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一历史潮流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了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中,印度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国际性的跨国公司渐渐成长起来。文章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企业的发展及相关背景和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的日本,经济处于萧条之中。从产业结构、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几个方面分析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宏观经济层面上进行制度的改革与国家体系的创新,微观经济层面上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是日本走出困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衰退萧条,内外交困,国际竞争力连连下挫,企业大幅从全球收缩业务,日本政府连连推出各种政策措施,迄今仍未步出漫长的调整期,本文试图从90年代的“日本病”的特征,日本政府的对策措施以及日本经济痛苦的深层次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指出:“日本病”根源于受封建残余影响的日本的特殊文化背景:90年代美,日国力的长,消是“个人资本主义”与“集体主义”的长,消。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行业是典型的垄断行业,其价格受政府管制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逐步放松对天然气市场的管制,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市场开发政策,促进了天然气的利用。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所占的比重较低,应当通过放松管制加快天然气市场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日本无线通信产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劣势到优势、从跟随到引领的角色换位,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的目标。日本从政府政策、产业构造、制造能力以及技术进步等多因素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地塑造和推动了该产业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然而日本政府试图直接管理经济,却扼杀了国内原有的各种市场力量,政府已接近负债能力的极限。同时,尽管政府试图抗拒来自市场的压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在国内金融、商品、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上设立规制障碍,但还是在市场压力下退却了。这个教训给全球各国的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萧条期,失业率急剧上升,银行呆坏账问题严重,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出口受阻.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对亚洲的出口更是连年下滑,内需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严重.面对严峻的现实,1997年以前日本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流动性陷阱出现,银行信贷萎缩,基础货币增加无法刺激需求和产出上升.财政政策方面,1997年4月将消费税从3%提高到5.5%,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1998年小渊首相上台,对90年代以来的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转向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日本泡沫经济制度性原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丧失了整整10年的发展。不少学者认为,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意味着日本“又一次战败”即在经济战场上的“战败”。日本经济战败是败在了“制度”或“体制”方面,败给了成功地实行了“制度创新”或“体制创新”的美国。分析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性原因、探索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途径,从中可寻找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衰退,其根源在于其社会经济制度即日本政治制度、市场机制和日本式经营的弊端.虽然近10年来日本固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出现了一些松动,日本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复苏,但是这些松动并没有触及日本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而日本在社会经济制度的调整中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零散性和政府主导性,则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日本要想走出经济的衰退,必须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市场机制和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0.
日本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并演变成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与日本政府所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基于对日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和日本政府及社会的选择倾向分析,我们对未来日本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演变趋势可以做出两方面的预测:一是如果日本政府及社会的选择趋向于采取缓和的经济政策,日本的贫富收入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但彻底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如果日本政府和社会的选择依然倾向于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取向,日本的贫富差距问题还有可能趋向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可能导致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平成萧条期以来接连攀升的失业率打破了日本长期保持的“稳定雇佣神活”,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作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中的两个,都开始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与IT革命的进展不无关系,本文探讨了IT革命对日本就业数量和结构的影响方式及途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未来就业变化的6大趋势及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州是日本的重化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区之一。二战后,以煤、钢等重化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日显疲态,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地位不断下滑,经济日渐萧条。为恢复地区经济,九州分别采取了循序渐进政策调整资源型产业,实施软着路;结合区位优势发展新兴替代产业;运用“产、官、学”原则创立“技术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环境改善,推广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循环型经济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实现九州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以1991年初“泡沫经济”破灭为转折点,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即所谓“失去的10年”的长期经济萧条阶段。造成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长期萧条的根源还在于日本自身僵化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日本经济出现景气恢复的趋势,但同时阻碍因素尚存。  相似文献   

14.
近日来日元在日本政府的有意诱导下出现了快速贬值的趋势,日本政府的许多官员和经济学家相信这是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的唯一举措。笔者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疲软的主要原因并不出在外部均衡问题上,而是因为日本内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与保护、资源的非效率配置和企业治理结构缺陷等原因所造成的。日本政府应谚痛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些对日本经济发展影响显著的不利因素,而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日元汇率贬值问题上。只有这样,日本经济才有可能真正走出低谷并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强 《理论观察》2003,(1):19-20
“西方革命观”主要包括市民社会理论和文化领导权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对于研究和把握西方社会仍然具有某种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