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7,(5):F0003
作为中国的科技城,绵阳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的美誉。创建于1992年的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绵阳高新区)正在成为绵阳科技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外商投资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体制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2.
“5.12”特大地震灾害,给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但灾难挡不住发展的脚步,据统计,到5月17日,中国(绵阳)科技城范围内352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有319户恢复生产,达91%。5月21日,美丰新老厂区机器轰鸣,3000多吨新产化肥源源不断运往灾区;5月22日,九洲集团机械试制中心、机械制造中心、总装车间、铸塑中心等大部分恢复生产;5月30日,长虹公司全面恢复生产,达到震前水平。6月24日,四川美丰绵阳工业园在科技城经开区隆重举行开工奠基仪式。6月25日,科技城利尔化学在深交所上市。灾难发生后,中国(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抗震救灾和产业生产恢复两手同时抓,动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在频频发生的余震中,争分夺秒地有效推进了恢复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实施“科教兴绵”和人才战略,吸引高级人才来绵创业,为他们从事科研、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兴办企业搭建平台,提高绵阳科技城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际化、高素质的科技型企业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8年10月创建了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2000年8月经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要决策,为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年10月,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4.
绵阳地处中国西部,位于四川省北部,距省会成都98公里,是川内第二大城市,辖2区1市6县,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其中城区建成面积7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万。绵阳境内科技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2001年,国家确定绵阳为中国科技城,提出“把绵阳建设成一个创新基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胡静 《中国西部》2013,(7):56-5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端战略。西部大省四川在深刻领会"全面小康"和"美丽中国"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点多极支撑"的发展思路。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将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又有怎样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而拥有全国唯一科技城称号的绵阳,如何领先突破全国科技创新的难题,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绵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建好绵阳科技城。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充分发挥绵阳的科技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个制约绵阳经济发展和阻碍科技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绵阳是西部地区一个中等城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绵阳市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绵阳科技城,又为绵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城市信息化作为建设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以电子政务带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推动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是绵阳市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基本定位;绵阳作为西部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根据绵阳的实际发展情况,设定绵阳电子政务发展循序渐进、分步发展的目标,并设计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筹资建设电子政务的模式,是绵阳电子政务工程在设计阶段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梁佳 《中国高新区》2013,(11):111-116
2012年6月6日,在绵阳高新区内,绵阳科技城第一款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绵阳造”汽车激扬上市.这一由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打造的首款全新乘用车的面市,成为绵阳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又一极具里程碑的事件.该基地规划到“十二五”末,达到3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50万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也由此将助力绵阳高新区作为三大产业之一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富乐绵阳     
2200多年前,绵阳成为涪县治所,从此,作为县治、州治的历史地位一直延续,奠定绵阳在四川的地位。今天,绵阳已是人口过百万的四川第二大城市。"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从唐代走来的形象大使,持现代文明的金牌名片,绵阳是不是很酷?把历史底蕴当基石,对自然环境留谦卑,为科教创新筑暖巢,绵阳,一座正在向世界看齐又奔向富乐的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李岚清副总理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指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突出了绵阳的特点,大大促进绵阳经济的腾飞,而且也是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必将对西部大起到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有助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本研究在系统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梳理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关系,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应用案例研究,据此构建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绵阳于1998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5年来,我们把技术创新区域试点与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绵阳科技城紧密结合,将重点放在释放科技潜能、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协调科技、经济、金融和财税等方面的力量,扎扎实实地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科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70亿元,工业总产值298亿元,财政收入27.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中国西部12省(区)大中城市前茅。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体会有:一…  相似文献   

13.
绵阳,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的古城;绵阳,人文荟萃的地方,黄帝元妃、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发明家嫘祖,治水英雄、先贤大禹,诗仙李白,文豪欧阳修,均为绵阳人氏,不仅如此,刘备、诸葛亮、唐明皇、司马相如、杜甫、苏轼、陆游都曾在这里留下过不朽诗文或精彩故事,当代的核科学家邓稼先、农业科学家冯达仕更是功勋卓著;绵阳,更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因科技实力雄厚、科研群英聚集而被誉为"中国西部科学城".2000年9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今天,绵阳人民正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的批示,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到2010年把绵阳建设成为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0月15日上午,由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的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绵阳隆重开幕。本届科技城展览馆就建在绵阳高新区,对于正在经济建设的洪朝中大踏步前进的绵阳高新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充分展示绵阳高新区科技成果,绵阳高新区经过对园区企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认真梳理和精心筛选后,征集绵阳岷山实业集团"智能立体车库"、"裸眼3D电视"、"超高清大屏幕显示系统",绵阳福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科技成果发布项目、科技型招商引资项目共42项。并积极组织20余家科技型企业参加了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科技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四川四大经济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建设绵阳科技城座谈会上指出:“经过若干年不断创新、不断努力,踏实工作,把绵阳市率先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那样的水平的中小型科技城市是能够做到的”。实际上,国家领导已经为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具体的可以比较的规定。而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发  相似文献   

16.
国内首家金融产业基金成立,邀社保基金入股受关注被外界普遍认为有着"官方背景"的中国式产业投资基金,终于向门槛颇高的金融业敞开了怀抱。8月4日,继渤海产业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中广核产业  相似文献   

17.
袁纪玮 《特区经济》2007,216(1):190-192
科技城建设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工业。提升科技城核心竞争力,必须培育工业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推动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科技城建设借助产业集群这种高效的组织方式的探讨,在加快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带动关联产业,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和谐绵阳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初始之年,云南人就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省”的发展目标,要将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通道。为此,云南省提出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烟草、矿产和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其中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被看作是云南“孵鸡成凤”的看家产业。如今,云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城市政府最大的一笔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这笔最大国有资产已成为城市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责。这一新的理念近午来逐步为城市政府所认同,并在上海、深圳、大连、青岛包括绵阳等城市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去年九月,国家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决定,最近,国条院正式批复了《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总体目标是要通过十年时间的努力,把绵阳城区80平方公里的范围建成具有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的现代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4,(3):19-19
正2月25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科技厅、绵阳市政府在绵阳市举行2014绵阳科技城发展会商会议。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绵阳市委书记罗强,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治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绵阳市副市长唐凤泉代表三方介绍会商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主持会议。张志宏在讲话中指出,三方会商绵阳科技城发展,是各方共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