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电下乡”对围人米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早在2007年12月,同家就将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作为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i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家电下乡”,则是进一步发挥了“家电下乡”政策在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7年,TCL开始启动家电下乡,在三个省试点。尽管前期准备不多,只有几款彩电中标,但从那时起,我们就认定“家电下乡”意义非同小可。2008年一年,集团为家电下乡的工作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10,(6):83-84
作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重要内容,家电下乡从2007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试点,到2009年2月开始在全国推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让农民得了实惠、企业得了市场、政府得了民心,推进步伐和显著成效可以说有目共睹。在家电下乡的成功示范之下,“汽车下乡”、“电动车下乡”、“建材下乡”相继跟进,“下乡运动”的蓬勃开展为中国企业送上了一块块巨大的美味蛋糕。  相似文献   

4.
家电下乡自2007年12月1日起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以来,其政策效应就一直是媒介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但覆盖全国的大样本实证调查还非常缺乏。基于此,本文拟利用华工校团委在2010年寒假开展的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的以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数据,从农户的政策感知角度对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的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电下乡"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家电下乡"政策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实施以来,从三省一市试点到全国推广,使农民获得了实惠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效应。这一政策对需求、生产所产生的需求效应和生产效应,消费水平的提高所引起的城乡差距的缩小即家电下乡政策的收敛效应,都显现了短期经济效应。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从刺激农民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而农民购买工业产品的能力提高,从而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6.
<正>家电下乡自2007年12月1日起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以来,其政策效应就一直是媒介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但覆盖全国的大样本实证调查还非常缺乏。基于此,本文拟利用华工校团委在2010年寒假开展的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的以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数据,从农户的政策感知角度对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的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7日,《创维新农村战略白皮书》正式发布。2007年,就积极参与了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家电下乡的渠道试点。今年,“家电下乡工作组”组建,成员包括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物流运输到售后服务等多方面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我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拉动消费的一项重要政策家电下乡政策将迈上"退出"的脚步。记者日前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三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称,从2011年11月30日起,山东、青岛、河南、四川(以下简称"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如期结束。自2011年12月1日起,户口所在地为三省一市的原补贴对象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含地方自主增加品种),不再享受财政补贴政策。对此,贝叶思(北京)咨询研究员宋锐称,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带动下,家电企业受益良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继续扩张的野心,包括一些大企业扩大产能和一些小企业也纷  相似文献   

9.
家电下乡2007年12月在三省一市试点,2008年12月进行第二批推广,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家电下乡日益升温,在金融危机、出口乏力情况下,成为各方关注的营销焦点。  相似文献   

10.
政法     
《国际广告》2009,(1):153-154
家电下乡推广全国 拉动万亿内需,我国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2亿多户家庭,农村家电普及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每种家电就可以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宣布,从2008年1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并将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2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家电下乡“,利国利民,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应有“三下乡“与之配套。一是投资与技术下乡。虽然“家电下乡“产品给了农民13%的优惠,同时国家又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并给种粮农民增加补贴,但仅靠种田是很难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2.
家电下乡2007年12月在三省一市试点,2008年12月进行第二批推广,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家电下乡日益升温,在金融危机、出口乏力情况下,成为各方关注的营销焦点。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下乡"政策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国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以来。家电下乡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福利公平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然而,现阶段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还存在很多弊端。应该向黑龙江省学习在支付补助环节采取销售商垫付的办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农民利益。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政府在推进"家电下乡"政策同时,还应致力于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为农民创收,应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医疗、教育事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这才是激活农村消费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现在起到明年2月份,商务部等9部委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借“家电下乡”等名义制售假劣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任务包括查处非中标企业借“家电下乡”名义制售产品;查处违规印刷、销售和使用“家电下乡”专用包装材料和标识的行为;打击借“家电下乡”之名进行欺诈;规范中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行为;规范“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发票管理等6项。  相似文献   

15.
“家电下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49-50
自2007年12月起,财政部、商务部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选择冰箱(冷柜)、彩电和手机三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国家对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的农民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家电下乡正式启动了。这一政策必将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升级,消化家电企业过剩产能,实现从拉动外需向扩展内需的转变。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通过一定时间完善和调整后,这项由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支农惠农政策,将会逐步趋于成熟,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09,(15):34-34
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7月30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打击借“家电下乡”等名义制售假劣产品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对借“家电下乡”等名义制售假劣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做出部署。会议指出,“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累计销售各类家电1585万台,金额270亿元。但是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少数不法分子假借“家电下乡”等名义制售假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千扰破坏了“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影响了政策的效果,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12月起,财政部、商务部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选择冰箱(冷柜)、彩电和手机三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国家对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的农民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家电下乡正式启动了。这一政策必将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升级,消化家电企业过剩产能,实现从拉动外需向扩展内需的转变。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通过一定时间完善和调整后,这项由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支农惠农政策,将会逐步趋于成熟,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策     
<正>《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2010年1月起实行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出《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其中自明年1月1日起实行的"淘汰机制",将让中标企业面临随时"下岗"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A品牌为国内大型家电集团,产品线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从公开的“家电下乡”数据中,第一轮“家电下乡”A品牌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19.8万台,有112万户农民通过购买A品牌产品取得补贴,占全国”家电下乡”整体销售份额的42%;“家电下乡”全面铺开后,截至目前A品牌的整体份额仍在40%左右,这是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宋健 《中国广告》2009,(11):116-121
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向全国推广。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的一项创新突破,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效果与信息传播策略密切相关。本文作者在2009年6月到8月间对家电下乡试点地区——山东省青州市的5个行政村展开实地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不同收入类型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关注度,信息获知途径及信赖渠道,不同类型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核心利益点,家电下乡政策传播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农户采纳政策信息的状况等,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家电下乡政策的乡村传播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这些结论可以为家电下乡政策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