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茶叶生意在大盛魁日用百货的经营中所占的份额比例较大。其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外蒙古及俄罗斯等地区属于高寒地区虽不产茶叶,但是对茶叶特别是对砖茶的需求须臾不可或缺且需求量较大;二是茶叶的运输方便,运销茶叶的利润丰厚,商家往往为得厚利的趋之。  相似文献   

3.
利用封建特权,在牧区放“印票”帐,这是大盛魁发迹的最主要手段。放“印票”帐是清朝时期旅蒙商在外蒙古地区独有的一种高利贷形式。当经营这种高利贷生意的商号向借贷者赊销货物或借贷银两时,不是由借贷者本人向这些商号开具借据,而是由借贷者所在“和硕”的王公、札萨克,代表全“和硕”向这些商号开出借据。而做这种生意的商号,一般习惯也就叫做“印票”庄。大盛魁就是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家“印票”庄。  相似文献   

4.
5.
6.
“买来赊去”,“收来卖去”,是大盛魁赚钱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就是说,蒙古牧区由于是单一的畜牧业经济,茶、烟、糖、酒、丝绸、布匹、马具、药品、皮革制品、金银铜铁制品等生活生产必需品奇缺,但又无现钱也无地方去采买,大盛魁就从内地采购来大量的上述各  相似文献   

7.
“过骡子”与“过标”是清代大盛魁乃至整个归化城商界为清理商号与商号之间相互存欠“三角债”的一套极其严格、认真的财务结算收付款项约定书成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前清康熙年间归化城同外蒙古和新疆通商日趋频繁以来,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召河一带逐渐成为大盛魁蓄养羊马牛驼的重要牧场,也是牲畜交易的最大集散地。  相似文献   

9.
大盛魁是清代在内蒙古草原崛起的中国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成立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结束于解放前夕,在其近300年的经营历程中,创造了世界商业史上的奇迹,鼎盛时,拥有员工近万人,国内外分号82家,骆驼2万峰,资产达白银1亿两,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及蒙古、俄罗斯、中亚诸国。  相似文献   

10.
11.
大数据技术滥用不止,导致“杀熟”现象频发不断,通过层次分析法,本文对大数据“杀熟”原因因子进行赋权,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选取消费者、商家(平台)、效益三个准则层与品牌忠诚度、品牌等同感知、客户涉入度、公平价格感知、使用设备、新老用户、消费能力、搜索次数、所在地区、“杀熟”收益、违法成本、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作为二级指标,通过SPSS分析,发现“杀熟”收益和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为主要原因因素。最后提出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信息公开、保护个人信息和举证责任倒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