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9年8月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以来,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次数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大的国家之一。从1979年8月至去年底,共有30多个国家对中国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计达480多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13.3%,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的广泛使用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反倾销作为倾销的对立物,以消除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掠夺性倾销行为作为初衷。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各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相对削弱,反倾销渐为一种替代性贸易限制措施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而沦为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的取消,经济发展日趋不平衡.于是,反倾销作为WTO规则中的传统贸易救济手段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斗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经贸》2008,(1):76-78
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在国外应对倾销指控,在国内采取反倾销措施以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两个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亟需我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反倾销的立法和实践,深入研究WTO有关反倾销的规则,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应用于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我国的反倾销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其盐类提起反倾销诉讼以来,迄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共达378起,涉及到我国机电、化工、轻防、土畜、医药等行业4000余种商品,其中涉案金融超过一亿美元的大案就有15起。近两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激增,在数量上以欧、美为最,这些案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此同时,外国产品开始大举倾销我国,我国也是倾销的严重受害国,截止目前,我国对外提起反倾销案仅5起。中国企业面临反销售与倾销的双重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6.
江虹 《特区经济》2005,(4):189-191
<正>国际经济中反倾销行为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地区) 越来越多。1990年以来各国使用该手段更加频繁,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特别是WTO成立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反倾销的形势也发  相似文献   

7.
《山东建设》2005,(2):58-58
目前在我国运营的铁路线上,钢桥的长度约占桥梁总长的7%~8%。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铁路钢桥一般都是采用防腐蚀涂料进行防腐保护。我国铁路钢桥的涂料防腐蚀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20世纪50年代,钢梁涂料保 な倜 鑫 年~3年;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先后采用了红丹防锈底漆与灰铝锌醇酸面漆(即66醇酸面漆)或云母氧化铁醇酸面漆配套体系,涂料保护寿命提高到了10年左右;20世纪90年代采用环氧富锌防锈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  相似文献   

8.
<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修改其反倾销立法,增加了反倾销规避(下文简称"规避")与反规避的内容。这对众多的非欧美国家的生产、投资、贸易等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人世后必将进一步加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的冲突。为此,本文拟从分析和评价欧美反规避措施出发,探讨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是我国对外经贸领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加入WTO后,随着我国产品竞争能力的增强,所遇到的反倾销指控会有增无减。本文从我国出口商品被诉倾销的原因分析入手,论述了我国对付国外倾销指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宏兵 《特区经济》2004,(11):94-96
出口之前,企业在反倾销威胁面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例如,企业若获悉该产品在出口对象国已被列入反倾销指控的对象甚至已被征收了反倾销税,可放弃对其出口该产品或放弃对该市场出口的打算。但放弃出口固然能回避对方国家的反倾销,但出口其他产品或将该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遇到反倾销指控,毕竟反倾销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为此,既实现出口,又避免遭遇反倾销,应改变思维,以下措施特别是其组合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