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对于公开增发模式而言,定向增发模式的操作相对便利,其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模式。对此,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数据,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显著的正向股价效应,且股价效应在定向增发公告之前更为明显,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将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绩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公开增发及配股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近十年随着股改,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逐渐进入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的视野中。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初至2015年6月的299家实施定向增发的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定向增发公告在二级市场是否存在股价效应,然后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因素。结论是:定向增发公告日前后存在显著的正股价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定向增发因其方便、快捷、费用低等优势,已成为再融资的主流方式.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统计检验对河南省已实施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定向增发预案公告产生正效应,具有较强的显著性.非资产重组动因的定向增发公告正效应,延续时间长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产重组动因定向增发在(0,3)窗口公告正效应逐日上升,但之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最新的A股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长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720%,而在公告日前一天至当天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为1.766%。  相似文献   

5.
刘爽  徐斯旸  姚俊 《南方金融》2017,(11):43-58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以及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规模日益扩大的定向增发融资给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操作空间,这不利于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以我国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前后的股票价格、财务绩效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测算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效应、长期股价效应、长期业绩效应,以此评估定向增发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对短期股价有提升作用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现象,对长期股价虽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定向增发后样本公司业绩并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定向增发过程中如果有关联股东参与,其股价上涨而业绩无实质性改善的现象更为突出。为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一方面需要完善定向增发融资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定向增发事项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小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认识定向增发、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减少盲目跟随投资。  相似文献   

6.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增发过程中必须发生若干次公告,进行信息披露,那么对于哪些事件市场反应表现得更为敏感呢?增发新股进程中典型事件有:年报披露、董事会预案公告、临时性股东大会公告、股东大会公告、证监会批准公告、新股上市。以上述事件发生日为基准日,构造[-10,10]时间窗口,如果上一周或下一周涨跌幅超过某个阈值  相似文献   

7.
何骏宇  白芸 《中国外资》2012,(12):13-15
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PIPE)和公开增发(SEO)的公告效应,并探寻这些公司再融资对"公募"还是"私募"的选择上的成本大小究竟是不是重要性因素,并检验中国市场上的公司是否也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低估"、"股市前景"等原因更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 ,证实了增发公告具有显著的负价格效应。分析表明 ,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不能由增发规模、公司杠杆率水平、预期盈利稀释等因素来解释。论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元股权结构的现实 ,提出在二元股权结构下 ,非流通股大股东利用增发流通股中所含的“流通权”价值进行“圈钱”的行为导致增发的负价格效应的解释。同时 ,论文也指出了国内部分研究在样本和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PIPE)和公开增发(SEO)的公告效应,并探寻这些公司再融资对“公募”还是“私募”的选择上的成本大小究竟是不是重要性因素,并检验中国市场上的公司是否也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低估”、“股市前景”等原因更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日趋多样化.近年来,定向增发已发展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手段和主流模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融资的动因、定向增发折价、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并对此进行简单评述,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额收益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三次公告中的首次公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这三种再融资决策公告皆对股价有负面影响,即投资者不希望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从而通过抛售的方式来对这一事件做出反应;三种再融资方式中,投资者厌恶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由于股价降低导致公司总价值下降,因此,上市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之后再选择再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8,(9)
沪深股市持续低迷,股票价格一路下跌,上市公司公开增发频频遭遇“未发先破发”的尴尬。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去年以来。260多家A股公司发布的增发公告至今仍未实施。而在明确拟增发价格的165家公司中,102家公司当前股价已低于拟增发价格,占比超过六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日平均超额收益率、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四个指标来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内幕交易行为进行检验.从整体样本和部分样本两个方面分析在不同的考察期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与否.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结论:(1)将整体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幕交易行为;(2)在部分样本检验中,结果显示熊市考察期内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而震荡期内内幕交易行为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5日期间发出预案的共487起定向增发事件为样本,并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探讨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时点的股价操纵行为,验证了近年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在预案公布前仍经历较明显负向价格操纵,并揭示定向增发内幕交易情况依然较严重,且上市公司的股价操纵趋于长期。  相似文献   

15.
周彦珉 《时代金融》2015,(5):300-301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5日期间发出预案的共487起定向增发事件为样本,并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探讨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时点的股价操纵行为,验证了近年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在预案公布前仍经历较明显负向价格操纵,并揭示定向增发内幕交易情况依然较严重,且上市公司的股价操纵趋于长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发现了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分别在董事会决议预案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增发公告日三个重要公告日下,具有显著差异的股价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监会通过设定基于业绩门槛的要求,严格控制市场的股权再融资规模。本文对1998至2010年间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后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与匹配的基准相比,我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成熟市场中较为普遍的增发后弱势表现。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开增发后的超额收益与公司增发之前的RO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基于ROE的业绩门槛有助于识别增发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监会通过设定基于业绩门槛的要求,严格控制市场的股权再融资规模。本文对1998至2010年间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后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与匹配的基准相比,我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成熟市场中较为普遍的增发后弱势表现。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开增发后的超额收益与公司增发之前的RO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基于ROE的业绩门槛有助于识别增发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停牌两个月整的A股上市公司华策影视发布最新公告称,公司已通过20亿元非公开增发方式引入了包括鼎鹿中原在内的5个战略投资者。公开资料显示,鼎鹿中原是百度旗下壳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王湛是百度公司副总裁,控股80%的大股东刘计平则为百度常务副总裁。  相似文献   

20.
冷看私募热     
《理财》2008,(6):26
随着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上市公司压抑已久的再融资欲望开始尽情宣泄。而根据新老划断的整体部署,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非公开发行成为融资开闸的第一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频频向市场传达私募意向也就不足为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发行公告,分析近期出炉的私募公告,除了价格因素,热点行业大规模增发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