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渠道成本优势的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渠道是产品从制造商向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一系列组织。有效的渠道是产品有力的双脚,能够使产品快速从制造商向消费者转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抢占渠道时,中国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但如今,我们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信奉“再穷也不能穷渠道”,一味地投资于渠道。  相似文献   

2.
贸易的发达使越来越多的外在农产品进入市场,这些农产品是当地居民以前没有吃过的,生物技术特别是遗传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物种,这些产品需要推广以进入消费者的厨房。新奇特农产品经营公司专门经营当地消费者以前很少吃过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有些形状奇特,如手指般大的黄瓜,弹丸似的茄子,一口可吃10多个的樱桃、西红柿等;有些颜色异彩,如黑玉米、黑小麦、红玉米、红香米、五彩黏玉米等;有些风味独特,如非梨而胜于梨的"心里美"萝卜,从墨西哥引进的食用仙人掌等;有些营养保健,如太空甜椒、太空青瓜、太空蕃茄等"太空蔬菜",…  相似文献   

3.
吴耘贝 《企业活力》2005,(12):38-39
<正>一、消费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 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气质、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各有所异。这些内在心理需求差异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选择和接受程度与速度。消费者采用产品是有先有后的,消费者的反映实际上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接受倾向与态度,其表现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4.
《城市技术监督》2001,(8):58-58
服装产品的使用说明是生产者给出的包括产品号型、纤维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必要信息,与消费者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正确规范的产品使用说明,可以维护生产者、经销者及消费者各方利益。 在服装标识中洗涤方法是重要的一项,应正确选择GB/T8685-1988《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中规定的图形符号。但服装生产企业在洗涤方法中使用的图形符号仍存在问题,从而引发争议,甚至造成索赔。如有些生产者从市场上随意购买标签,其所示的洗涤方法无法指导消费者正确地使用产品;有的生产者随意编造洗涤方法中的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到送至消费者使用,经历了从产品到商品而最终被消费的过程。终端是化妆品流通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据统计,到商场购买化妆品的顾客指定品牌的比例小于50%;另外过半的顾客并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只有需求意愿,甚至只是潜在的需求意愿。这部分消费者主要靠终端的产品介绍资料、产品包装、POP等宣传物的刺激和销售人员的导购,以及各式终端促销活动的刺激而购买的,  相似文献   

6.
打假探源     
几年来打击假冒伪劣的斗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商)品屡打不止的势态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有些地方还比较猖撅。尤其是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恶性事故也屡有发生。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公害,它造成国家税利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损害名特优新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坑农害农,影响农业生产;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危害。同时,假冒伪劣也是对民族传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严重冲击。假冒伪劣商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7.
谢宏宇 《质量春秋》2006,(12):36-38
走在城市的街头,按动电视机的遥控器,眼花缭乱的地产广告让人应接不暇,我们很容易发现,最出风头的要数“概念”。我们不禁感叹;概念营销就像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概念营销是90年代新兴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是指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将一种新的消费概念向消费者宣传推广,赋予企业或产品以丰富的想象内涵或特定的品位和社会定位,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并最终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的一种营销策略,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创新以及营销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消费者。它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识与情感因素的结合,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新观念来创新产品并通过概念来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回归消费者     
在化妆品行业这种因过度重视渠道而轻视消费者,造成产品与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大势下,如果品牌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价值诉求打动他们,只会成为没有内涵的空壳品牌。消费者做好了准备,随时可能抛弃空壳品牌,转向新品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从渠道转向消费者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信息需求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管理角度出发,可以将信息需求划分为消费者来认知的信息需求,消费者认知但未表达出来或表达不清的信息需求、消费者表达出来但未获得满足的信息需求、消费者表达出来并获得满足的信息需求四种类型。对于前两类,一般称之为潜在的信息需求;后两类一般称之为现实信息需求。就目前信息消费现状  相似文献   

