职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微观主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1.
宋艳伟 《银行家》2021,(3):53-57
随着疫苗的大面积接种,全球疫情已呈现回落迹象,预计2021年下半年后全球新冠疫情形势或明显缓解。疫情过去后,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但也面临全球治理机制恢复秩序、产业链重塑、超常规政策退出等问题。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是亟待认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颖 《金融博览》2020,(9):46-47
"黑天鹅"是指难以预测但后果严重的突发事件,"灰犀牛"则是远处看得见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风险,一旦冲到身边,让人猝不及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黑天鹅"翩然而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主要发达国家股市的"灰犀牛",造成股市暴跌。疫情"黑天鹅"继而成为刺破经济泡沫的"灰犀牛",引发类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年初,突发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人类社会推入一系列危机之中.一年后的今天,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国仍在高度戒备、全力以赴地应对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疫情冲击.这场疫情延续如此之久,远远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展望未来,虽然疫苗的问世给疫情防控带来曙光,但疫苗的实际效力、持久性、对变异病毒的适用性等问题尚有待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呈现扩散蔓延的势头.面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如何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分析中美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可能受到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受疫情冲击出现剧烈波动,中国应如何确保国内市场安全?在美国继续对中国实行多方位遏制的形势下,中国应如何发挥优势,以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推动世界秩序的深刻变革?笔者以经济学视角,从疫情、国际金融市场、中美经贸关系、全球秩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分析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上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陷入"骤停式"深度衰退.随着发达经济体迅速推出力度空前的货币和财政救助政策,全球经济与金融资产价格均实现快速反弹.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快速反弹告一段落,复苏势头趋缓.短期看,疫情反复有损经济主体信心和市场情绪,未来复苏进程面临考验.中期看,在政治不确定性回落、疫苗大...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流行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剧烈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世界"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出口订单快速增加,推动制造业用工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出现阶段性用工短缺.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日韩已成为重点疫区国家。疫情在对两国正常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之外,也使两国经济受到冲击。在当前疫情扩散的背景下,日韩两国均出台了"战疫"措施,救济国内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而这些措施效果如何、两国经济最终如何克服疫情影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疫情将对全球三大区域供应链,即亚洲供应链、欧洲供应链、北美供应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国,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而冲击全球供应链。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呈现出蔓延之势,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文清  王晖 《财政科学》2021,67(7):84-94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转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环境,同样也改变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了下行调整期.对此,我国政府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推出一系列"以税抗疫"的优惠政策,在稳外贸、促就业、保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下,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抗疫斗争转为常态化,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疫情前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我国将在此背景下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疫情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商品需求与供给的渴望日益高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而改变贸易格局;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暴发向着恢复期乃至无疫期的转变,全球产业结构及价值需求可能会面临重新组合,长期内我国为避免对外经济发展边缘化的风险而改变贸易格局.基于此,本文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通过阐述税收政策应对常态化疫情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我国外贸格局变化的新趋势与规律,提出后疫情时代我国税收政策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一年,可能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注定以其特殊性被载入人类的历史。这句话,可能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一个共同感受。2020年中国历经三重压力,一是疫情的严重冲击,二是全球经济的深度衰退,三是美国遏制打压全面升级。在这三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全年GDP同比增长2.3%,超出预期,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也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