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显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教育的互动,当前农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要求必须加强针对性的教育。要加强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伦理知识、生态伦理原则、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精神。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是建立公平正义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生态文明之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以解决人与自然的二难困境为逻辑起点,通过代际和代内的公平正义来体现,并具体指导人类的现实实践,共同推动生态文明由理想向现实、由实然向应然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现代化矿区的必然要求,可以促进企业保护生态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伦理观和生态理念,立足于潞安矿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情,构建了潞安矿区生态文明体系。体系由生产、生活和文化三领域构成,其中共栖、寄生、附生和混合等四种工业共生模式是生产领域的追求目标,伦理责任、健康消费、绿色交往和生态住宅等四种理念培育是生活领域的主要内容,文化领域则主要体现在人本管理文化、安全生产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三方面。这些均可为其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5.
生态伦理关怀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理念,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与生态伦理趋同的永续发展追求。当今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制度设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大力发展生产才能有效推动"中国梦"视阈中生态伦理关怀的践行。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如何实现人自身从污染破坏者向治理保护者的转向,乃是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历史追问。本文以人与自然的社会和谐性为切入点,试图于和谐社会的视阈之中探究生态伦理的特质、构建以及实践性问题。从而突显生态伦理于生态文明转型中的核心地位,以期唤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了作物种质资源的生态伦理和资源伦理,对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作物种质资源生态伦理观念和作物种质资源的资源观念进行了界定,并据此分析了代际财富转移模型,这对于作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和谐进步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态伦理关怀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理念,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与生态伦理趋同的永续发展追求。当今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制度设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大力发展生产才能有效推动"中国梦"视阈中生态伦理关怀的践行。  相似文献   

9.
企业伦理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金 《经济师》2002,(6):30-31
现代企业必须承担人本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三大伦理责任 ;企业应树立大质量观念 ,将伦理责任渗透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 ,企业大质量的内容包括人员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信用质量、声誉质量、生态质量和文化质量 ;企业全面质量的伦理内涵主要体现在质量新概念、参与伦理和持续改进伦理中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是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前提.对此存在不同意见.目前主要有以下解说思路:首先,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指人类与自然关系融洽、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有涉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生物多样化和维持生态平衡以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便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表达.广义的生态文明还应当涵盖人类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关系(物质文明);人与自身的适应性心理生态和人与人的伦理生态关系(精神文明)、人与社会的人文生态关系和人与政府、企业、家庭的生态和谐乃至国际间的和平共处关系(政治文明),也就是更加着重研究在生态系统中,人类本身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或影响,以把握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现.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举措,而缺乏伦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没有深入人心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生态文明将遇到难以想象的阻碍和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企业生态文明实施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性质、企业负责人年龄和学历等对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大,说明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并不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的被动性大,因而需要政府部门从资金支持、法规建设和大力宣传等方面着手,以外部因素来推动企业内部动因,促进企业强化生态文明实施意愿和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企业生态文明实施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性质、企业负责人年龄和学历等对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大,说明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并不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的被动性大,因而需要政府部门从资金支持、法规建设和大力宣传等方面着手,以外部因素来推动企业内部动因,促进企业强化生态文明实施意愿和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因素.企业如何给自身发展进行定位.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与质量。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矛盾的剖析,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的具体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发展的文明,其各阶段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伦理价值包涵了尊重自然、环境责任、生态公正等价值诉求。通过对传统设计方式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当代设计的缺陷,进而重点论述绿色设计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阐明绿色设计中的生态伦理价值的重要性及其趋向。旨在告诉人们,只有时时警醒和坚持绿色设计中潜在的生态伦理价值,才能消除生态危机,使我们的设计更具人文内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的合理扬弃,是对西方生态伦理理念的必要借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通过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论证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生态伦理行为具有普遍性,包括个人消费行为、企业生产行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实践。将生态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剖析生态伦理行为逻辑,寻找生态伦理行为边界,通过生态伦理的行为效益对其进行福利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生态理想,生态文明是生态理想的现实化,生态理想的现实化有赖于制度变革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应当遵循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喻靖文 《时代经贸》2011,(12):27-28
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选择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举措、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论述了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