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增收来源变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结构和增收来源变化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持续下降,而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90年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为75、56%,到2002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0.05%,下降了1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0.22%上升到2002年的33.94%,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汪秀玉  傅晨 《南方农村》2010,26(6):36-39
本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广州市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农村居民收入所占份额远低于城市居民的结论。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分析“两个比重”偏低的原因:农民非农业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信 《农金纵横》2000,(2):80-80
正确核算商品房成本,制定合理的商品房盈利率,目前,房价过高而家庭收入过低,导致对住房消费信贷的需求缺乏。而新建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首先是商品房成本计入不合理。在实践中,新建商品房成本混乱,成本计入不合理情况十分普遍。例如,当前商品房价格包括一项比重很大的配套工程费用,这个配套工程费用往往含义不清,总有人把商品房使用的配套工程和社会生活配套工程混为一谈,将应属于整个社会配套建设的工程项目如商店、邮局、学校、供排水管道、干路、供电线等划到商品房的成本项目中,又如商品房价格中理应计入商品房占用土地…  相似文献   

4.
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组成,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当前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考察了1978-2002年影响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各因素,并测算了各因素对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分析当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景章 《农村经济》2002,(12):50-52
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1 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在我国农村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小。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 ,在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长期以来 ,种植业是我国农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1998年农村收入中有 4 3%来自种植业。我国农业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 ,人均耕地面积 1 2亩左右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32 % ,使得种植业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单位土地的产出很难再有提高 ,增加农民收入就会很困难。就目前情况来看 ,工资性劳动报酬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1998年农民…  相似文献   

6.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居民收入在很长时间内,高收入群体的增长快于低收入群体,非劳动报酬的增长快于劳动报酬,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二是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包括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直接转销法,就是在坏账发生时作为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冲销应收账款。备抵法则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两种方法不论采取那种,坏账损失最终都计入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差错的含义会计差错,是指会计核算期间,出现在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点:(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也计入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会…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对于资本性支出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借款费用资本化;另一种是借款费用非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十三号引言部分对借款费用资本化作了如下表述:“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即借款费用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某些资产的一部分历史成本。”由此可见,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将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计入相关资产历史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拟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时间定为在该项资产交付使用或完工之前,计入该项资产的成本;在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在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下降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总额占GDP比重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格局中居民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比重过低、资本所得过高,形成了“利润侵蚀工资”现象。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已从1990年的53.4%下降为2006年的40.6%,而企业利润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而且,不同类型的行业及企业员工的收入差距明显.一些垄断性国有企业占有和使用的是全民资产.但在分配时却享受着远远超出一般竞争性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最终格局中,政府和企业所得增长过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  相似文献   

11.
在贷计价是利用货币计量手段确定各种存货的获取、使用、流动和结存的价值数额。由于存货一般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比重,故存货计价无论对于针算收益和资本增值,还是向投资者揭示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西方存贷计价作一比较研究,以利于完善我国存货计价的方法。一、存货投入计价比较存贷投入价值是取得存货时,应计入帐户的价值,印入帐价值。它是企业获取存货资源的原始计量。按照历史成本原则,存货应以实际成本人帐。存货的实际成本,主要有购货价格、附带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中西方存货价值的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真实反映水电项目的投资收益,为项目经济评价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以移民损失为切入点,对外部化移民成本进行了鉴别,并对部分移民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移民成本存在被外部化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被外部化的移民成本并没有完全计入到项目成本中,造成经济评价传递的信息不真实;尽管移民的外部成本计入到项目成本后,项目的效益成本率下降,且移民的外部成本计入的越多,项目的效益成本率下降也越多,但这部分外部化移民成本不能忽略,应计入到项目的总成本,以保证项目经济评价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初次分配角度,基于时序数据实证分析劳动报酬占比的消费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1978~1992年,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工资增长显著地滞后于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劳动报酬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劳动报酬占比与消费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1992年后劳动报酬占比与消费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优化初次分配领域的劳动报酬占比是增强经济消费驱动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养老金,是指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用于保障日后生活的货币额,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劳动报酬观”,养老金与劳动者的工资一样,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一部分,两者都是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形式。所不同的是,养老金是劳动者一生劳动报酬分期支付中的延期支付部分,而工资则是即期支付部分,企业员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以其在职时提供的服务为依据的,因此养老金的根本性质是‘递延工资”。  相似文献   

15.
案例:从2002年起,李某和几个老乡就在一家玩具厂做合同制工人。上个月,玩具厂工会代表员工与厂里签订了集体合同。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务件、保险福利等内容制定了明确标准,其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中规定:员工的月工资不得低于700元。可是,厂里以李某几人是农民工,不能享受集体合同里的待遇为由,每月仍只蛤李某他们发放600元工资。请问,农民工能否享受集体合同待遇?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作出了规定,从2011年5月1日开始,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社部门、公安机关共同参与实施。自实施以来,各级人社部门依法及时调查拖欠劳动者工资情况,在作出改正指令后移送公安机关。公检法采刚刑侦、审查审理等手段,查处了一批拒不支付报酬的案件,切实保障了劳动者权益,收到了良好效果。如何进一步落实好这一规定,以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7.
一、时间性差异及其类型时间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会计利润与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或若干会计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转回。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税法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不同于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二是税法允许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采用不同于确定利润总额的会计方法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就理论上而言,时间性差异可分为以下二种:即某些收入按会计法规规定计入会计利润的期间,要迟于或早于按税…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的意义成本费用即成本性质的费用,即将要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物资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它们分别进行核算,就确定了应该计入物资采购  相似文献   

19.
何谓“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为统计对象,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创造的收入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内"为统计范围,在"国内",不论是本国居民还是"三资"企业,其创造的收入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在我国改革开放前...  相似文献   

20.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购买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实现的对外投资。按照投资时间的长短和投资目的的不同,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股票投资费用是在认购股票时支付的除了买价以外的费用,如经纪人佣金、银行手续费、税金等。由于短期投资的股票一般可在一年内变现,其投资费用计入投资成本,不会对当年的财务成果产生影响。而长期投资的股票所产生的费用,有的文件指出,应计入股票投资成本,笔者则认为应计入“财务费用”。理由如下:第一、从费用的性质看,交易费用扈于企业理财行为发生的支出。由于投资是企业利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闲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