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残酷竞争中的星光点点 喜忧参半的本土日化业现状 张建国:日化企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多家曾经盛极一时的本土品牌都被外资收购,比如,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等等不一而足,本土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那么本土品牌为什么节节败退?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请到立白集团副总裁彭玉冰博士和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良文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标准化》2009,(17):36-38
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深入,外资日化巨头仍然没有放缓深耕中国的脚步。民族日化品牌奋力突围,涌现与许多"走自己的路"的市场弄潮儿。这些成功的民族日化品牌,赋予民族日化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日化市场,向来是国际强势品牌逐鹿之所。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外日化"大鳄"们的排挤之下,一些知名民族品牌纷纷被兼并或挤垮。但是,与这些名噪一时的品牌命运有所不同的是,隆力奇掌门人徐之伟凭借独到的战略眼光,使隆力奇品牌成为民族日化的佼佼者,在跨国公司的夹缝中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4.
质量盘点     
欣然 《上海质量》2008,(8):47-48
新闻:“大宝”被“强生”收购 最近,不少媒体刊登了“强生”收购”大宝”的新闻事件。7月31日,北京商报以“23年国产‘大宝’易主强生 国产日化消失的命运?”为题,作了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化行业的并购此起彼伏."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小护士"嫁给了欧莱雅,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日化品牌越来越捧热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看到中国的民族日化品牌做得越来越强大了,市场走势越来越好了。在化妆品市场上,佰草集依然被受关注的第一个真正走最亮眼的民族特色品牌,也是走出国门的一个民族特色品牌。随着本土日化和国际日化市场慢慢接轨的时候,中国市场仍然成了外资品牌所要占领的一片天地,外资品牌也想长期扎根驻地于这片乐土上,占领中国日化市场渠道和占有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活力28失踪     
活力28曾是中国日化领域的一面辉煌旗帜:第一个提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概念;第一个在央视投放广告的洗衣粉品牌;第一个上市的本土日化企业;第一个将广告牌树立在香港闹市。1996年,活力28将品牌转让外方使用50年,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波尔,如今活力28在全国市场已难觅踪影。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中国国内市场引起了世界诸多著名企业的关注,而日化品市场也不例外。国外日化产品与本土产品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国外日化产品的品牌、技术、人才、管理、资本、营销战略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国产日化产品市场逐渐地被跨国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旗下的品牌产品所蚕食,国产产品要想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求得生存、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改革、要创新。柳州两面针将积极地面对外来产品的竞争,打造民族品牌,加强创新的意识,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品,与现有外资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9.
又一位中国日化企业"出嫁"了!10月2日,世界日化巨头德国拜尔斯道夫以约合3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丝宝集团旗下的日化核心资产,陪嫁的是丝宝旗下的四大品牌——三大洗发品牌舒蕾、顺爽、风影,一个护发品牌美涛。  相似文献   

10.
强生全球CEO Weldon希望在鹪决了一切召回问题之后,强生品牌还能回到之前受尊重的地位。这还有可能吗?  相似文献   

11.
《物流科技》2010,(4):I0003-I0003
对于卫生护理品巨头强生集团旗下的强生营销和物流有限公司来说,由于收购了辉瑞制药消费者健康护理的生意,其资产猛增了40亿美元。这笔并购将把辉瑞制药的李施德林防腐液和黑白分明滴眼露的产品添加到强生消费者品牌中,诸如邦迪、泰诺和甜蜜素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民族日化品牌越来越捧热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看到中国的民族日化品牌做得越来越强大了,市场走势越来越好了.在化妆品市场上,佰草集依然被受关注的第一个真正走最亮眼的民族特色品牌,也是走出国门的一个民族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和美国,一项动漫产品的周边收入通常能达到直接收入的9倍。这些利润多来自图书、音像制品、文具、服装、饮料、食品、日化及各种儿童产品等的品牌授权。在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迪斯尼公司。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米老鼠文具、史努比服装等,都是其品牌授权的重要部分。随着网游、动漫行业的迅猛增长.中国的品牌授权也开始发展起来。所谓动漫、网游、卡通的品牌授权,一般是指拥有品牌的授权商将自己的品牌通过合理形式授权给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商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品牌对中国日化市场攻城略地的提速,以及国内品牌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本土日化品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考验.在这"大鱼吃小鱼"和"快鱼吃慢鱼"的残酷竞争环境中,如何提升自身品牌的对抗力,从而健康存活下来,已成为众多本土中小企业共同关注而困惑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价值200亿的 保健产品公司,而是 170个小公司。” 这个由其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拉尔夫·拉森对强生所作的简单描述.对解释该公司惊人的增长大有帮助。在强生因其消费品牌──邦迪、婴儿爽身粉、洗发精和泰伦诺尔──而闻名于世之时,也已成为一个真正的保健品巨人。事实上现在强生的总收入中,消费产品所占份额不到 1/3。该公司现已成为产品包罗从假髋、假膝到神经系统手术用具的最大医疗设备生产商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 为确保其持续增长、该公司尽可能给其每个部门授予自主权。这…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赢得世界市场的重要无形资产。加强品牌建设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是实施品牌战略发展战略新举措,对提高自主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日化美妆企业自主品牌评价的现状,运用品牌理论及绩效理论等文献,研究从产品视角、企业视角、市场视角等评价维度,构建从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相关方满意度、行业话语权等一级关键评价指标,并分析和影响了美妆自主品牌评价的关键要素,分解二级自主品牌关键评价指标,构成新发展格局下美妆自主品牌评价模型,同时,对上百家美妆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日化美妆企业自主品牌评价模型,形成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激励效果,为国家、行业及企业美妆品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推动中国品牌真正地走上世界舞台中央,助力中国日化美妆企业成长,实现中国品牌崛起。  相似文献   

