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04,(4):42-42
一条短信花了8元王先生上个月给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发了条短信,没想到却为此花费了8元钱。自从他给那个电视节目发了短信后,每周都会收到提醒收看该节目的短信。王先生查了该月的话费,发现这些短信竟然收了8元钱。经查询1860得知,这是他订了该节目的包月短信,这些短信由一家公司提供,如果不取消,以后每月都要缴8元。更令王先生诧异的是,他从来不炒股,也没收到过专家荐股的短信,可话费单上竟然还有2元钱的专家荐股费,也是同一家公司提供的。让王先生想不明白的有两点,一是发短信费一般都是每条0.1元,就算自己收到的短信是要收费的,每…  相似文献   

2.
3.
国内分红险始于2000年4月,随后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分红险。许多投保人都看中了该险种的分红功能,如在某款分红险宣传材料上,就印制着这样的内容:总收益=保底收益+累积年度分红+终了分红+保障,其分红功能非常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4.
不少车主朋友在车险的附加险购买上存在疑惑,对附加险的投保不甚了解,为打消车主朋友的疑虑。轻松为爱车装上保险,现就笔者了解到的车辆附加险投保信息整理成文,供车主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红险受热捧,甚至有的机构言必谈分红,很多消费者也把分红险列为投保的首要标的。让人想起了菜市场的热闹喧嚷和打折品抢购时排起的长队。很显然,保险市场不是菜市场,分红险也不是萝卜白菜或打折品。那么,时下正红的分红险有什么特点,更适合哪些人群购买?  相似文献   

6.
寿险公司分红保险具有最低保障利率,并能使投保人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但很多购买分红保险的投保人对其收益分布并不了解。本文利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我国分红险的收益分布。结果表明分红合约在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方面有较好性质。如果保险人的投资组合的波动率较高,分红合约的收益相对资产组合有显著的下方保护作用。由于实际中寿险投资组合波动率并不很高,如果市场风险溢价较高,选择直接投资到资产组合会以较大概率获得比分红合约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张先生一次性交纳保费4万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险,几年来分红基本上都在400元左右,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最多的一次分了580元,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45%。他觉得还比不上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很不划算。与张先生持有类似看法的人并不少。他们在投保了分红险之后,往往把分红额与所交保费相比算出所谓"分红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信托等的收益率做对比,然后大呼上当受骗,有些人甚至据此不理性地作出了退保决定。不要把分红险看作纯粹的投资品!对一款具体产品而言,不能否认也许存在不适合你的可能,但"投资收益"不应该成为你拒绝它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8.
9.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责任”等专业名词的概念定位上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等产品竟然需要货比70多家才能周全,重疾险的保险对象是人,有男女老幼之分,但某些病种的医学概念是不能由保险公司自己来解释的,而应该由保险行业协会对主要病种进行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0.
11.
汪伟 《财会学习》2005,(2):11-12
去年10月底央行升息后,各家保险公司迅速做出反映,仅仅两个月后,平安保险公司就推出了“三鸿健康保险计划”,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金玉满堂”等分红型保险,与此同时,新华、泰康等保险公司的分红型保险也逐一亮相。对于被保监会一度叫停的分红型保险,一些保户心有余悸,而一些保护则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2.
姚佳 《现代会计》2005,(6):10-12
早在17世纪中后期,收益就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收益概念之所以受重视,美国会计学家所罗门认为,这在于它具有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它能有效地计量税收额度;第二,它为公司股利政策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它能指导投资政策的做出即是投资政策的指南。由于收益在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对收益的论述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要求改进传统会计收益,将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结合,报告综合收益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综合收益会计浅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亦称全面收益)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将其定义为除业主交易之外的一切权益(净资产)变动.但这一概念的实际运用还是出现在近年改进业绩报告的研究中.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是传统收益会计理论的改造和发展.那么,传统收益会计理论有什么缺陷、现行会计实务与传统会计收益有哪些背离、综合收益理论有何基本内容、其实施的理论前提是什么?本文试图简要介绍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起,我国规定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但在年度财务报表实际编制和披露中,不少企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内容及其与资本公积的区别却并不十分清楚,造成其利润表中列示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准确性颇受质疑。本文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企业所有者资本性投入的交易或类似资本性投入的事项;组成其他综合收益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在今后符合一定条件时,将转而计入净利润,即重分类计入损益;而其他综合收益外的资本公积今后则不能转而计入净利润。  相似文献   

15.
16.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脏盈余”的回收站,是否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决策价值是困扰准则制定者的重要学术问题,从资本市场最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证券分析师视角出发,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检验分析师是否能够有效识别利用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有显著影响,即其他综合收益比重高的企业,分析师盈余误差的分歧越大;其他综合收益强制披露后分析师解读成本减低,盈余预测准确性得以提高.结论支持现阶段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在分析师利预测中的作用,间接证明其他综合收益的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对综合经营的现实需求日益增加。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本质上是不同类型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组合,采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边界、收益和风险,以期进一步推动综合经营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周小异 《理财》2004,(10):61
在上一期的专栏当中,谈到了帮助王小姐重新整理保险的事情.文章刊登后,很多热情的读者来邮件询问,文中提到的投资型保险和保障型保险到底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利弊?自己在购买或管理保险时到底该如何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东艳  张琳 《中国外汇》2021,(3):92-94
高标准的投资规则和市场开放,有利于我国与CPTPP成员国之间的深度经济一体化,拉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2020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积极考虑加入CPTPP”。  相似文献   

20.
马永义 《新理财》2016,(4):78-80
2009年度我国首度要求上市公司利润表中应单独列示并披露“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财政部会计司在发布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做好201 0年度年报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列报的内容又专门加以“喊话”,而从实质上看“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也是导致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下称“30号准则”)修订的主要助推因素。2009年以来,我国对“其他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