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年1月至2023年11月间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录有关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运用CiteSpace 6.1 R1,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研究的发文量趋势、作者与机构分布、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结果显示:发文量变化趋势与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领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相一致;发文作者之间、发文机构之间的研究相对独立,整体上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和较强的合作关系;“智慧养老”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关键词;研究主题集中于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的内涵、产业发展、风险及政策四个方面;“人工智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此产生的伦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未来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研究应当坚持“以老为本”理念,夯实理论基础,加强针对微观主体的实证分析,促进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资管行业均等化监管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健全。本文认为,银行理财可以利用资产配置平台优势,开展跨市场、多品类的资产配置;把握社会养老需求增长趋势,拓展养老理财产品业务;依托母行经营优势,提供“投贷联动”综合化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显现,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时间银行”以“互助共济”为运行逻辑,可以有效激发社会层面的互助养老氛围,丰富和优化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然而研究发现,“时间银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用户信用模糊、信用背书不足、统筹层次过低以及通存通兑困难等信用困境。而以互信为基础的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去中心化平台、建立行业联盟链、应用共识机制以及嵌入通证激励机制等技术路径,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优化“时间银行”的信任匹配机制,从技术层面为“时间银行”赋信,纾解“时间银行”所面临的信用困境。  相似文献   

4.
刘敏  胡靓丽 《甘肃金融》2022,(6):4-6+30
文章基于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分析养老金融面临的多样化挑战,提出了养老金金融三支柱方案细化的具体思路:一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地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扩大企业/职业年金覆盖范围,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接受度;二是创新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形式;三是从系统工程角度完善综合养老政策:以民生工程高度加强养老保险教育、淡化养老金融的短期“赚钱”思维、加强民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信用管理、重视“年轻”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口老龄化叠加人均寿命增长的当下,大众的养老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不仅需要进行资金端的养老金积累,对长寿时代的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养老生态融合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年变得越发重要。在这一趋势下,第一财经携手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近日发布第四份长三角养老金融系列报告,聚焦养老金融生态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养老金融生态融合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提出了养老金融“1+3+N”生态圈层概念,即1个核心生态(养老金融账户体系)、3个驱动生态(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N个外延生态(金融科技、老年人权益保护、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投资者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还确立了“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工作导向和“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工作目标,社会各界对社会化养老的关注和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就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倡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结合多年来各地的社会化养老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养老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这将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拐点”何时到来?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本文以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框架,首先,以法、德、日、美四国为例,系统梳理其养老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出现的共性特征;其次,聚焦日本养老产业发展轨迹,重点关注其介护险实施前后养老产业相关重要指标变化;最后,选取九个养老产业相关指标,基于指数平滑、灰色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养老产业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并与日本可比时期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判断中国养老产业“拐点”出现的可能时间。研究发现:养老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具有四个共性特征,分别是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改革、长护险制度全面实施、多元化服务助推医养结合、代际转换背后的产业增量机会,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可能出现的窗口期将在2026—2030年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多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养老保障制度“新三支柱”和“八层次”优化理念,以及养老保障优化的性质界定、优化主线、优化效果、优化核心、优化目标。养老保障制度优化性质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养老保障水平“适度”和养老制度“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障制度优化主线是养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应最大化,也就是养老“人、财”体系的效用改进。养老保障制度优化的效果是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提升,效率改进,发展持续”的养老制度体系。养老保障制度优化的核心是解决“资金平衡”和“利益均衡”。养老制度的优化标准和目标是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养老制度的优化与风险控制、国民财富分配、人口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社会文化等要素契合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养老方式整体效率、优化多层次抗风险、优化多责任破解时代难题、优化多元个人生命周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补充养老方式,在国外已成功运行20多年,引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养老危机。本文对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普惠型养老领域市场主体趋于多样化,但整体参与度有限。长期以来受回报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等影响,普惠型养老项目较少受到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青睐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普惠型养老”指面向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限的养老资源难以满足多样的养老需求,我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即能够发挥房产的作用,又能够为子女减轻养老负担。虽然已经对“以房养老”模式在全国几座城市进行试,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国外对“以房养老”的发展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为我国“以房养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来,“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成为专家学者亦或普通百姓热议的话题。那么,“以房养老”是怎么回事?如何用房子养老?中西方“以房养老”又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3.