17.
何足奇 《公司》2004,(4):22-22
日化产品的竞争已升级到品牌、供应链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水平远甚于白酒。从市场观念落后、营销手法简单的白酒业进入日化业,五粮液没有任何胜算。  相似文献   

18.
莫谨榕 《潮商》2015,(6):45-46
从当初走街串巷的百货郎,到如今中国日化领域的新锐品牌创始人,从拥有数十家惠林百货商行的"百货大王",到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安全无害日化产品的行业领军人物,从销售终端转战制造领域,顾惠林一路坚持、不断投入,终于在国际巨头林立的日化行业闯出了一片天.说起成功的秘诀,顾惠林总结道,"爱拼才会赢"的潮商精神和坚持环保、坚持创新、坚持品牌的企业文化是康绿宝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康绿宝弯道超车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日化界对于宝洁的品牌传播成就有颇多的争议。绝大多数本土的品牌策划人员认为,宝洁的品牌传播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是因为宝洁公司财大气粗,不惜成本,不过如此。以至于宝洁的品牌传播智慧与品牌传播创意能力很少有人系统地加以分析判断。宝洁的品牌传播显示了宝洁高超的品牌资源匹配能力、娴熟的品牌互动技巧、高明的品牌营销技术以及卓越的品牌前瞻性思考,宝洁的品牌传播技巧值得国内日化企业学习。2003年宝洁洗发水品牌传播透视2003年,我们对宝洁的品牌传播进行了系统的跟踪,我们发现宝洁在品牌传播上的连贯性与起程性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5,(7)
跟徐之伟总裁相识有几年了,也有二三次去隆力奇集团参观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几次全国性的活动上,多次恭听徐总的演讲,更是对这位本土日化领头羊之一的他多了几分敬佩之情。隆力奇做日化的时间不太长,但却对国际和国内的日化品牌了如指掌。徐之伟认为, 隆力奇根植于中国的市场,他太熟悉自己的同胞和他们的消费需求了。但现在竞争是地球村的竞争,隆力奇只有紧跟世界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大做强,才会具有真正的竞争力。“不做中国的宝洁,而是世界的隆力奇”,徐之伟信心坚定。对徐之伟的身世,都知道他出身农村,曾经“官”至村长、村党支书记,现在还兼任村支书一职。一个创业不太久的农民企业家,却在国际日化巨头夹击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土日化的姣姣者,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每次一有机会,总是挤出时间与他聊上几句。言谈中,这位朴实的江浙汉子,无不流露出亲和、诚恳、精明、能干及活力的阳光形象。笑容总是挂在他脸上,不管见了谁都会呼之老师,都会或多或少求教一些问题,如市场、品牌营销、传播等等。他年龄不大,言谈中却无时无刻不折射出一种智者的敏锐,让你肃然起敬。由此,《经营者》杂志一直想做他的一个封面专访,但档期总是没抓着。这次,新华航空的执行主编张新波也有意专访徐总,他正在上海采访,力邀我同行去离上海不远的隆力奇总部所在地——苏州。机会难得, 也想早日完成对这位我敬仰的企业家的深度访谈。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就直飞上海,开始了与徐总的交流,话题当然是在本土日化与国际日化品牌博弈中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