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冬以来,农活相对较少,农民“冬闲”了,然而,一些无所事事的农民,成天以打麻将、玩扑克为乐,变冬闲为冬“忙(赌)”。 一些农民认为,辛苦忙碌了一年,趁着冬闲,好好玩一阵,赌点钱也无妨。殊不知,赌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其实,“冬闲”未必得闲。农民兄弟可利用这期间安排闲置劳力,搞些短线劳务等,还可以结队外出参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各级政府还可以组织农民参加各种“种养加”的技术培训,学习科技知识。 “冬闲变冬忙,来年多打粮”。这句农谚说明,冬闲是个黄金时期,看你怎样去利用它。冬去春来,春耕在即,农民兄弟…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北省昌黎县引导农民变冬闲为冬忙,栽种优质草莓,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据介绍,目前该县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带动4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河北省昌黎县政府引导农民变冬闲为冬忙,栽种优质草莓,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据介绍,目前该县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值达7.2亿元,带动近4万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草莓、食用菌和蔬菜等特色错季设施农业,让农民变"冬闲"为"冬忙",促进增收取得良好效果。据介绍,目前该区错季设施果蔬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  相似文献   

5.
入冬以来,农活相对较少,农民"冬闲"了,然而,一些无所事事的农民,成天以打麻将、玩扑克为乐,变冬闲为冬"忙(赌)".  相似文献   

6.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690元,增长14.2%.首次出现农民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的局面。但是.重大动物疫病、稻飞虱等病虫害、以及秋季干旱等对今年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当前,要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拓展增收领域,变冬闲为冬忙,推动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加快发展,争取农民增收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7.
位于贵阳市息烽县西部的鹿窝乡,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跳出“烤烟加油菜”的种植模式,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较为突出。如何打破传统农业这个瓶颈,引导农民走出种植误区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鹿窝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通过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清醒地认识到:鹿窝要发展,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帮助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观念一变天地宽。该乡决定立足本乡海拔低、积温高的优势,带领农民发展礼品瓜、草莓等经济作物,努力做好经果业这篇大文章。于是,乡政府果断采取…  相似文献   

8.
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胞何明帅在乡农技员的指导下,今年大胆种植了3亩夏秋番茄,总收入7500多元。该县实施“三联到户”,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9.
昔日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东省莘县王奉乡,如今在乡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扶持下,王奉乡市场繁荣,商贾云集,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槐米”购销集散地,因“槐米”而闻名四方的商埠。农民靠收购、运销“槐米”发了财。今年,全乡25000人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元。王...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迁安市上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几年来,该乡坚持在土地上作文章,大力发展“大棚”农业。目前,该乡已建成“百棚村”15个,大棚农业已达3000亩,年产果菜1600万公斤,磨菇15万公斤,实现产值2300万元,人均增收近千元。全乡用80%的土地发展“大棚”农业,创造了占人均纯收入28%的经济效益,大棚农业已成为该乡经济的增长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一、抓思想转变。为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该乡大力实施“换脑”工程。一是多次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到郑州果研所、北京农学院、寿光、乐亭等地参观学习,开…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省齐河县的乡村,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夏种之后的齐河农民并未“闲”下来,而是打破按时令劳作的传统思维,寻求增收新门道.忙出了农闲时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在融安县长安镇新安村北府屯,农民朋友们一年四季围着菜园转,芹菜、大蒜、葱花,无论哪一个季节,都能看到一畦畦整齐葱郁的芹、蒜、葱等待主人的收摘。在北府屯,平日里被人们称为配菜的芹、蒜、葱成了为民增收致富的“功臣”。  相似文献   

13.
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本地资源,以特色农业为方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拳头品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阜宁县坚持把农民创业就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抓手,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种养方式大变革,积极创新农民创业就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99元,增长1912%,超收入倍增序时4.3个百分点,名列盐城市第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的贫穷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的贫穷在于非农收入低。从四川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来看,非农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农民减收的主要因素来看,种植业收入增长明显下降,工资性收入和种植业收入是四川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基本路径不应寄托在种植业上,而应寄托在非农收入上,非农化的形式选择有两种:“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固然是一条重要途径。但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城市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必须在农业内部挖潜力、寻亮点。结合江西婺源县农业的实际,通过对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笔者认为要以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理念,指导和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乐际视察讲话精神.全面掌握农民收入状况.科学谋划下一步农民增收工作.结合我县开展的“找差距、议措施、促增收”大调研活动.笔者对千阳县文家坡乡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贡山县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大力种植草果,形成2.5万亩规模的“万亩草果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一、贡山县种植草果的历程与现状 贡山县种植草果经历了少数农民自发引种成功获益、永胜县农民租地小规模种植尝到甜头、县委政府发动群众大规模种植三个阶段。2005年8月,贡山县委、政府经认真研究后,决定大力推广,并投入180万元资金,发动群众在普拉底乡、茨开镇、捧当乡、丙中洛乡、独龙江乡种植24600亩草果。普拉底乡在原来3000亩草果基础上新植12000亩,人均2.4亩,已经产生效益的有2000多亩,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7,(2):48-48
2006年,富阳市林业局积极开展“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相继制订《富阳市十乡百村兴林富民工程规划》和《富阳市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意见》。为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益林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设立“农户奖励”好目前,正值收粮缴款之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正忙里忙外进行张罗,搞得不亦乐乎。而在重庆市奉节县安坪乡正榜村因制定了"农户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交粮缴款的积极性,该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今年,奉节县安坪乡将往年奖励干部职工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