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战伟 《会计师》2011,(5):52-53
<正>一、引言信用销售是在传统销售关系的基础上,又通过信用增加了一层资金融通关系,其核心是信用,其中授信者、受信者、信用额度与信用期限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信用关系。授信方给予受信方的以物资、服务、资金等表现的信用最高限额,受信方受信后承诺在信用期限内履约还款。授信方(指卖方或贷款方)给予受信方(指买方或借款方)信用额度的缘由在于受信方有  相似文献   

2.
刘新海  曲丹阳 《征信》2016,(3):33-36
随着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信用评分因其高门槛而呈现明显的拓展局限,例如美国有20%的消费者无法获得信用评分,因而在金融服务中困难重重.全球各大征信公司都开展了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纷纷利用大数据资源,挖掘信贷数据之外的其他替代数据,加大替代信用评分产品的研发力度.在介绍大数据征信应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归纳益博睿、艾克飞和环联等传统征信机构和数据挖掘公司费埃哲合作引入替代征信大数据,以及开发替代信用评分的最近动向及成果,进而总结其借鉴意义,希望能够对中国未来的大数据征信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谢华美 《征信》2016,(10):19-23
为提高征信系统对宏观经济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挖掘征信数据价值,了解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综合借贷双方,重点关注贷款规模、获取信贷便捷度及信贷风险等三个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信用指数模型,并对中国各城市的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数分值在0到100之间,分值越高表明城市信用状况越好,反映信贷市场进入良性循环,贷款方信贷风险低,借款方快捷享受信贷服务。利用50亿条征信记录进行分析挖掘,得出近10年来中国城市信用特点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信用立法滞后、缺少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机制、社会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不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不完善、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大数据征信促进社会信用资源的共享,应建立个人、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统一社会信用码,通过构建以大数据征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全社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联合惩戒”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整个社会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吴晶妹  宋伟  李研 《征信》2022,40(2):1-5,12
产业链核心企业面临着自身受信不足、下游客户违约失信频发、上游供应商产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信用困境,严重阻碍了产业链的健康稳定发展.创新探索产业链征信与信用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对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加强合规管理、带动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变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以电网产业链的研究为基础,提出"四位...  相似文献   

