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     
1180元 目前,浙江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了1180元,养老金待遇位居全国省区第一,逐步缩小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住的待遇差。  相似文献   

2.
新法新规     
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权威信息     
国务院:从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月1日起,为2011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此次调整,综合考虑2011年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按照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调整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养老金是由财政统一筹资、统一支付的,其标准远远高于其他企业退休人员。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却享受高额养老金,企业职工却需要缴纳,对于这种"养老金双轨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界有不同的声音。但这种"养老金双轨制"直接造成了我国不同群体之间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既不公平,也不合理,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运行在一个高缴费率、低替代率的水平中,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很大,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与政府对社保历史欠账和对养老保障的资金投入比例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关注     
一周要闻榜News我国将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有关政策。国务院决定,2008-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的水平,以"进一步缓解收入差距的矛盾"。会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3,(4):85-85
一、养老金双轨制的内涵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双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统筹方式不同,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拨款。二是支付渠道不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支付标准不同,企业人员退休金只有退休前工资的40%左右.机关事业单位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14,(2):9-9
企业退休者养老金再涨10% 1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这已是我国自2005年起连续10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好消息相继从大连市传出:一是从2005年7月起,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从705元提到868元;二是出台了《大连市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大连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为农民工的生命健康上了一把“锁”。那么,都有哪些企业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08,(12):156-156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吴道友  叶馨  占欢梅 《科技和产业》2009,9(10):81-83,92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关怀和关心,是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浙江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的研究,对该政策的保障水平,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对就业的推动作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省市的养老金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中研究了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待遇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降低缴费率能够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缴费率与养老金待遇水平之间呈现倒 U 型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在降低在职人员缴费率的同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可能性。本文还利用中国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参数取值和数值模拟,发现中国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缴费率的阈值在15. 6%左右。中国政府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来缓解代际冲突,减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阻力,真正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耿靖 《上海国资》2009,(11):92-92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金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包括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5个支柱,养老基金也随之已经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养命钱”,  相似文献   

14.
刘玮琦 《中国经贸》2011,(10):58-58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环节,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参保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本文系统阐述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对企业养老保险待遇计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陶明华 《中国经贸》2011,(22):113-114
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办法,不能体现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改革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确定办法,应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将权利和义务、个人缴纳与养老待遇进行“双挂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引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形成兼有保障与激励、公平与效率,自动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动态养老金待遇确定办法,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企事业之间人才流动,推动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1,(15):11-11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5.9万名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落实就业去向,农牧民转移就业225万人,安置“就业闲难人员”3.5万人。在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自治区统筹和进一步提高职工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方面,将有伤残等级的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遗属以及15万名集体等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分别纳入工伤、医疗保险统筹范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220元,达到1625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柔性退休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为研究对象,从职工个人的缴费积累和养老金待遇领取两个角度对上海市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的个人账户效益进行测算评价.通过对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五种方案下的缴费、收益测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劳动者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个人账户的积累;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劳动者退休后养老金水平的提高;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通过养老金权益的调整可以起到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云多 《开发研究》2021,(2):145-15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养老保障政策连续性形成挑战,为实现养老保障政策可持续运行,需要从生命周期视角考虑个人储蓄、养老金待遇与延迟退休决定之间的关系.使用扩展结构模型探究养老保障待遇索取、财富和退休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高提前索取养老金的年龄、延迟退休以及取消延迟退休以后的工资税等3项养老保障政策调整的潜在效果.研究表明,对养老保障未来的不同信念会影响待遇索取行为,预期收益对提高延迟退休年龄高度敏感,即退休年龄稍有延迟,将导致较高的预期收益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填补养老金空账,破除养老金双轨制更显紧迫,因为养老金双轨制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形成一道鸿沟,凸显不公平感。更为重要的是,养老金双轨制如不及早破除,压力势必会越拖越大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的概念源自企业"补充养老金"的思想,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退休职工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N铁路局计划设置退休职工年金管理账户专门对其年金资金进行单独的管理。文章拟结合N铁路局的实际情况,从退休账户设置、退休账户资产配置方案以及投资组合运营模式的构建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保障并提高退休职工待遇作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