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以货币资本为基础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症结 ,剖析其缺陷 ,追寻其变革的轨迹 ,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在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上,欧洲大陆的三个主要经济体(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与英美两国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首先借助五种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方法分析了这些差异,接着以家族控股公司为例对"一股独大"型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总结,进而在一般意义上提出了几项解决控股股东滥用职权的法律手段.文章最后描述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1991-2005年间所进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并对这三个国家投资者保护的改革方式给予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5.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博弈的结果.股东和经理之间主要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观察公司负债率来判断公司的质量以决定是否投资.通过对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博弈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有效运转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设置和选择以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从而达到股东、债权人及经理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论公司权力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作用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的转移会发生权利和义务的变化,各利益相关主体必然要对资金的使用、收益分配和控制权等相关的权责利关系进行界定。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形成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而这恰恰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因此可以说,企业融资结构对治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1.企业融资结构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干预方式。投资者对企业控制…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融的市场化导致金融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市场理论成为现代金融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资本市场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架构下,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首先是制度性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股东结构、激励机制等。其次是非制度因素,包括行业的周期性及其市场竞争程度、控制权市场和债券人市场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9.
贾小玫 《经济论坛》1999,(17):21-22
两种流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激励成为公司治理的首要问题。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讲,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资本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既能实现对代理人的激励,又能消除上述代理人问题,使委托人效用最大化。西方各国已形成了适合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解决了激励问题和代理人问题。目前在西方流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另一类是以…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公司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机制.本文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内涵,分析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通过变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公司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郑志刚 《经济研究》2004,39(2):115-125
本文在企业家 (控制性投资者 )道德风险的框架下 ,探讨了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及其整合对降低由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作用。我们证明 ,外部控制系统的存在 ,将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功能加强 ,从而使公司治理机制整体形成对企业家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约束。当企业家与分散投资者所签订的合约满足企业家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时 ,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表现为互补关系 ;否则 ,只有外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而不需要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公司治理现有文献所认为的简单的单调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本对1996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366家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999)的结论,即董事会的活动(通常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姚伟  黄卓  郭磊 《经济研究》2003,(5):83-90,94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美国股市又相继爆出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丑闻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而加入WTO的承诺使得全面系统地处理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本文试图在契约 (激励 )理论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公司治理的最新进展作一回顾和评述 ,以期为所有关注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治理”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是全球公司治理发展的趋势。在“共同治理”的模式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使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而此时则达到了最优财务结构。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与“相机性控制”密切相关,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角度划分,企业的发展经历了3种形态:业主制,个人合伙制和股份制.在第一种企业形态中,其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没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随着规模扩张和风险分担需要而诞生的个人合伙制虽然保持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二任不分,但也产生了搭便车和风险难分散的问题;股份制则是一个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的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的形成是由于进一步融资和风险规避的需要,以及经营环境变化、经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同时产生了委托-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与控制权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公司治理有关的信息,是影响一个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相似或相同的准则基础上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公司的潜在合作伙伴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合作扩大。本文试图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与公司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制衡,而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相关人所获得的初始权利配置无关。前提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法律赋予董事  相似文献   

19.
This case study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K/Swedish pharmaceutical firm, AstraZeneca, and its sharehold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s on innovation. It u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that differentiates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 novelty, visibility and appropri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High novelty require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with strong industry-specific expertise; low visibility requires good firm-specific perceptiveness. High appropriability favours shareholder supremacy as against stakeholder inclusio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ppears to be high in all three, and this (according to accepted stereotypes) should favour the outsider-dominate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UK as against the insider-dominated Swedish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that resulted from the merger could indeed be described as hybrid, but that (following the building up of one major US shareholding) it was a UK/Swedish/US hybrid. In spite of the apparent similarity of the UK and US 'outsider-dominated' systems, the US element made a crucial difference, in giving engagement by a strong and well-informed shareholder who had some influence on other shareholders. This in turn helped to protect the firm to a significant extent from short-term pressures within the UK stock market, and thus to allow it to maintain its emphasis on long-term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如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代理成本、国家控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其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近年来,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的焦点从最初的对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