6.
吴晶妹 《征信》2016,(1):1-6
对2016年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有很多期盼:征信牌照能带来正能量,让行业与机构更好发展;独立性机构有所发展;个人信用信息与数据保护立法列入日程;征信成为社会治理重要手段,监管层次提升;市场环境宽松,竞争有序;专业机构强化内功,信用文化提升;信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突破,推出新产品、好产品;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征信发展出现转折,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的社会应用能得到释放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类延村  邱钦沛 《征信》2021,39(10):12-21
城市信用治理是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现代城市的空间格局与交往格局显化了主体失信的频率和危害,城市信用治理成为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信用示范城市在信用制度、信用信息、信用奖惩、征信机构、信用机制等方面实现了治理工具的创新,但在信用立法、管理体制、信息流动、惩戒措施、治理手段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信用示范城市建设效果,应以政府角色转换为肇始,推动政府从诚信政策执行者、信用状况评价者、政策议程被动者向诚信建设引领者、信用活动监管者、政策议程触发者转型,实现政府信用治理的规范发展;同时,通过完善信用法治、创新治理举措、优化城市格局和建设诚信政府,促进市域社会信用治理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亦雯  冉净斐 《征信》2024,(5):65-72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作用机制,并从加强立法约束、降低数据歧视、注重信息保护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个人征信评估的实践进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征信体系及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如何挖掘数据应用价值、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信用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在我国,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各类信用平台建设进程加快,积累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信用大数据维度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政务价值、商务价值和民用价值三个方面,同时数据复杂性也比较强,归集难度比较大,从而影响数据质量。提升信用大数据价值,要着重提高数据质量,推动不同信用平台对接融合,完善跨区域信用服务合作机制,加快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旭  李南南 《征信》2016,(10):48-50
大数据为征信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信用主体权益保护带来挑战,如何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是大数据征信面临的一道难题。从大数据在征信领域的应用入手,阐述信用主体权益保护内容,分析侵犯信用主体权益的风险表现以及影响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的因素。最后从法律体系、行业监管、自律机制、内控管理、权益保护教育、技术发展等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鑫 《银行与经济》2003,(11):51-53
个人征信体系是指由国家建立的,用于保障个人信用活动健康、规范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在发展信用消费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是全世界个人征信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从1860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第一家信用局成立至今,其征信的发展有近160年的历史了,在信用立法、中介机构建立、数据收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而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因此通过对美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的研究与分析,将给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磊  刘元甲 《征信》2016,(12):44-46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构建良好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当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采集了经济主体的信用卡还款记录、贷款还款记录、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及兑付记录,但仍有许多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记录尚未纳入征信系统.因此,应扩大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非现金支付数据采集范围,充分发挥商业信用支付工具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推动支付机构与征信机构的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互联网交易记录的价值,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互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志凌 《征信》2016,(10):1-8
征信体系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了评价和展示信用的平台,是社会经济运行、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征信市场发展模式没有一定之规,技术进步影响市场方向。信用软约束凸显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多元化、多层次征信市场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有很多难题尚未破解,如数据的质量和权威性问题、同人不同信用问题、个人隐私保护及信息安全问题等。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健全信用管理法律法规,完善信用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征信服务体系等,不断推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我国征信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不同的征信机构有各自的信用评分、评级判断标准很正常;众多社会机构进入征信领域并发展壮大,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信息服务产品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促进社会运行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4.
周雷  顾瑞鹏  邢雪  吴涵颖 《征信》2022,(1):36-44
在梳理大数据征信的前沿文献、研究基础、法律规制、算法框架等基础上,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个人征信和小微企业征信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大数据技术在个人征信信息保护、征信赋能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等大数据征信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标准体系、推进技术融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大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15.
林钧跃 《征信》2012,(1):1-12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并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上述理论和技术领域的长短优劣,力图理清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点,探讨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思璐  李华民 《征信》2019,(8):16-20
当前,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依然存在信用数据壁垒、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信息虚假和信用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承托整个融资链条信用系统的周延闭合,因此嵌入金融科技以提升征信能力尤为迫切。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持,以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性、可靠性等优势当能胜任。为此,嵌入区块链技术,积极构建开放式共享式征信架构,搭建"官民结合"征信平台,强化利益相关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监控机制,完善"红黑名单"共享清单等,以优化现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有效提升全链条融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用是由商业银行向家庭或个人受信者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作为消费者通过银行贷款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方式,刺激了消费者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的欲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消费信用与其他信用方式一样,是一种典  相似文献   

18.
张怡萍  郝嵘  马小明 《征信》2023,(9):52-55
按照征信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2022年以来实施的陕西省信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了信用信息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切实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了融资对接成效,不断优化了信用环境。目前,陕西省信用建设仍存在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够全面、特色征信产品应用场景不够丰富、中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多方协同参与,创新应用场景,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切实提高陕西省信用能力提升工程质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征信机构掌握了社会公众大量的行为数据、社交数据、支付数据等,为金融服务提供了客户画像。然而社会公众并不会同步进入大数据时代,整个世界被割裂成大数据世界、小数据世界和无数据世界,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因素,农民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能力较低,"数字鸿沟"[1]现象较严重。基于兰考信用信息中心的实践,提出要把农户征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从而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旭昆  耿得科 《征信》2011,(1):20-22
征信、征信体系与信用、信用行业、社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等概念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厘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是征信建设与研究的前提.信用是一个动态、多层次的概念.征信衍生于信用活动,但又服务于信用活动.服务于征信的一系列因素构成征信体系.征信是信用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子集,不能与其等同.征信与信用评级同属于信用行业,但差别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