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3年以来.东莞市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通过抓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和完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现已基本达到了“六条标准”和“三个百分百”.实现了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预算外资金收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张晓琴 《会计师》2009,(6):53-54
<正>"收支两条线"管理源于国家加强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最早于199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概念和要求,并于1996年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了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200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中,则对政府非税收入概念、范围和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松滋市推行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创新各项收费由财政部门统一征管的做法与经验受到了财政部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1995年,财政部将松滋确定为全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试点,曾被誉为“松滋模式”。许多省、市、县来松滋参观考察。2001年,被评为全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收支两条线先进单位。2002年5月,这一做法在全国财政改革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一、创造性的运用收支两条线规定松滋市用规范的收支两条线制度统揽财政性资金管理,并同整个财政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使收支两条线改革具有前瞻性。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从…  相似文献   

4.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了预算外资金所有权属国家,调控权归地方政府,管理权归财政,随即,财政部颁发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财政部的实施办法,钦州市于1998年制定了《钦州市本级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各县(区)参照执行,《暂行办法》确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概念,性质和范围,建立了票据管理,收入绵款,资金审批回拨,稽查,收支情况报告等五项制度,实行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绵财政,政府统筹调剂,分类管理”的方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而使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预算外2交锋定时 ,模拟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着力抓好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应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支两条线”是政府为了加强财政管理和整顿财政秩序对财政资金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当前,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也纷纷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本文将结合笔者在企业中推行收支两条线的体会对收支两条线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一、企业“收支两条线”的特点由于企业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不同,“收支两条线”在这两个领域实施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企业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营利组织,实施“收支两条线”主要出于两个目的:(1)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以…  相似文献   

6.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十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财政部肖捷副部长指出:今后,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拓展管理领域,理清政府非税收入的内涵与概念,逐步用非税收入取代预算外资金,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据此,笔者就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监督》2003,(2):27-28
近几年,广东省肇庆市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为突破口,大力抓好预算外资金管理,整顿财经秩序,加强财政管理,加快公共财政改革的步伐。一、肇庆市"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做法目前,全市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单位共有688户,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目标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县以上执收执罚单位100%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项目100%纳入财政管理、应解缴资金100%及时解缴财政专户。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肇庆市的主要做法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项分离,狠抓三项清理,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9年 9月 ,湖北省宜昌县在预算外资金“一个账户收入直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 ,全面推行了政府性资金“三分两统”的管理新模式。  一、现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透视  征税和收费是国际通行的政府参与社会财力分配的方式。在我国 ,税收已形成一套规范的征管制度 ,而收费、罚款及其他形式的政府收入仍处于混乱状态。为治理政府财力分配的无序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腐败行为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以“收支两条线”为主要形式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  相似文献   

9.
习锋  杨文俊 《上海会计》2002,(6):57-58,54
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是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费(基金)按规定由执收机构(代收银行或有关单位)收取并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所属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各单位事业性收费逐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体制。按照上述规定,围绕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主要环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在《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中,我们发现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多种多样,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中,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是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整饬企业财务秩序。本文主要通过对资金收支两条线模式的分析,探讨企业资金收支两条线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期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规范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实行规范化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规范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的问题。提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江苏省盱眙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加快乡镇实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要求,针对该县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着力度不大,管理无序等状况,从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帐户设置、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收支计划、统一拨付程序等六个方面从严规范了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使该县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部实现了收支两条线,其专户储存率和参加专户储存的面均达到两个100%。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其基层行的资金管理普遍实行全额资金管理,即分行对支行实行“统收统付、集中调配、统一计价、即时监控”的“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方式。基层支行每发生一笔负债业务,都要将资金上存分行,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确定的利率获取利息收入;每发生一笔资产业务都要从分行调入资金,按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的逐年加大,单位、部门公开截留、坐支资金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明显减少,预算外资金管理也更加规范,但有些地方或单位却又想出了逃避财政监督的新花招。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监督检查工作的经历,发现当前“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收支两要线”管理?所谓“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按照公共财政的分配和管理原则,对体现政府职能并凭借或依靠国家赋予的职权取得的财政性资金,实行收入上缴财政,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的管理方式。“收支两条线’僧理包括预算内“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两种具体管理形式。2.什么是预算内“收支两条线”青理?所谓预算内“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项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上缴国家金库,支出由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从国家金库拨付。属…  相似文献   

16.
乡镇预算外资金自2000年6月1日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运转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规范了收费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强化了财政监督,提高了资金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全额资金管理作为一种全新资金管理方式,是通过对所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分类计价,实现资金统一集中配置,业务经营统一引导、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它代表了现代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加强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收支两条线”的落实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但在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工作环节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从1998年开始,老河口市以公检法司等四个单位为试点,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9年,又把“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扩大到交通局,土管局等13个单位,今年在全市179个具有执收,执罚权的单位全面实行“罚缴分离,收缴分离”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共取消帐户358个,归并资金128万元,收回票据556本,取消收费项目14个,建立代收网点43个,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已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来,预算外收入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先后规范了乡镇级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但在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上还不统一,目前多数乡镇财政所的预算外资金是两套账核算,即财政预算外资金(附加收入、自筹资金等)一套账核算;乡镇预算外资金全面管理后,部门和单位上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又单设一套账核算。两套账核算,两个收支计划,两人掌握,甚至是两人审批,除增加人员和业务工作量外,还带来环节上繁杂,方法上不一,数据上重复,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