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法是一套交易规则,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根本依据,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法》在严格限制无效合同的范围;通过规定合同订立制度体现出鼓励交易的精神;在可撤销合同制度中,倡导变更而不是撤销;严格限制违约解除的条件,四个方面贯彻鼓励交易原则。鼓励交易原则是合同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准则,它的存在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利益的维护,并且促进了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和整个社会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过去的合同法律制度,新《合同法》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重塑了无效合同制度,将意思表示有不真实瑕疵的合同划归为可撤销或者可变更的合同。新《合同法》的上述变化,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合同当事人自治意思的尊重,合同当事人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  相似文献   

3.
一、本篇的知识结构其中合同法部分的知识结构为:财政法律制度部分的知识结构:二、本篇的重点内容合同法的重点内容包括:合同要约、承诺;合同无效及可撤销;合同抗辩权;合同担保中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转让;合同解除;违约金、定金;买卖合同的交付及风险转移、借款合同的利息及借款的使用、租赁合同的转租及租赁物风险承担、承揽合同的解除等。财政法律制度的重点包括:采购当事人、方式、质疑与投诉;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评估;财政违法行为主体,执法主体、执法权限及执法程序等。三、本篇的重点分析1.要约的撤回、撤销撤回要约必须是在要约…  相似文献   

4.
刘志苏 《会计之友》2007,(12):85-86
一、本篇的知识结构 其中合同法部分的知识结构为: 二、本篇的重点内容 合同法的重点内容包括:合同要约、承诺;合同无效及可撤销;合同抗辩权;合同担保中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转让;合同解除;违约金、定金;买卖合同的交付及风险转移、借款合同的利息及借款的使用、租凭合同的转租及租凭风险承担、承揽合同的解除等.  相似文献   

5.
合同在经济活动中随处可见,合同的效力中包括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包括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但是如果一方在达成合同过程中隐瞒或未如实陈述某情况,但该情况并不构成双方达成合同的要件,即双方签订合同并非是由于欺诈造成的,那么该合同不属于可撤销合同。  相似文献   

6.
胡怀 《上海企业》2004,(9):60-62
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合同是否有效,有效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国家给予法律保护。合同成立后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几种结果,一是有效合同;二是无效合同;三是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四是效力待定合同。什么情况是有效合同,什么情况是无效合同或者是可撤销合同,如何确定,需要经过什么程序,后果又是怎么样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作了具体规定。第一、有效合同 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有效合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民法  相似文献   

7.
合同解除是合同当事人在一定情况下依法进行的一项法律行为,其目的在于消除原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其效果是导致合同不再履行,并恢复至合同成立前的法律状态.它是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所行使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法律救济手段.我国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对此均有专章(节)规定.但与各国民法的有关规定相比,我国现行合同解除制度仍不完善,特别是三部合同法的规定不统一,一些合同解除制度的重要内容如解除的法律后果等规定不够完备.本文仅就合同解除的性质、条件和效力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郭守杰 《财会月刊》2011,(8):I0011-I0016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一经撤销,则视同无效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无效 C.可撤销合同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预期违约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它是为了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合同履行上的风险而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合同法>虽然对预期违约制度作出了规定,但它和英美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相比,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随着<合同法>实施的十多年来,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立法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预期违约制度的功能,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涵义、特征、法律适用等方面作探讨,并将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进行比较,以期明晰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内容,从而促使当事人正确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财会月刊》2006,(2):17-18
在罗马法中,合同被称为契约,并被形象地比喻为“法锁”。“法锁”的含义就是指合同能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债务人必须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债权人也只有根据合同才能对债务享有权利,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合同的规定。而合同背后的法律责任是违约责任。正如一德国学者所言,合同作为一种制度不仅被限定在当事人之间通过订约而实现其私人目标方向,而且应包括在一方违约后的责任确定方面。可见,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违约责任制度也是《合同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合同解除是我国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其相关理论研究也是我国民法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正式生效后,由于某一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出于特定情况而做出的中止合同的一种行为制度。由于合同解除会对当事人双方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也是合同法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我国的合同法中,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的过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但对于赔偿的具体条件、内容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本文从合同解除的内涵入手,重点研究了损害赔偿的实施过程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确定物业管理关系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物业管理合同乃现实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合同类型.然而,由于物业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现行法未及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制,物业管理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中仍属于无名合同范畴.从物业管理合同的内容出发,区分了其与民法中相似制度的异同,认定物业管理合同所调整的生活关系具有较大的个性,民法应对其进行特别的、类型化的而非概括的归制.  相似文献   

14.
欧阳莎 《价值工程》2011,30(12):251-25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经济活动对合同要求严格,如何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科学有效的进行合同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经常遇到的合同形式,其科学有效的分析对企业经济利益的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就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法律效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所谓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合同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围绕合同的订立及履行而制订的合同法则是调整这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为了在经济活动中减少因违反合同法的规定而产生不必要的民事纠纷,本文仅就合同的订立程序及其生效要件谈一下<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作为确定物业管理关系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物业管理合同乃现实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合同类型.然而,由于物业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现行法未及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制,物业管理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中仍属于无名合同范畴.从物业管理合同的内容出发,区分了其与民法中相似制度的异同,认定物业管理合同所调整的生活关系具有较大的个性,民法应对其进行特别的、类型化的而非概括的归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的<合同法>已由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新的<合同法>吸收了西方的"预期违约"制度,适应了社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求,是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如果合同双方一方有预期违约现象,另一方为了减少损失,不必等到合同到期,可提前起诉.  相似文献   

18.
康莉莹 《企业经济》2002,(2):121-123
债权人代位权,是合同履行的保全措施之一.我国现行<合同法>第73条对此作出了明文规定,意味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而这一新的法律制度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实现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关键在于对债权人代位权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9.
合同违约制度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文章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违约责任的含义及其特点、违约形态、免责事由、承担方式几方面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作粗浅的论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非常匮乏.此类合同实际上已被边缘化。目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并不能完全破解这一难题,边缘化问题可能成为企业正当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良策。本文阐述了重构此类合同的范围、试用期、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转换和经济补偿制度之必要性及其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