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可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它也是股东评价公司业绩的基本标准,反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利润情况.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简单,证监会未对复杂结构下每股收益计算做出具体规定.简单股权结构下每股收益的基本计算公式:每股收益=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利润/已发行的普通股股份数额.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跃 《事业财会》2005,(1):33-35
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将配股作为再融资的首选方案;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比较热衷的股票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比重大大高于债券融资。这与目前公认的pecking orde rule即先内部留存、后普通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与普通债券)、再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外部普通股权、优先股的融资顺序是相背离的,也与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选择有极大区别。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资本结构理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公有股不能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流通的规定,造成的股权市场分割、同股不同权等现象,是我国股份制改造以及股票市场发展当中存在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是我国股份制以及股票市场还不规范的重要表现。关于公有股(即国家股和法人股,其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的股权)的流通问题,无论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精神,还是从基于公有股与社会公众股同样作为普通股性质的股权这一基本事实及其“同股同权”的必然推论来看,是完全可以也应当上市流通的。再从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市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通过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计算,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收益情况和盈利能力.但是每股收益指标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以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投资者投资的失败.笔者针对每股收益的局限性以及投资者运用此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将配股作为再融资的首选方案;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比较热衷的股票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比重大大高于债券融资。这与目前公认的peckingorderrule即先内部留存、后普通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与普通债券)、再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外部普通股权、优先股的融资顺序是相背离的,也与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选择有极大区别。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一方式,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是融资成本方面的考虑;第二是我国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产权不明确导致的对管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界》2003,(4)
公司类型 指标 样本公司数 (个) 平均总资产 (万元) 平均总股本 (万股) 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 前1 0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加权每股 艘矗r亓.1主营业务收入 增长率(%)王雷利I闱增长平 (%) 普通股平均每1 0股送股(股) 普通股平均(2002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沪深A股上市公司整体 1 251开购形成的民营上市公司 _J-徭上下民营上市公司34;329,320.56 1 1 5,1 51.50 1 64,11 5.8646,1 29.72 21,l 66.68 24,721.048.5297 56.1 55l 46.052855.1 575 45.0451 51.85750.1 1 75 0.0657 0.1 8755.6324 1 4.947I 1 9.425264.71 25 l 0.0874 24.9680.4361…  相似文献   

7.
论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的重要指标之一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对每股收益作出了以下规定 :(1)每股收益=净利润 /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2)已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票(如优先股等)的公司 ,应按国际惯例计算以上指标。该规定对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年末普通股数 ,未考虑年内普通股数的增减变动情况 ,显然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 ,只发行有普通股 ,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的是全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我国上市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 ,一般同时披露两种每股收益 :…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市盈率等。笔者认为,各项指标均从某一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同时也都存在局限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每股收益是股票上市公司所必须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 ,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业绩 ,估计投资回报 ,从而作出买—卖—持有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股票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 ,除发行普通股外 ,还会发行诸如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有价证券 ,这些证券可能会在一定时期转换成普通股 ,从而影响每股收益在不同公司和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为了提高每股收益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要求在计算每股收益时 ,不仅考虑普通股 ,还应考虑这些可能转换成普通股的证券对每股收益的潜在性影响。本文拟就认股权证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稀…  相似文献   

10.
每股收益(EPS)是本年净收益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还必须列入基本财务报表并经注册会计师的鉴证,因此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披露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掀起热潮,新三板挂牌公司巨大的商业价值成为A股上市公司竞相追逐的目标.随着新三板自身交易的活跃,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公司开始主动出击,并购A股上市公司或者其他新三板公司.2015年1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上海君实生物将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众合医药,向众合医药发行735万人民币普通股股票,成为新三板首例换股吸收合并案.本文将从并购手段选择、并购过程、并购动因、以及换股并购优势来总结对新三板并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罗美娟 《会计之友》2007,(13):12-13
新准则规定,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应计算和披露每股收益.本文对此作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每股收益的分析及完善 每股收益是企业净收益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它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收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简单资本结构每股收益 在简单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的计算公为: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这一指标用于衡量某一会计期内平均每股普通股票获得的净收益额,每股收益越高,股票的质量越高。对于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的1422个观察值作为研究样本,考察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偏离程度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股权制衡度对于两权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而言,现金流权、控制权与公司价值负相关;随着两权偏离程度的增加,公司价值下降;股权制衡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对两权特征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可以弱化两权特征对于公司价值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融资创新     
随着中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扩大规模的需要。通过对2003-2005年煤业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报表及各项资料分析可知,目前煤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包括:普通股筹资、短期借款、商业信用、短期融资券、长期借款、发行债券、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煤业上市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主,债券融资较少被采用,融资方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6.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通过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计算,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收益情况和盈利能力。但是每股收益指标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以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投资者投资的失败。笔者针对每股收益的局限性以及投资者运用此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杜邦分析模型的弊端 1.无法满足上市公司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 评价上市公司最直观的指标是其股价市值,而最能体现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衡量普通股获利水平的指标,通常用于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在未来的成长能力,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高低变动起重要影响。而传统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由财务报表中的数字计算所得,  相似文献   

18.
角雪岭 《会计之友》2007,(36):70-72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两市177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层级、终极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四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金字塔持股结构特征,从制度背景角度分析了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较突出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即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其根源来自于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包括完善法律环境,构建有效的市场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以及企业伦理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从QFII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角度来考察QFII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QFII持股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普通股获利能力以及现金分红水平,并且QFII持股比例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这表明QFII起到了公司治理作用。文章不仅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揭示了QFII的公司治理作用,而且通过使用面板数据部分解决了以往研究所碰到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