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关系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加入WTO后,在理论上会对两岸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还不会完全开放,对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制约。加入WTO后,由于大陆与台湾整体经济环境变化与政策调整,两岸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影响仍将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正>陈水扁执政6年来,民进党及其台湾当局受政党利益及执政能力的羁绊与限制,对大陆的经贸政策以寻求执政利益最大化为需求。在“台湾主体性”外衣的掩饰下,其“紧缩”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与民间发展两岸关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使其大陆经贸政策呈现摇摆不定、轨迹多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与一系列重大经贸政策出台影响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商在大陆发展进入新一波转型期。海峡两岸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两岸贸易磨擦与经贸纠纷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两岸经贸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调整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经第三地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香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主要桥梁.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两岸经贸关系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但台商实际投资增长下滑,外移明显,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两岸金融、通航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一些新的局面。就政策面观察,两岸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政策措施。大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特别是惠及岛内民众的对台经贸政策,  相似文献   

6.
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济南,掀开了台商在济南投资创业的新篇章。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采取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措施,台湾当局也逐步放宽了一些对两岸经贸往来的限制,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湾与内地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顺差地区。在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下,本文总结梳理了两岸经贸交往的方式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拓展台湾与内地未来经贸交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台各加工区将全面开放进口大陆半成品本刊讯台湾“陆委会”经济处长陈明璋日前表示,今年将是两岸经贸变动很大的关键年,台湾当局拟决定全面开放加工出口区与新竹科学园区的外销厂商进口大陆半成品。去年台湾当局已开放了1587项大陆半成品进口,如果再加上尚未公告的...  相似文献   

9.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贸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经贸往来在双边关系中一直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起着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作用。良好的中美关系如果缺乏良好的经贸关系是不可想象的,但良好的经贸关系亦不能自动转化为良好的政治关系。本文考察中美经贸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双边经贸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两国正常经贸关系的建立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 1979年以来,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以及台湾岛内经济、民众压力的加强,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其大陆经贸政策,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并已由贸易主导转向投资主导。尽管台湾当局还没有拆除完障碍,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所谓“戡乱时期”的终止及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两岸经贸关系必有较大的发展。本文拟就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戡乱时期”终止后的走势进行粗浅的分析。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从60年代开始,台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以出口扩张方式使经济起飞,在外贸带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1989年台湾岛内经济增长率仍为7.21%,全年国民生产总值毛额为新台币39665亿元,人均为7518美元,外贸总额超过1184亿美元,外汇储备740亿美元,加上黄金储备等达8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加上民间资本1000多亿美元,共计2000亿美元左右。1990年台湾国民生产毛额为新台币43494亿元,折合1617亿美元,人均为7997美元,经济成长率为5.29%,对  相似文献   

11.
方生 《特区经济》1997,(3):10-13
<正> 香港回归与港台经贸关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将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重大、最引入关注的事件。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历来与台湾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当然,由于台湾当局仍然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台商投资大陆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两岸间的贸易也必须通过第三地。这“第三地”主要是香港。这样,香港就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桥梁和中介,港台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93年,台湾是香港第三大进口地,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转口地;香港则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金融方面,迄今已有超过七家台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办事处,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台湾的证券界近年也有进军香港的举动。据估计,当前与大陆有贸易往来的台商中,有38%在香港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7年两岸关系有所松动以来,台湾当局对台商到大陆投资采取了部分开放政策,在台商中出现了“大陆投资热”,先后于1987年,1989年、1990年掀起了三次热潮。特别是台湾当局于1991年5月1日起终止“动员勘乱时期”,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了重要谈话,阐明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大陆对台商将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8,(6):13-14
澳门2008年一季度GDP增长逾三成;香港秘鲁签经贸联合声明 加强双边贸易经贸联系;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已吸引近500名专才来港;台湾当局研拟优先松绑企业筹资投资大陆限制;日本加速开拓非洲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尽管在功能上日益紧密与深化,却始终受到台湾当局政策限制而形成制度上的障碍。从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到民进党执政初期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转而至2006年出台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台湾当局管制两岸经贸关系的原则始终如一,两岸经济关系在管制思维的规范下很难正常发展。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选举落幕,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定位: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格局的形成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扮演的角色已超越了一般贸易中转的功能范围,其本身作为全球第十大经济贸易区,通过与中国大陆及美国的经贸往来,已形成了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的格局。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来看,它们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92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额达580.5亿美元,其中对香港出口375.1亿美元.占大陆总出口的44.1%;从香港进口205.4亿美元,超过了大陆总进口的1/4;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货源地和转口市场,香港转口货源的60%左右销往内地,转口市场份额内地占30%。1992年香港实际在内地直接投资额约为30亿美元,占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从香港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港产  相似文献   

16.
CEPA后的两岸四地经贸关系走势(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期主要介绍了CEPA后大陆与港澳台经贸关系现状.分析了CEPA实施对香港及台湾经济的影响。本期着重阐述大陆港澳台四地经济合作前景,提出了推进两岸四地经贸炎系深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泰国)吴汉泉,刘安朋1979年,中国大陆提出“三通政策”,即通邮、通航(航海和航空)和通商政策,并向台商提供各种优惠,以吸引他们的资金。中国大陆将内地市场打开,并将台制产品的进口关税降至最低限度。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了对...  相似文献   

18.
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及其相应的配合措施,十年来有相当大的调整,这是海峡两岸及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中共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及大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台湾当局调整对大陆经贸政策的强大引力 为了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中共做了不懈的努力。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中心内容是:在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前提下,一切可以维持现状,即著名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构想照顾到包括二千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因而它将是长期不变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及其相应的配合措施,十年来有相当大的调整,这是海峡两岸及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中共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及大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台湾当局调整对大陆经贸政策的强大引力 为了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中共做了不懈的努力。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中心内容是:在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前提下,一切可以维持现状,即著名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构想照顾到包括二千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因而它将是长期不变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朝着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为两岸经贸交流开创了新的局面。1~10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8364亿美元,其中.我对台湾出口160.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676.3亿美元。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974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2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投资来源地。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两岸贸易投资有所下降。对此.大陆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