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宇伦 《现代商业》2014,(6):149-149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良机,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本文首先从政治、法律以及财务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然后,针对以上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具体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期能够降低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案例:中海油服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中化国际并购GMG公司,中联重科并购弘毅投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及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具体说明危机之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宋巍 《北方经贸》2006,(8):23-2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海外并购”的形式,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存在着一些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并购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因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不乐观。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的总量多,但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困难。要想缩小中国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中国企业则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并购后人员的整合及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带来机遇,但同时企业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行为,企业跨国并购与并购国内企业相比,操作程序更复杂,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更大,因此风险也更大.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地市场发展的情况很好,但它们缺乏并购海外企业的经验,如果它们要通过并购打入或扩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已经成熟的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随着国际化战略的风生水起而日趋繁盛,顺利完成企业的海外并购从而达到利益和资产的双重壮大势必影响企业的未来效益和命运。2010年8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当时震惊全商业的海外并购,也是目前研究我国海外并购最经典的案例。通过对其进行详细解剖,分析海外并购带给企业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海外并购过程中的启示,这将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地市场发展的情况很好,但它们缺乏并购海外企业的经验,如果它们要通过并购打入或扩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已经成熟的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其实最大的障碍是整合.事实证明,很多企业家只有并购的魄力,缺少整合的魔力. 联想:我的公司你做主 在2008年11月之前,联想还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标兵和国际化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侯中阁 《品牌》2014,(8):33-3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努力发展对外经济,中国企业的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中国企业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投资中,掀起海外并购的高潮。但同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我们的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不仅要明确海外并购的意义,同时,我们有更多资源的政府也要给予我们的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使我们的企业在当今复杂的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让中国的海外资金发挥更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与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技术创新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外技术既有助于加快我国创新型企业国际化进程,又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差异,海外并购的风险明显高于国内的并购行为。众多的海外并购案例显示,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创新型企业海外技术并购的成败。通过选取华为海外并购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其海外技术并购成败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创新型企业进行海外技术并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田菁菁 《市场周刊》2020,(20):0051-0051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许多中国企业为了达到想要的规模效应,他们选择了海外并购的方式,并且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虽然整体的结果是好的,但由于海外并购存在很大的风险,有些海外并购还是会失败。因此,为了提高并购的成功率,让我国企业能在国际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要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海外并购风起云涌,并购数量和交易规模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海外并购经验的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国际并购的人才,导致海外并购屡屡受挫。并购交易的达成只是并购的开始,日后的经营管理又会出现中国企业水土不服的现象。有鉴于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充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政府应该配合企业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13.
僧会远 《现代商业》2014,(15):160-161
2009至2013年,中国企业发起了对海外发达国家同行业部分企业的并购热潮。目的是希望通过并购以获取对方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快速进军国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尽早走上国际化道路。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起步较晚,在选择并购目标,实施并购过程,整合并购后获得的资源方面尚缺乏经验。文章以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例,试图为中国企业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并购海外企业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范围内行业竞争的加剧,跨国并购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但也是一条艰难之路。本文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陷阱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常青 《价格月刊》2016,(12):27-30
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持续上升,但其中并购成功的并不多.海外并购定价主要有传统定价方法(包括成本法和资产价值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EVA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手段、缺乏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合理把握、缺乏正确的定价谈判策略等,应该通过科学选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根据战略协同效应来确定并购溢价水平、组建专业化并购团队以提高定价谈判水平等途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以选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学术)》2005,(8):94-94
2004年联想等企业掀起了一次海外并购的浪潮,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进入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方面,大规模的并购国外企业依然是中国企业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17.
7年间,"并购就像是围城"这句话在中国企业身上不断应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这一诱惑至今仍可能是巨大的"并购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进去,城里人又千方百计想出去。"7年前的2003年3月,《商务周刊》发表封面故事《海外并购围城》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正雄姿英发。当年,彩电制造商TCL刚以820万欧元收购破产的德国施耐德电气;京东方科  相似文献   

18.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与国际化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在海外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致使收购交易难以顺利开展.2016年12月,由于交易条件无法实现,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对德国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爱思强公司(Aixtron)的收购案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企业并购海外半导体企业失败的又一典型案例.本文对该案例的具体经过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针对收购失败原因提出几点启示,以期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尤其是半导体类的企业并购.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企业选择到海外进行并购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进入或扩大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并购中面临着各种形形色色的风险,这些风险增大了成功的不确定性.认知风险,防范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陈钊 《商场现代化》2009,(27):21-22
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TCL和万向集团近年来的跨国并购实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企业有效利用跨国并购这一战略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