凉山是一个“血缘家支社会”,在血缘共同体关系中,家支通过建立互助网络、共同的价值观、互助机制和长期的社交亲情关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助人系统,使家支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养老困难和挑战。互助型“家支养老”合乎凉山彝族社会发展与传统观念,是凉山彝区现阶段以及将来相当长时期内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路径。应立足于凉山实际需求,将凉山彝族本土性助人经验和方法与专业民族社会工作相结合,探索建立老人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的互助型“家支养老”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家支养老”服务圈,将“养老”变“享老”,加快凉山彝族老年人“善养”格局的形成,发展与凉山彝族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这对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民族社区互助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口高龄化趋势下养老供需矛盾凸显。解决养老难题亟需发展银发产业,其中“安居”是养老的最大需求。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是银发安居的典范。长庚村以其完美的社区模式服务银发群体.让其退出职场后仍得以有尊严地生活,这种社区式的商业养老模式值得大陆借鉴。长庚村模式在大陆地区复制,需要政府汇聚各方力量扶持、居民购买养老服务支持以及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银发产业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更新观念、积极响应、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年照料模式,家庭照料在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受到“少子化”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与此同时,受制于“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福利照料模式和市场照料模式发育不良。一些地方尝试的“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等模式往往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可持续性差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类市场性质的“互惠养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村民自治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村民,接受养老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人;参与各方因各有所“图”而结合,各有所“为”而促进机制可持续运行,最终达到各有所“获”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杨术 《新理财》2023,(Z1):103-10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进一步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老”方面,目前安徽省马鞍山市60岁以上46.94万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我国目前存在的养老方式,主要以“企业养老”,“家庭养老”,“企业统筹养老”为主,农村一些地方对孤寡老人、五保户采取由敬老院,国家发放补贴养老的形式,这几种方法在我国已经施行多年.现对此做些分析. 一、“企业养老”型的办法是在企事业职工退休后,退休费主要由原供职单位支付,企业打入成本,机关团体列入经费开支.这种办法  相似文献   

18.
王力平  隋杰 《保险研究》2022,(12):36-51
本文从我国“未储先老”背景下老年人口资金流动性短缺的现实出发,探讨了唐提计划是否能够提高我国居民养老财富的运用效率。唐提计划具有个体长寿保险性质,约定参与人在存活期获得与池内真实死亡率相匹配的每期支付。根据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测算的唐提计划支付流与根据CHARLS数据测算的老年人口资金流动性短缺趋势具有相似的后期大幅上扬特征。在多元累积前景理论框架下,唐提计划的养老价值优势体现在高龄阶段,而且损失厌恶和概率扭曲的存在使这种优势更加凸显,注重长寿风险保护的个体可以通过养老财富唐提化获得比年金化更高的养老总价值。根据唐提计划和生存年金的支付结构和价值优势而设计的“年金-唐提”组合产品,可以显著提高老年群体的养老总价值,提升养老财富的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的趋势下,与之相对应的养老服务,却面临巨大的缺口,养老服务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本人所在的某央企集团公司,从“十三五”开始逐步布局养老服务行业,2015年其投资的第一个养老项目——上海市崇明CCRC(持续退休看护社区)养老项目开始筹备。本人作为该项目财务负责人,在项目建设期及即将进入的运营期所面临的财税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合同的组价、轻重资产公司的股权设置及养老嫁接金融等角度提出合理化的财税建议,为项目后续的商业模式的探索、资产证券化等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徐婕 《中国外资》2023,(24):82-86
<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市场需求日增。商业银行作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如何发挥其庞大的客户群体优势,提高营销策略的针对性,满足老年人的切身需求等方面,正面临挑战及难得的机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提供养老产品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养老产品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