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石爱虎 《发展研究》2002,(11):36-38
启动农村市场、引导农民增加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认识和分析农民消费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福建省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和实际调研,着重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与对策建议。 一、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 1990年以来,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水平、结构与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一)农民消费水平提高,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南省2000-2008年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熵对河南农村居民消费进行数量分析,为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宾 《发展研究》2009,(4):56-59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且此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提高农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提高捉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乔玉立 《经贸实践》2016,(8):160-160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加快并呈优化趋势,但仍存在恩格尔系数偏高、消费层次较低和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等问题。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提高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等建议,以优化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基础,运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和收入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特征的结论,并分析了其原因.为解决我国内需不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柳思维  杜蓉  周洪洋 《经济地理》2019,39(12):168-177
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年度数据,采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带动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且二者对相邻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田洪刚 《经济前沿》2011,(2):113-119
"家电下乡"政策实行后,农村居民增加了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通过分析影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家电下乡"政策是否促使农村居民消费是否改变。检验结果表明,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后,农民生活消费同比增加了11.69%,但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并没有变化。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方面的绝对支出不断提高,但存在增长缓慢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文化"硬件"落后",软件"缺乏、文化供给少、价格高、质量低、文化消费能力不高、文化消费观念落后等。今后,要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文化"硬件"和"软件",增加文化供给,降低文化产品及服务价格,提高文化消费能力,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俊萍 《经济师》2003,(3):168-169
占中国人口 64 %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 1 997年后明显放慢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与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阻碍。因此 ,应切实消除阻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体制性因素 ,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2000年为起点,以全国前10文化大省为参照,从规模、结构、增长、辐射力、市场和政策环境等角度分析广东文化产业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认识了解广东迈向“文化强省”目标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路径。广东文化产业从波动前行到稳定上升,与国内其它文化大省相比,一直位居前茅,对外辐射力量强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要属于市场驱动发展类型。与文化产业前三强省市比较,产业的结构层次偏低,效益不够理想,域内消费需求不足,政策驱动与政府投入力度较弱。今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其在南部中国地区的文化中心辐射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造政策推助环境;提振域内文化消费,全面拉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陆正华  钟伟  史欣向 《技术经济》2012,31(7):14-19,46
首先,根据文化资本的构成选取间接测量指标,利用2002—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文化资本量(包括有形文化资本量和无形文化资本量)进行了评估测算;然后,运用随机前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资本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平均企业研发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控制变量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然资源消耗对企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实施和运行的信贷和财团融资、企业和公益性捐助、产业基金、彩票基金、外资引入、风险投资以及各种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投入手段和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方针具有十分明显的效益。系统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问题,将可为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改革和完善以及高效运行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Early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mbodied a gendered symbolic system that devalued consumption and enabled economists to ignore a basic contradiction underlying their treatment of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consumer-sovereignty dogma, the consumer determined which firms would survive by actively pursuing maximum individual utility. While this consumer retained the culturally masculine attributes of initiative and agency, consumption itself was devalued because, from a systemic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important which firms survive. At the macro level, consumption was marginalized through Say's law, which holds that excessive acquisition of commodities for consumption is potentially dangerous, because saving and investment drive the economy. The rise of mass consumption and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 threw into question the cultural gendering of consumption – which had acquired feminine attributes like passivity and frivolity – and rendered the neoclassical devaluing of it increasingly untenable. The postwar, neoclassical synthesis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s have reinstated the pre-Keynesian gendering of consumption and devaluation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provides a formal framework identifying both the origins and interaction of a culture of cooperation and inclusiv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When elite members and citizens try to cooperate in sharing consumption risk and joint investment, the elite enacts democracy to convince the citizens that a sufficient part of the investment return will be shared via public spending and thus, they should cooperate. In addition, cultural accumulation rises with the severity of consumption risk at its moderate values and then drops at its high values making cheating too appealing. Finally, the citizens may over-accumulate culture to credibly commit to cooperating in investment at its intermediate values threatening democracy. These predic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novel data on 90 European historical regions spanning the 1000–1600 period. Reforms towards tighter constraints on the elite’s power were driven by the potential for Mediterranean trades. Moreover, the activity of both the Cistercians and the Franciscans, our proxy for the citizens’ culture,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link with the temperature volatility. Finally, the shift of long-distance trades towards the Atlantic fostered the Franciscans’ spread in the Mediterranean, where they organized micro-credit activities reinforcing the citizenry-elite partnerships.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富裕人民。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不否认收入差距,但要求这种收入差距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公平权利的实现,特别要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发展观转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消费力概念。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拉动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反映了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童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89-191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被赋予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资金的融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现阶段资本的缺乏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在分析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入挖掘投融资潜力,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营规范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有陕西特色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地区的入境旅游消费支出与地区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入境旅游的消费支出并没有显著差异,入境旅游的消费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收入平均只能提高0.09个百分点。不同区域的自发收入水平差距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旅游发展的自发收入以拉萨最高,其次是深圳和南京等城市;最低的城市为兰州,其次是西宁和成都等城市。本文认为提高旅游发展投资力度、规范旅游发展制度、进一步开发多元化旅游市场、扩大文化交流和加大海外旅游营销力度是提高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能力,缩小不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差距的有利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消费和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三大产业中,投资是第二产业主要驱动因素,而消费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第二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和投资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都比拉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得快。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各次产业中各行业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deflation on real private consumption and residential investment by Dutch households during the 1980–2013 period. We estimate theoretically founded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equations and show that a fall in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ffects both growth in real consumption and residential investment. The impact on residential investment is more delayed, but strong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