10.
《巴蜀质量跟踪》2000,(7):47-47
热点一 一些经营者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消费者在服务场所被搜身、殴打的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对服务场所的投诉主要包括:有些商场设施缺乏安全性,如在大理石地面上打蜡造成有的老年消费者摔倒骨折,安装的透明玻璃门无警示说明而使消费者撞伤;有些旅馆、浴室管理不善,造成消费者钱物丢失,又不承担责任;在餐饮、娱乐场所与消费者发生口角,保安殴打消费者或在消费者遭到第三者殴打时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11.
人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就像人的姓名一样以示区别,避免混淆;有人说品牌就是商标,包括商品名称及标志;也有人说品牌就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还有人说品牌就是产品或服务品质的外延;更多的人则说品牌就是商品的名称、标志、设计、历史和价值等无形资产的总和。以上这些说法虽各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更不深刻,我们认为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主客观要素互动的结果。如果没有同消费者建立起一种密切…  相似文献   

12.
营销定律     
梁成  李线时 《经营者》2001,(9):38-38
<正> 营销第二定律:需求律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需求或需求甚微,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必须考虑关门转型,或者运用特别的手段刺激消费者,以培养和调动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打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或者在酝酿诞生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计划为消费者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为哪些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这些消费者的购买力如何,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  相似文献   

13.
何仑 《经营者》2014,(10):60-62
有些记者,貌似维护消费者利益,实际上却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有些记者,明显是以厂家利益为重,却有损消费者利益,而且从长远看更有损于厂家的利益厂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4.
在质监系统的工作环境之中,记者接触到的质量事件数不胜数,每个月或每季度关于中小企业的质量通报几乎堆成山,时间久了也让人有些麻木了。于是便慢慢养成了“买名牌、用名牌”的习惯,尽管花费高一些,但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总觉得名牌产品的品质更足以让人信赖,即使有些商品并非物有所值,但求心安。但是,最近世界名牌飞利浦产品在山西的质量事件却给记者不小的“打击”,一家堂堂的国际知名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竞让质监部门亮出了消费的“红灯”,这确实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毕竟是事实。 飞利浦收录机在山西“触礁”,这一事件暂且告一段落,但没有结束的话题是:在市场上的众多产品之间,在名牌与非名牌之间,消费者该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应该承认:我们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消费时期——物质文明空前发达,消费者信心满满,商品“短缺”离人远去.乃至“过剩”正在成为烦恼;同时,这也是最坏的消费时期——生产者、经营者的职业操守遭遇质疑,假冒伪劣产品时常冒头.各种风险和陷阱无时无刻出现……饱尝苦头的消费者盼着:如果能拥有一个没有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商业欺诈,没有霸王条款。没有行业黑幕和潜规则的消费环境该多好!  相似文献   

16.
加强市场监督力度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桂林市质检所阳有荣长期以来,桂林市场上的电器产品,如开关、插头、插座、电线等产品的质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有些产品的质量甚为低劣。虽然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及平常也以不同的形式作过不少的宣传,但仍有某些厂商...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中,信息产品以网络服务为基础,存在互联的内在需要。消费者从消费该产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者数量增大而增大,这一特征我们称为网络效应。在网络效应下,对网络中信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想保持和扩大忠实的顾客群体,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善于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企业促销策略。 一、供其所需 供其所需,实在不易。在商品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挑剔。要做到供其所需,首先必须掌握消费者“需”的内容,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是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其次必须掌握消费者“需”的时机,是即期需要还是远期需要;再次必须掌握消费者“需”的强度,是一般需要还是迫切需要;最后还必须掌握消费者“需”的趋势。只有超前一步,以新取…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企业是水库,市场消费者是农田,则销售队伍就是水。产品自己不会从企业跑到消费者家里,必须通过企业的销售队伍的努力,企业的产品才能实现价值转换,即灌溉农田。因此,笔者始终认为:没有一支强大的销售队伍,便没有企业的一切。问题在于,拉队伍容易,管队伍难,管销售队伍更难。管严了,销售人员没有自主性,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管松了,将造成货物丢失,货款难回。对此,首先需要清楚,管理不等于控制。  相似文献   

20.
汽车市场的服务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商家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营销理论,随着产品不断同质化和顾客需求的升级,顾客忠诚度的建立已经由过去基于产品需求为主,上升到基于客户体验和服务需求为主。服务在他们心目中的权重正不断被加大,他们对品牌的忠诚是跟随优秀客户服务人员培养起来的感觉而转移的,“买车,买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