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瑮蛟 《经济师》2001,(10):49-49,5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法律体系 ,作为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关系的核心 ,虽然是借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的原则和规定制定的 ,但其内容与GATT/WTO的相关规定之间仍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文章从WTO/GATT基本原则的角度 ,运用对比的方法 ,阐述我国《外贸法》的缺陷与不足 ,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推行外贸代理制。1991年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1994年颁布实施的《对外贸易法》中又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外贸代理制,标志着我国已下定决心改革外贸体制,向国际惯例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但在实践中,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受到环境的限制,特别是受到观念的限制,原想利用社会大分工,发挥产业优势,实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运营效益的意图并未真正实现,加上代理引发的外贸纠纷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致使外贸代理在外贸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不足5%,…  相似文献   

3.
田自勇 《经济论坛》2006,(8):132-133
一、《对外贸易法》中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知识产权法内容之关系说明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新《对外贸易法》是在原1994年颁布的《对外贸易法》的基础上,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对外贸易制度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对原有规则形成的挑战修订而成的。新《对外贸易法》中修改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即是新增设的一章内容。我国《对外贸易法》中“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  相似文献   

4.
徐晓蒙 《经济师》2008,(5):78-79
2004年4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根据修订后的《时外贸易法》,从2004年7月1日起,中国的个人也可以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国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这意味着7月1号以后,普通百姓将可以个人身份,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5.
WTO自由贸易原则与我国外贸政策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华  陈伟 《技术经济》2004,23(10):40-41
<正>一、入世前我国外贸政策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中国实行统一的,公平的和自由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自愿交易;按国际市场价格公平作价;重合同,守信用;平等互利地处理贸易摩擦。中国的贸易政策分为进口贸易政策和出口贸易政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冰  金戈 《经济论坛》2006,(8):24-26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界定中小型外贸企业是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外贸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即由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公司独家经营对外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步放开,一些“三资”企业、国有生产型企业、科研单位、乡镇企业都相继取得了外贸进出口权,2001年又出台了进一步放开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外贸经营的相关政策,2004年7月1日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允许中国的个人也可以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由此,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国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多种所有制性质和多种经济成份的外贸…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兑现入世承诺,我国逐渐放宽了对企业外贸经营权的限制.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外贸易法>实现了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和外贸资格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当然,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只是为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一个机遇,民营企业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增长,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创立名牌是民营企业实现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实现对外贸易增长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兑现入世承诺,我国逐渐放宽了对企业外贸经营权的限制。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外贸易法》实现了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和外贸资格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当然,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只是为民营  相似文献   

9.
杨新方 《经济纵横》1998,(1):34-36,39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突破——设立中外合资外贸公司的意义、问题与对策初探杨新方1996年9月30日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批准以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为试点组建中外合资外贸公司。首批获准试点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新的外贸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它在外贸经营者的范围上作了重大修改,大大降低了外贸经营权的门槛。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登记后,可以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这意味着7月1号以后,普通百姓将可以个人身份,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新修订的外贸法对众多的私营企业主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兰州市外贸局对外贸易管理处王树林副处长说,新外贸法完全取消了外贸经营主体的门槛,外贸主管单位将实行的是备案登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现状1.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工作取得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涉外民事关系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国际私法的立法也呈现出兴旺景象。从1985年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继承法》至今,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对外贸易法》和《仲  相似文献   

12.
一、鼓励出口的外贸统制法规战后初期为了集中使用有限的外汇,促进经济发展,日本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制,于1949年制订了《外汇和对外贸易管理法》,它成为日本管制对外贸易和外汇结算的主要法规。1952年又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法》,1957年制订了《出口检查法》,并根据这些法规,建立了出口和进口协会,以加强政府对外贸的管理制和统一对外。到1956年又对1952年制订的《进出口交易法》进行修改,以加强对日本出日产品在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管理,消除出日厂商之间的过分竞争所引起的混乱。1957年成立检查协会,建立出日检查制度,凡…  相似文献   

13.
杨圣明 《经济论坛》1996,(18):19-21
WTO与90年代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杨圣明一、90年代前半期的改革进展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进行了以渐进式为特征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其标志是:(一)贸易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在外贸法制建设方面,1994年7月1日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对原有贸易法规的修订工作,2004年推出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这是中国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入法制化轨道,而于2004年修订通过.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更是把中国贸易立法体制引上双向博弈之路。  相似文献   

15.
祝成华 《经济论坛》2002,(14):48-4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工业面临着国外进口产品的倾销威胁。我国立法机关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考虑,参照关贸总协定有关反倾销问题的规定,借鉴其他国家反倾销立法的成功经验,于1994年5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后于1997年3月25日又公布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加入WTO之后,于2001年10月3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至此我国初步建立了反倾销法律制度。从我国首例反倾销案件公布初步裁定结果,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  相似文献   

16.
周英 《时代经贸》2005,(1):82-86
我国入世已满三年,市场准入的限制已逐步取消。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了“自然人也可从事外贸经营活动”,“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外贸经营权放开”。2004年的广州秋交会,更充分体现了贸易公司在外贸经营权门槛几乎完全撤除的情况下所遭遇到的激烈竞争。专业贸易类公司不仅受到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内制造厂商,  相似文献   

17.
完善法制,促进外贸代理各方的和谐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强 《江南论坛》2007,(4):38-39
外贸代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与必要条件.我国1984年开始推行外贸代理制以来,实施情况并不理想.2004年7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施行前推行审批制,审批制下的外贸代理并未坚持平等自愿这一民法基本原则,违反了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新外贸法实施后,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为外贸代理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外贸代理各方的和谐共赢,我们就完善我国外贸代理法律制度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富 《经济世界》2003,(6):57-59
自1996年9月30日《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以来,我国逐步放宽了合资外贸领域。深圳、上海的几年试点,2003年3月2日《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对外资进入进出口领域的限制逐步取消,准入条件的进一步放宽,这些都为外贸领域吸引外资投资铺平了道路。不过,对合资外贸的前景、能否真正刺激大批外资进入流通领域,以及带来预期的效果问题仍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形势,《外贸单证操作》作为理论性、综合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在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嘉 《经贸实践》2006,(1):35-36
为突破贸易壁垒,争取公平贸易环境,充分利用WTO的游戏规则,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定》,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新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于2005年3月1日生效。在此期间,被誉为对外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的江苏省紫菜案,拉开了我国启动积极型贸易政策的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