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景辉 《经营者》2003,(3):53-53
<正> 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宝钢,曾与用户签订了一根钢管的合同,并在当天傍晚就送到了用户手中。据悉,宝钢为履行这一根钢管的合同,组织人员在成品库中逐一挑选,好不容易才找到符合用户要求的钢管。经销人员坦言,这一根钢管的生意比1000吨的生意还难做!而用户急需这根钢管作替代进口钢材的实验,在这里真正找到了“上帝”的感  相似文献   

2.
3.
面对昔日企业竞争中两败俱伤的血淋淋的事实,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登高望远,拓展自己的视野,变以往的竞争思维为竟和思维,“和则两利,争则两伤”的理念被大家普遍认可。更重要的是在竟和思维模式下,催生出了许多新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有近3700万家经济实体(包括私营与个体),有这样那样病症的经济实体达80%,约3000万家。其中有的企业病入膏肓,寿命极低。全国每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5岁左右,这已不是什么“英年早逝”。而几乎到了“幼年夭折”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义利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称之为“儒者第一义”。历史上,先秦儒家提出的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等一系列论述,两千多年以为一直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本着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核,使企业形成科学的义利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6.
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公开对媒体讲,联想患了大企业病。许多人初闻此言,大为震惊。无独有偶,早些时候,四川长虹的倪润峰也曾坦言,长虹过早患了大企业病。其实,近年来大企业病在中国不可不少见,其中有的还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企业正面临着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创新”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进行“创新”仍然是企业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理念的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条主线,也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企业在组织结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领域方面的所有创新既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是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9.
扎扎实实推进企业做强做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国大企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环节,引导推动企业大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有关组织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来提高企业技术部门的效率:制订规程来评价项目,将项目从概念转换成产品或过程,生成平衡的技术投资组合。然而,对于所制订的技术投资组合,在测定其是否与达到企业目标的经营战略匹配方面,却做得很少。为此开发出一个测试这种匹配程度的工具,即制定了涉及许多必需的匹配领域、用作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沟通的十个“匹配量纲”。据信,讨论次数多、质量好,则技术投资组合就策划得越协调,从而就能取得更佳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03,(8):56-57
大贺有个口号:“大市场、小巨人.高投入,精管理”。 怎么来理解它? 老实人的创业 大贺广告的贺超兵说忠厚淳朴使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据公司员工说他不喝酒、不抽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以工作为最大快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走上充满挑战与不确定因素繁多的私企之路呢? 贺超兵在1991年前都在一家纺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在农业发展中愈来愈重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将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为此,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产品和相关加工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争取税后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宏基再造的背景台湾宏基是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一家电脑硬件生产和经营公司。到20世纪80年代末,宏基电脑在台湾市场上的业务已得到长足发展,开始将发展的注意力转向了业务国际化。然而,宏基此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王振滔,一个做鞋起家的温州商人. 1988年,在外推销皮鞋的王振滔东拼西凑了3万元,创办了永嘉奥林皮鞋厂.16年后的今天,这个家庭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亿元资产,年产值超过15亿元,创利税1亿多元的奥康集团,并进入了中国制鞋行业十强、全国民营百强企业的行列;主导产品"奥康牌"皮鞋连续四届蝉联"中国真皮鞋王",并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