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11):102-103
北青传媒(1000.HK)2004年12月22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定在区间上限18.95港元,发售4700万股,集资9亿港元;上市当天收盘22.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成为“内地传媒海外(IPO)第一股”,风头强劲,一时无两。当时其他媒体对此次发行也多持正面报道,好评如潮。如笔者所知,北青传媒的成功上市,颇刺激了其他一些类似的媒体,也纷纷筹备香港上市事宜。  相似文献   

2.
艾博 《三联竞争力》2006,57(11):42-43
2006年10月4日,瑞安房地产(HK0272)在6月上市“戛然而止”后再度出击。瑞安此次上市共发行11.6亿股,最终以5.35港元定价,募集资金达62亿港元。挂牌交易首日,收盘上涨10.28%,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春节前夕,中国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信义玻璃(HK0868)在香港发行上市,筹集资金7.5亿港元以用于扩建生产线。而在2003年底正式介入汽车玻璃领域的浙江玻璃(HK0739)也在近期传出了欲发行A股以筹资15亿元的消息。在其投资计划中,汽车玻璃也将占据重要位置。就在2004年中,汽车玻璃行业龙头福耀玻璃(SH600660)才宣布了其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21日上午10点,香港联交所大厅内人潮涌动,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挂牌交易了。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物美创下了四项纪录——香港创业板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新上市个股;首家内地的民营零售企业赴港上市;超额认购倍数最高;募集金额最大。开盘仅5分钟,股价便由开盘时的7.8港元/股上涨到8.25港元/股,成为当天H股市场最活跃的股票之一。此次上市成功募集资金6亿多港元。  相似文献   

5.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1):101-101
北青传媒(1000HK)2004年12月在港发行4774万股H股,发行价在14.95~18.95港元之间.约可集资9亿港元。报章多以“内地媒体香港上市第一股”来称北青传媒,其实这一说法不完全确切。户外媒介如白马广告、媒体伯乐、媒体世纪、江苏大贺等早在两年前即已陆续登陆港股市场.联办旗下的《财经》杂志等业务也在香港买壳上市。但北青传媒采取的是H股IPO方式,集资额较大.声势也较高调,故采用“内地媒体香港上市第一股”的说法也无不可。  相似文献   

6.
随着碧桂园(HK 2007)2007年4月在港发行上市,中国内地首富之位又将重新改写。这家以广东省为核心发展区域的房地产企业招股价上限为每股5.38港元,以此计算,第一大股东杨惠妍持股市值(持有95.2亿股)将达512亿港元,已轻松超过2006年新晋首富——玖龙纸业(HK 2689)董事长张茵。而从招股反响热烈程度及可预期的发展前景来看,碧桂园上市后股价仍有较大潜力,杨惠妍的身价也随之继续看涨。  相似文献   

7.
蓝月亮突围     
2020年12月16日,蓝月亮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首个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大型日化集团,此次发行价为13.16港元/股,募集资金净额为95.76亿港元。上市当日,蓝月亮股价一度冲高至16.6港元/股,市值突破900亿港元,收盘回落至14.9港元/股。  相似文献   

8.
银泰百货上市融得巨额资金,这进一步强化了百大集团和鄂武商股权之争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金融风暴的阴影之下,伦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伦交所”)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和增股筹资额创新高。2008年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过首次发行新股和增发新股的方式,共计筹资630亿英镑(1英镑约合1.466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0.
杨轶清 《浙商》2007,(10):40-40
最近,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一直不显山露水的碧桂园此次在香港股市“称出了斤两”——挂牌首日总市值即达到1162亿港元。体量之大仅次于长实及新地,成为内地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房地产股。据了解,碧桂园获超额认购约255.7倍.冻结资金约3300亿港元。碧桂固此次全球发售所得净额超过125亿港元,创下多项新纪录。  相似文献   

11.
孙红 《新财富》2008,(9):56-67
仅有5家省内门店,名不见经传的银泰百货,2007年3月出人意料地在香港上市,背后的商业故事耐人寻味。2001年,“银泰系”掌门人沈国军通过将国企MBO拥有了第一家百货店,而在扩充门店连连碰壁的同时,发现了国内百货业的“商机”:许多拥有绝佳地段和商业资源的百货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佳而且股权结构分散,隐藏着巨大的并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静琼 《大经贸》2007,(5):72-73
高调IPO平息争议,中信银行亮丽登场 作为继中国工商银行后第二家以“A+H”模式同步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中信银行IPO无疑是4月的全球财经盛宴。此次中信银行发行不超过23.02亿股A股,发行48.85亿股H股,两地IPO规模将达到约59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亚太区最大规模IPO。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7日,东风集团股份发行的H股股票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489。东风集团股份开盘价为1.63港元,当日上午股价最高上摸到1.81港元。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学术)》2003,(9):48-49
并购事件 TOP5 (2003年7月15日--2003年8月15日) 1.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币收购冠捷科技 2003年8月6日,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6.36%股份(共计3.56亿多股).成为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商冠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15日及16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相继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是国内首家以A+H方式同步上市的保险公司,并成为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保险第四股。新华保险本次确定H股及A股的发行价格分别为28.50港元/股和23.25元/股。此次新华保险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3.58亿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5日,青岛巴黎春天广场母公司中国春天百货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据招股计划书,其上市募集的30亿港元中的41%将用于开设新店、升级现有商店及收购百货店所在物业,看来中国春天百货新一轮扩张升级已如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7.
受百胜入股消息影响,小肥羊股价3月25日逆市急升,开盘报2.75港元,随后升幅扩大,最高至3.2港元后有所回落,全天涨1 3.74%,收报2.98港元。有"火锅第一股"之称的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第二大股东——百胜餐饮集团。此举是小肥羊继2006年在中国餐饮业首家引入海外风险投资后,创下的中国餐饮业又一个第一:第一家引入海外同行作为自己的战略投资人。  相似文献   

18.
《商》2012,(17):10-10
9月3日晚间,在香港上市的碧生源(0926.HK)公布了股份购回公告。购回价为0.62-0.64港元/股,当天的收盘价为0.65港元/股。然而,与上市首日报收3.58港元/股相比,如今碧生源累计跌幅已超过八成。与股价走势相似的是,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规模达1.67亿。  相似文献   

19.
马云的梦想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上市后,马云就能通过阿里巴巴搭建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为更多国内国际企业“互通往来”。你在他那里注册个名字,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孙红 《新财富》2014,(1):40-51
博士蛙国际系欧洲股神安东尼·波顿的爱股,亦是其兵败新兴市场的“名作”之一。头顶“中国儿童消费第一股”光环的博士蛙国际,曾吸引贝莱德等知名基金追捧,2010年在港交所公开发售时曾获高达485倍的超额认购,成为当年的港市“冻资王”。然而,其股价在上市次日最高涨至每股7.76港元之后,便一路下滑,最低跌至1.18港元。2012年3月16日,由于其审计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因“担心财务报表中充斥的种种问题”辞任,博士蛙不能发布2011年财报井停牌至今。持有该股的欧洲股神损失甚重,而损失最大者当属重仓该公司5.3亿股的策略投资基金挚信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