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行政的作风建设有两个理论视角。一方面,从作风与素质关系的角度看,应该从提高行政官员素质这一根本点着手,对“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作出新的诠释。另一方面,从作风也是形象的角度看,应该着力塑造我国行政官员的“责任形象”、“公共形象”、“理性形象”等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2.
没“十”还行缺“一”不可─—也谈经商人员“十必备”钟涛近来大谈商务礼仪的文章常见报端,多强调的是维护好自我形象,有的甚至把个人形象提到“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所属公司形象的化身”这一高度。至于如何维护“尊容”,无非是常备一些小零件,以应不时之需。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3.
毛亮 《商业科技》2014,(22):137-138
城市旅游形象标识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可视化“名片”,可以更快、更好地传播城市旅游形象。株洲作为“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设计具有独特地域特色文化的株洲旅游标识显得尤为迫切。文章通过分析株洲旅游形象标识的设计定位,归纳出形象标识的创意策略,进而探索其设计重点,确定创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品牌的当务之急,是要补上“诚信形象”和“技术形象”这两课,只有这两个形象真正建立并丰满起来了,中国品牌的形象才是完整的,中国产品才能被发达国家的消费所认可,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才能享有相应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许刚 《北方经贸》2009,(4):130-131
无锡市整体旅游形象经历了太湖-古运河时期、太湖-影视城时期及太湖-影视城-灵山景区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无锡市旅游形象的口号曾提出“太湖明珠”、“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而现阶段以休闲旅游为主的休闲时代,无锡市对旅游形象的再定位是“太湖明珠,五(吴)彩休闲之都”。  相似文献   

6.
刘祎纯 《商》2013,(15):352-352
蝙蝠在中国文化中不同于其在西方艺术中所扮演的邪恶、丑陋的形象,而是“福寿安康”的化生。古代艺术家通过对蝙蝠形象的概括、夸张将其美化,与其他吉祥的“铜钱”、“寿桃”、“寿字”、“石榴”等图案组合,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蝙蝠纹样。这些纹样形式多种多样,寓意丰富独到,运用广泛,表现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祈盼。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成语叫“一表人才”,所谓“表”即“仪表”.指的就是个人形象,它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才”则显示了由“表”所透露出来的成功、自信、品位等内涵。这旬成语的意思就是说,人的外在形象是个人品位的物化.是个人内在修养与素质的体现:而在所有的形象要素中,服装因其表象性、直观性,其承载的物化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刻画了大量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这些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中,与作音本人政接近,甚至可以称为“作者本人化身”的一类便是书生的形象。蒲松龄的经历究竟给了小说中“书生”形象怎样的影响,书生形象又有哪些不同的特色,书生的形象又隐射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阶级怎样的精神状态和现实困境,在这里,通过对《阿宝、储生》、《武孝廉》和《丑狐》等篇目中书生形象的解读,对以上问题做一粗浅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工程,并将于今年国庆期间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打造“中国形象”。听到这一消息,我心中亦喜亦忧。喜的是,我国已经意识到在国家级层面上打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了,忧的是国家形象的打造方法可能是个问题,打造国家形象的目的目标也许不甚清晰或者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塑造出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可以说是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概括和升华。“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赋予了他笔下的圣地亚哥——勇敢自信和永不屈服的性格特征。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报之王”——上海《晶报》为考察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晶报》里涉及女性形象的文字内容与图片版面进行考察,据此对近代上海女性进行画像,探讨其外在形象的变化和内在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倪轶容 《浙商》2011,(3):101-102
一说到温州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炒房”、“投机”、“炫富”这样一种高调的快钱掠夺者形象,而这,却恰恰是吴凯一直在努力与之划清界限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三块板”:即核心技术层面的“天花板”、全球性销售网络的“地板”,跨国公司反倾销策略的中间“隔板”。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的设计管理策略是由地区政府机构做出的OEM-0DM-OBM的分步骤提升的长远规划。其中有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形象的“五年计划”,提出了“创新价值”这样一个明确的地区整体形象的目标,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设计推广与设计交流。  相似文献   

15.
陈霖 《商场现代化》2007,(4X):283-284
日本著名卡通人物“蜡笔小新”商标案发生表明动漫产业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形象权的起源、法律性质与保护。从形象权角度对“蜡笔小新”商标案进行解析,呼吁为保护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尽快进行形象权的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6.
张枣 《国际广告》2010,(11):100-102
利用世博会,推送“产业链好产品让生活更美好”和中粮大家庭的形象走近全国消费者,使消费者与中粮的“美好生活”形成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7.
活动     
《广告大观》2010,(4):16-17
商务部为出国务工制作公益广告 为了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制作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不少政府部门宣传政策法规和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去年年底,中国商务部曾牵头制作“国家形象广告”,展现“中国制造”的主题,在CNN等媒体播出,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近日,商务部制作了两则对外劳务的公益广告,自春节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意在保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引导劳务人员通过正规渠道出境务工,普及风险防范和合法维权知识。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18.
王伟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0):263-263,255
“留白”是表现中国画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利用形态各异的空白来扩展可视形象之外的艺术意韵,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这正是中国绘画艺术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留白”,不仅能有效地突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能引发不尽的联想,丰富扩大画面的意境。在中国画家的眼里,“白”不是“空无一物”的白纸,它本身也是画中的形象与空间,它以没有具体笔墨的虚的形式出现,但也蕴含着实体形象的意味,而且能够超越实体。它所体现的意象是和画面中其他相关的“实象”紧密相关。而‘白’的实际意味是需要与之相关的‘实’来对比暗示,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能使观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留白”是一种艺术的含蓄表达,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留白的“无”是为了“有”,为了“多”,为了满足对无限空间意境的追求.以“无形”来体现“有形”.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意韵不尽.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饭店形象新热点:绿色饭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绿色消费”风糜全球,饭店为提高竞争力,也规划自己的“绿色行为”。受国际环境 潮流的冲击,我国饭店业已经认识到“绿色产品”是当今消费市场的“宠儿”,规划自己的“绿色 行为”,竞相开发绿色饭店产品,创立自身饭店形象是当今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朱玉童 《中国广告》2005,(11):31-32
通常,合适的形象代言人能为产品和企业增光添彩,为品牌注入无穷魅力,使双方获得共赢。“动感地带“为了实现树立年轻活力、时尚个性的品牌形象,采用深受目标消费人群喜爱的周杰伦作为代言人。由于共同目标消费人群的存在,和形象的趋干一致性,不仅让“动感地带“借助周杰伦的形象迅速推广自己.并获得成功,而且也让周杰伦能借助“动感地带”的广告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曝光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形象保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