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能源安全现已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能源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中国与他国能源合作已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趋势。中哈两国在具有地缘优势的前提条件下,已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在中哈十几年的能源合作实践基础上,建构中哈双边能源合作模式,建立稳固的能源合作机制既对两国能源合作有着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又有利于长期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加快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加强负荷侧管理和健全完善碳市场建设,是提升浙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碳壁垒”为核心的贸易保护主义导向和西方发达国家竞相仿效出台类似政策的大背景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绿色能源供给问题,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面临重大挑战,制造业“东向西移”将成为必然,当前国内已出现制造业向绿电富集省份迁移的趋势,值得重视警惕。为此,加快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加强负荷侧管理和健全完善碳市场建设,既是提升浙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也是破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合作是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的薄弱环节,但是根据各国现行的国内法和国际法基础以及金融业开放和自由化程度,金融监管合作已经具备了法律基础和现实条件。在现有的法律基础和现实条件下中国已经与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双边金融监管合作机制。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不但会扩展到所有上述国家而且必然会形成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本文就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监管合作的基础、合作机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芳  周杰 《理论观察》2014,(12):62-64
中国与俄罗斯是邻国,是长期能源合作国,一个是能源进口大国,一个是能源出口大国。两国政府在石油能源合作方面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法律机制协定,通过对两国石油能源合作现状及法律特点分析,寻求两国在石油能源合作方面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为中俄双方在石油能源贸易合作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框架下,双方在产学研联合研究、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促进了中日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长期的合作与磨合,中日科技合作形成了完善的合作机制与渠道,具有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潜力巨大、双赢共赢效果突出等基本特点,结出了累累硕果。但是,随着国际政治与大国间博弈的加剧,日本对华科技竞争与防范意识提升已然影响双方高科技领域的合作。鉴于此,中国应立足双方互补性,系牢与日本在前沿与关键科技领域的利益链条,降低日本对华局部"脱钩"的可能性;聚焦双方共同利益,力争在碳中和领域深化中日合作,拓宽科技合作的领域边界。  相似文献   

6.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主要路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碳税以及碳排放交易等多种财税政策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日本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里制定了能源供应转型、能源需求转型以及能源相关产业发展目标。由这些目标可见,日本的能源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随后50年的发展中,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对创新的重视和一贯支持,在节能、新能源推广和普及技术上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绩,并构建了独特的能源转型社会共治模式。我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同样要坚持财税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完整性;构建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完善财税政策实施的监督反馈机制等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戴瑜 《开放导报》2021,(2):102-109
德国为改变传统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依托欧盟能源建设的法律制度框架,构建和完善相关产业法律制度,同时,推进国家间海上风电的战略合作,成功实现了以海上风电为核心的能源改革.中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开发资源,且潜力巨大,海上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海上风电法制建设存在的不足,我国可借鉴德国经验,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推进区域合作,实现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跨区互联.应从立法和修法层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法律机制的系统性,对海上风电开发进行专门立法,拓展海上风电市场,寻求政策与产业链合作的突破,实现海上风电的可持续、规范化发展,稳定推进"碳中和".  相似文献   

8.
樊轶侠  王正早 《改革》2024,(3):63-74
数字技术是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为持续释放消费红利和促进消费领域节能降碳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产品生产低碳化、物流运输低碳化、能源资源使用低碳化赋能供给侧低碳转型;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推动公众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形成、强化消费降碳感知等促进需求侧低碳转型。同时,数字技术通过促进市场交易过程低碳化,助力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实施,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机耦合和协同降碳。然而,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低碳消费仍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缺乏顶层设计,低碳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下沉市场低碳消费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碳普惠机制尚未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公众低碳消费观念与行为能力不强。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低碳消费应从如下方面发力:加快低碳消费相关制度和认证体系建设,促进数字化交通出行、数字消费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碳金融产品等市场化激励新举措,加快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与氛围形成。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4日在哈萨克斯坦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召开了中哈能源合作分委会第1次会议。中方代表称,此前中哈两国的能源合作仅限于石油领域,可现在中国发现在天然气开采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还准备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这方面的合作。但中方代表认为,首先应对天然气领域的项目进行经济技术论证,然后才能做出相应决定。哈方代  相似文献   

10.
杜强 《亚太经济》2013,(2):53-56
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将因低碳经济而呈现五大新趋势。中短期内,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较大。为此,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予以应对:从法律制度与政策鼓励上保障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须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以优化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实现出口结构的低碳化;完善绿色贸易政策,鼓励低碳产品出口;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东对外劳务深度参与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沿线国法律制度差异、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法律规定不完善和对外劳务纠纷解决机制不统一等法律挑战。为此需要我国政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双边协议,掌握沿线国的法律制度,完善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规定,建立高效公平公正的对外劳务合作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上海合作组织自正式成立起,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受到各成员国的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及机制建设逐渐完善,务实性的多边及双边经贸合作深入推进。但多边协调机制不健全、关键领域合作不足、贸易投资环境依然欠佳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深入拓展,需要在未来的深化合作进程中重点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环境下,没有法律、体制、机制的保障,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是很多职业院校感到头痛的问题,在产学合作国家制度政策没有能从根本上给予保证的情况下,产学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若仅靠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支持关系就不可能长期维系.实际上,产学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双赢,关键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特别是学校一方要努力挖掘对方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对方需要的合作工作,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下建立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双赢"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以及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逐渐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范式开始兴起。本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旧有发展范式的不可持续性,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在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普适性上,是对传统发展范式的一次深刻革命。在新的绿色发展范式框架下,本文重新思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价值理论、财富的内涵和测度,以及个人和集体行为等,分析新发展范式转变对于重塑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和系统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金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以及如何实现协调和平衡的转型。本文同时提出中国如何引领世界碳中和治理机制建设,并讨论了同世界实现绿色合作共赢的机遇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     
《上海国资》2023,(10):98-99
<正>浙江省:制定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额标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和监督管理制度2023年9月15日,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司法厅就《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在建筑业降碳部分中提出,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能源主管部门制定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额标准。公共机构建筑、  相似文献   

16.
正旅游合作是惠邻的重要形式之一,优先开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区域性国际旅游合作,必将带动双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2014年5月19日中哈两国联合宣言声明:哈方支持2014年在哈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双方商定2017年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这都为两国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大力拓展中哈旅游合作的基础,必然要深入研究中哈旅游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施文杰 《欧亚经济》2022,(1):101-113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第一个将教育服务纳入世界服务贸易体系的国际条约,在其影响下,目前大部分国家间的教育合作以服务贸易的方式开展。中哈目前也以该协定作为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依据。但一个多边性的贸易协定难以对教育服务的各方面进行细致规定,缺乏双边教育合作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当前中哈两国的教育服务法律体系也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两国可以首先通过制定双边贸易协定对两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同时补足相关国内立法,作为对两国高等教育服务法律体系的补充,以促进两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都要求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在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理念目标,坚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升级产业结构,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效率;创新绿色技术,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都非常大,是全国碳减排重点区域和潜力区域,挑战与机遇并存.为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建议江苏省在加快产业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科技研发、构建碳交易平台、建立完善低碳发展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全面部署,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双碳”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总结专项资金设立以来的管理情况,剖析组织与支持连续性的系统规划、地区差异的统筹考量、绩效评价和追踪评估机制完善细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协调机制、推动协同创新、开展创新合作、提升项目管理、加强监测评估等对策建议,为加快推进江苏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未来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