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曾说过: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我喜欢他这句话,一直牢记。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我还是那个热爱生活、不服输的年轻人。,从小我的心愿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让父母以我为荣,让亲戚朋友对我刮目相看,让领导、同事对我认可与称赞。所以我刻意不给自己舒服日子过。  相似文献   

2.
我有几个同学现在都在企业里当老总,在人们看来他们很成功,日子过得很舒服。一次同学在一起闲聊,言谈间几位老总不约而同地向我叹起了各自不同的“忙经”。我不禁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么在忙些什么呀?一位在国企做老总的同学说道:“下个星期,市领导要到我们企业来检查。这下可把我忙坏了,又是准备向市领导的汇报工作的稿子,又是安排市领导参观考察的具体事务;对我们这个将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贷款的企业来讲,这次市领导来,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领导们不知开过多少会。自然也应不怕主持一年一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会。从笔者审核的企业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评审会议开得不成功,没有体现标准的要求。有的领导说“主持管理评审会让他们很头疼”.企业的会是开了但问题没有解决.有的会议材料自相矛盾.逻辑思路不清。询问领导们的想法。的确让人不敢恭维,有的领导说出了心里话:“不知怎么开。”  相似文献   

4.
品牌大讲堂本期正式开讲了!在品牌的力量得到越来越多保险企业认可的时候,本刊推出这个栏目,目的很简单,在品牌营销阶段,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受益,找准自己的竞争点。“第一堂课”让我们跟随“中国第一品牌教练”、著名品牌专家王汉武先生,为品牌大讲堂作序。[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市场》2004,(4):52-53
当年底、年初企业考核员工业绩的时候,员工通常也会反思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工作是否顺心、能力是否得到了发挥、薪酬与付出是否成正比等,而一旦出现落差,员工就很可能考虑跳槽。再加上此时年终奖已经攥在手中,可以不带遗憾地离开,所以每年春节之后企业往往会遭遇一场人员离职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张南 《经营者》2014,(20):54-55
“我在有意识地制造危机.我一年不说话就是让媒体给我们挑毛病,让我们的团队时刻保持清醒,一个企业太平静就会出问题.” 9月l9日,在开幕的长城汽车第四届科技节上,此前噤声一年多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给出了上述的解释.很显然,在科技节上不得不面对媒体的魏建军给自己找了一个充满“英雄主义”光环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我始终觉得过去的就过去了,你每天面对的就是翻开新一页。过去可能有问题,你当然可以反思。我很欣赏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耍告诫自己怎样才能不死在沙滩上。做企业最怕的是留在过去。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领导?这个名词最早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第一个提出“领导”的人一定是发现了一个稳定的现象、事物。时过境迂,已经有很多人阐述过各自关于“领导”的发现,它们是领导的一些规律、特征等等。因此当我提出什么是领导的时候,我听到的回答都只不过是这些专家们发明的片言只语。还有谁记得当初那个“事物”?  相似文献   

9.
麻雀的不平     
《乡镇企业科技》2010,(8):36-37
鹰在高高的天空中翱翔着,群鸟都称赞它的壮志和本领。 麻雀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愤愤地对大家说:“鹰这是轻浮的表现,是在炫耀自己!而我总是低低地飞,你们应该称赞我的谦虚才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幸福     
人们都在讨论“幸福”,是因为人们觉得不幸福,觉得不舒服。工作太忙太累,能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人很疲倦;收入赶不上通货膨胀,更别说高企的房价,生活失望;发现有钱的人太有钱,没钱的人又太没钱,经济在发展,有了效率忘了公平,生活迷茫。人们觉得不舒服,真的不舒服,却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  相似文献   

11.
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这还需在心里装着市场,领导不在场,遇到问题不扯皮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个问题确实费了领导的很多心血,但真正解决比较好的企业不多。  相似文献   

12.
那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声誉的领导者,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一旦自己离开这家企业后,将给企业和自己留下什么?我这么费力地支撑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价值?员工会如何谈论我?企业的明天是否依然会记住我?我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13.
《财会月刊》2011,(2):I0005-I0005
某教师郑重地告诫学生:“明天有领导听课,我提问的时候,会回答的同学请举右手,不会回答的举左手。”次日,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左手,只见教师镇定地说:“看来这个问题大家都已经掌握,我们就不多占用课堂时间了……”  相似文献   

14.
忧老怪 《新前程》2006,(4):95-95
老怪: 我是因为会“做事”而进入公司的.可悲的是.却因为不会“做人”而不得不离开公司了。老板是个坚持己见的人,听不进我的建议和意见,同事们也常常不配合。遇到无法说服老板、同事的时候,我常常扪心自问:在这家企业我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明显,仅凭做事而不善于“为人”根本无法得到重用。我这样的性格已经在两家公司、四任老板那里屡遭挫败.难道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秉性才可以混迹职场吗?  相似文献   

15.
《劳动月刊》2012,(7):38-40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谁不是怀着满腔的热忱,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闯出点名堂来7爱情正浓的时候,谁又不是以为眼前这个山盟海誓的人,真的能给你一个天长地久?我工作努力了,却因为工作错认了男人。我对爱情付出了,却又被他欺骗。我承认是我自己有问题,可是,谁的人生,能按照理想的轨迹走呢?”吴青青说话很有几分文艺气息,只是...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有个熟人对我说:“我很想买保险,可是业务员一来和我谈保险,我就觉得他总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地和我谈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听了哈哈一笑,我说我不做保险业务,我也不卖保险给你,我给你介绍保险如何?他说,好的,你说我就相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下海”创业已不再是一个意味着动荡和风险的词语,相反,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给自己当老板”。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多次提到“小微企业”这个新热词,政府此后也多次表态并出台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好产品     
如果没有今天的金融危机,我相信2009年仍会有一些企业出问题。可是因为有金融危机,企业的所有错误,无论与金融危机有多大关系,就很容易在自己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上找到解释和借口,企业对自身的反思就会减弱。对待无论是成绩还是失误,  相似文献   

19.
讲执行力离不开讲西点军校,很多学员曾问我:“企业毕竟是企业,西点法则到底能为企业执行力建设提供多少营养?”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到如今各色西点执行力课横扫全国市场,一个比一个花哨,很有必要研讨一下这个问题。西点法则为企业执行力建设提供了很多营养,但不是全部营养。企业毕竟还有许多不同于军队的地方,因此,在企业讲西点执行力如果没有一流的企业管理实战功底,那是讲不好也结合不好的,或者说是流于花哨的,给企业带来的培训价值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季玉龙 《企业文化》2012,(12):20-20
企业领导层更替、新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手段的实施等,必然会对企业深层次理念,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让已经熟悉现状的员工感觉不舒服的,甚至是逆反。因此,对“文化冲击”的管理,要提升到一个更胜于优化基础管理的高度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