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侯平  钟小新  张琦 《江南论坛》2006,(12):26-28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势在必行。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投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财政奖励等财税工具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各自的作用范围,各国政府在进行区域干预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组合使用,以发挥各种政策工具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但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中却存在众多不和谐的因素,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区域利益诱导下的区域冲突和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因而应通过发展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等手段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圈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省域之间,也反映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发展差异,但面向这一尺度的经济圈协调发展并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立足于山东省内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的实践探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从“制度—组织—执行”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省级行政区内部经济圈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标指向方面,基于对政策要求、现实实践和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城乡融合、基本公共服务五个维度解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政策集成、完善体系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供给,在组织层面优化主体结构、面向不同尺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在执行层面加强区域整合、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策略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国家区域政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各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地区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从长远发展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强化对关键问题区域的援助政策,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人口并矿业活动分布的适度空间均衡。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十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部有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许多国家现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中国自古以来发展不平衡,发展的重心是不固定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丽丽 《经济师》2007,(4):20-21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规划中区域政策的目标之一,但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中却存在众多不和谐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并指出发展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存量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美,法两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过或将要经历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认真研究其他国家在区域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对于做好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就美国和法国的区域发展及区域政策做简要介绍分析。 一、美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协调发展正式被中央提出到现在已过二十年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政策.虽然国家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效果仍不显著,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本文首先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指出了取得的效果以及不足之处,并分析了下一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苏类似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状态。徐州在江苏西北,丰县又在徐州西北。以全国标准衡量,目前全省已无一个贫困县,但是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亚贫困县”,丰县即为其中之一。按照“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全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江苏要全面实现小康。“没有苏北的小康,也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大家把关注点北移后,研究丰县发展问题,就富有典型意义了。当前发展阶段的评价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逐步缩小差距的呼声在进一步高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新中国建国40年来,为发展经济,实现生产力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选择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政策一改过去单纯的“劫富济贫”、“为平衡而平衡”的思想,开始实施区域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从近10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战略要明显优于原有的平衡发展战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失误。我认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才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市场经济与中国论坛”的40多位专家学者聚会江苏省委党校,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现摘要如下: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立人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有所议论,后进地区尤感迫切。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从三中全会看,已经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有了规划和对策。所以,这次讨论是及时的。重要的是结合江苏实际,尽快落实。一、五中全会时此问题的决策。 1、《建议》本身,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包括了“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在指导方针中,第八条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中,提出要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并对东部和中西部有具体安排。2、李鹏同志对《建议》所作说明,专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3、江泽民同志在闭幕时的讲话,若干重大关系之一就是“东部地区和中西地区的关系”。以上各点,提法和角度总不尽相同,实质上都围绕“区域协调”。二、三中全会讲的是全国情况、问题和方针、政策。在一个省,也有区域协调问题,但与全国不尽相同。1、省内差距小于全国。全国东西部是发达和欠发达之差,江苏南北部是先发达和后发达之差(苏南超前,苏北在全国并不落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刘立新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将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着手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西北五...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副教授杨开忠完成的《中国区域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在系统描述建国以来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说明和解释我国区域发展和运行的区际分工转型学说;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工政策论”或称“中性区域政策”的系统主张。认为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区域政策目标应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实现这一目标既不能经由倾向不发达区域的平衡区域发展战略,也不应通过倾向相对发达区域的不平衡战略即所谓梯度发展战略来实现,关键在于发挥地区优势、合理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贯彻这一战略须实施区域一体化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和问题区域重点干预三位一体的政策工具,其中,区域产业政策至关重要。与我国八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根据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筹集和引导境内外资金,重点投向地方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引入反映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著名的Theil指数,结合1993年、1998年和2003年的各省所在地市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UPCI)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PCI),分析了1993年~1998年~2003我国省内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城镇之间不平衡、农村之间不平衡演化及其对国家开发银行区域政策的启示。通过分析指出:开行的区域发展政策不应建立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带这一粗略划分上,如果进一步细分,其效果会更明显;对于城乡不平衡、城镇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开行的政策导向应重点关注城乡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东西部为例,设计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日本城市化的政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土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日本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定和实施了积极的所谓国土均衡开发政策和法律、法规, 仅国土开发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制定了5个。但总体而言,日本政府的国土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但始终未能解决所谓的“过疏过密”问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再度向东京一极集中,边远农村仍然持续萧条。日本的事实证明,政府在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企业和人口向东京集中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高工资、企业的高收益乃至高地价都是集聚经济的表现,若单纯抑制地价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京的过度集中问题。另外,  相似文献   

19.
祁飞 《财经科学》2015,(5):86-96
“母市场效应”直接导致了厂商在空间上的集聚,而这一集聚又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和部门内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此二者共同导致了区域间收入水平的差异,引起区域不平衡发展.贸易成本、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产品差异化程度等重要变量影响到了“母市场效应”的强度,从而决定了区域不平衡的程度.运用“母市场效应”理论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及其区域政策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远军 《经济师》2006,(10):280-280,28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文章在分析“中部崛起”的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是“中部崛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