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研究较多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也走过了将近20年的历程、从时间上大体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轨迹与我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相对于企业的营销、管理和产品结构调整而言,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繁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合作竞争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兼并与收购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并购市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企业并购呈现半企业性、半行政性的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状况。1993年10月前后在上海证券市场发生的“宝延风波”,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兴起,随之而来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阐述企业文化内涵开始,从企业文化的一般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产权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旨在使企业文化管理这一理念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为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企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多年来,从放权让利、试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种种尝试,一直到目前的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多种资本共同参与的企业改组、改制,国有企业改革始终都在探索着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种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自美国登陆中国之后,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视。其势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广袤的企业大地上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经过近20年的学习、借鉴、探索和创造,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先进典型。来自国内外的日益增多的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着同样一个真理:一个企业如果要想在激  相似文献   

7.
王卫 《企业文化》2002,(7):16-20
企业文化引入我国已20年出头了。理论界的不少人士都认为,应该对我国20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做一个提纲挈领的认识,本期我们推出王卫先生的这篇文章,从企业文化的发展轨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范式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水准几个方面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兴起与发展绩效理念最初源于私营部门的管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绩效管理被运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体系。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运用,使政府在进行自身改革时看到了借鉴的必要。20世纪8O  相似文献   

9.
<正> 企业的信息活动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变化。在20世纪初以前的企业传统管理阶段,企业的信息活动主要是对当时企业带有小生产经营方式的经验操作和经验管理的记载和传输。在20世纪初到中叶的企业科学管理阶段,企业的信息活动主要围绕反映当时企业管理特点的各方面标准化和生产经营的计划、组织、协调工作来进行有关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从20世纪中叶后,进入企业现代管理阶段后,适应企业突出经营决策、重视人力开发、实施系统管理的需要,企业的信息活动才得到充分重视并作为一项独立的系统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贺信 贺辞     
恭贺《企业文明》创刊20周年: 作为国资委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权威性刊物,《企业文明》在既往岁月中成就斐然。 20年来,贵刊在努力创新、不懈奋斗中,对我国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路标 与导向性作用。 20年来,贵刊以崭新、独到的视角,编发了一系列颇具原创性、前瞻性、操作性的理论文章和典型案例。对国企(及其他 各类企业)改革、制度创新及其国际化运作,均显示了重大的战略意义。 20年来,贵刊始终与时俱进,大幅度的推陈出新,给业界增添了一系列光彩亮点;对促进国有企业及各类企业未来的发展 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祝 从辉煌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1.
再谈六西格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桢  岳刚  王丽林 《中国质量》2006,(11):21-23
引言从摩托罗拉开始倡导六西格玛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从GE、Allied Signal成功实施六西格玛并对业界产生轰动效应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从我国企业最早尝试六西格玛也超过了5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8,(7):51-53
平安在短短2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专业·价值“为内在的品牌定位,在机制创新、经营管理、人才战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为中国保险业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在企业文化打造上,创意地提出“企业公民行为模型”,将企业行为升华到单纯的经营管理范畴之外。从1988年到2008的20年间,平安从一家总资产5312万元、13个员工的中小保险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总资产达6,511.04亿元的综合金融集团,这巨大的成长,离不开平安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8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创造如此惊人的奇迹,主要得益于“日本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而首当其冲就是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本文就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起源、理念、特点和趋势作一粗浅探讨。一、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速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在具有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基本特征的当前世界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哈默教授所说,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转入信息社会,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三种力量,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地陷入令多数董事和经理惊恐不安的陌生境地。从20世纪70年代步入富裕社会以来,整个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第一次兼并浪潮开始,西方企业已经历了5次兼并扩张浪潮。受西方国家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纷纷开始效仿。一时间,兼并与收购成了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主旋律。致使企业对扩张情有独钟,很少会想到收缩,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人才是企业的灵魂,社会是企业的母体。自20世纪初,随着生产线和科学管理在企业中出现以后,企业也从传统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玉柴在20世纪末的发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物。以1983年企业整顿为标志到2003年的20年间,玉柴共汇聚国内外金融资本折合人民币11亿元,汇聚了欧洲、美国累计金额达8000万美元的数百项精湛的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和装备,将车用柴油机的年产销量自1000台提高到13.1万台,企业净资产从800万提高到34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从1000万元提高到56亿元,把企业年利税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确立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力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新创公司中有20%完全失败,60%受到挫折,只有20%能够成功.在日本,公司的成功率只占11%到12%.在中国,国内500强企业中,每年约有1/5的企业从排行榜上消失;而世界500强企业中,每过10年就有1/3企业从中消失…… 疾病及其治疗决定人的生命,那么企业的寿命由谁决定?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20世纪末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本文主要从市场战略角度,讨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持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