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5):14-15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不好意思,这么高档次的会议我还是第一次参加!”2004年8月3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的“中国200佳高速成长中小企业”发布会上,一个理着平头的小个子浙江人跑上讲台,有点紧张地掏出上衣口袋里的演讲稿,“我怕跑题,所以还带着稿子,我今天要汇报的题目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够和茅于轼、张维迎、柳传志、张宏伟等人登上同一讲台,对46岁的浙江001集团董事长项青松来说,这种机会恐怕不是太多,但局促转瞬即逝,几分钟后他就变成了这个舞台的主角,所有的人都被他“土里土气”的发言吸引住了。有人开玩笑说:“浙江企业家都这样,身躯矮小却蕴含着蓬勃的活力,你 相似文献
3.
4.
5.
目前在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婚姻”中,能成为“金婚(50年)”的恐怕没人敢期盼,能成为“银婚(25年)”的也是极少,能成为“锡婚(10年)”的已是佳话,而大多数结合都难于逾越“布婚(3年)”.“铁婚(6年)”的宿命。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事,为什么会泛滥成灾呢?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此时你是接受?还是拒绝?接受了,无法完成怎么办?不接受,被领导轻视或从此“失宠”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民营企业早期大多是个体私营企业或家族式企业,很多企业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老板式决策"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老板式决策"模式会给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营销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老板式决策"具体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营企业营销管理的实际分析了"老板式决策"存在的营销风险并提出了规避我国民营企业"老板式决策"营销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9日下午,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在"盛大网络聘任唐骏总裁职务新闻发布会"上,刚刚离开微软的唐骏先从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手中接过微软中国公司"荣誉总裁"的称号,再从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的手中接过盛大网络总裁的聘书,完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转型。面对在场的百余媒体,唐骏掩饰不住内心的伤感,但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却是:"感谢"! 相似文献
11.
坊间盛传,“打工皇帝”唐骏与新华都老板陈发树的职场“婚姻”走到了尽头,1月28日),唐骏宣布了职业生涯的下一站一一港澳资讯。如果此消息属实,那么唐骏的职业生涯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做大并实行多元化经营之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将不可避免。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美的算是一个放权极为成功的案例。何享健家族拥有美的最大的股份,是美的集团名正言顺的所有者。何享健目前所考虑的主要是美的投资方向与产业延伸,至于各事业部的日常经营,何氏家族并不过多地插足,而是完全交给职业经理人去打理。 相似文献
13.
14.
做企业的工作就是做一群人的工作,对人的把握是必需且必要的,尤其是对老板的把握—失去他的有效信任与资源支持,任何经理人都难以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广东某著名企业走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原因是该企业的销量猛增,但老板承诺的重奖政策却不兑现.老板失信于员工,而不是员工失信于老板.作为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纽带,职业经理人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如果容忍老板的做法,就会被员工视为"帮凶";如果支持员工的意见,又会被老板骂作"叛徒".他们左右为难,最后只好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16.
一、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尚处于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营格局,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是当时的国情.如何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使几亿农民摆脱贫困,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人民正在探索的大问题.而改变了原有农村以农业为主、城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从而令世人另眼相看.温州模式的形成,是温州80年代前期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价值在于最先发动并打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突破口,率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争发展的局面,从而为中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人们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更倾向于网购。然而,人们网购的退货率比线下购物的退货率高很多。那么,如何在一次销售不成功的情况下保障产品的最大价值?逆向物流这一业态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岁月如梭,创业者老了,企业却依旧年轻。曾经伴随中国商业化发展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在迎来交接班高峰。这并不是个顺畅的过程,却举足轻重。无论是对于单一的企业本身,还是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传承问题向来关乎生死存亡。一交一接之间,考验的不仅是老帅与少帅,还可能牵扯众多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从本期开始,我们来关注家族企业的传承,讲述家族企业交接班的故事,展现问题、经验与思考,让我们一起探讨,让接力棒递得稳,接得牢。 相似文献
19.
"顶风扩张"戴国芳 戴国芳今年41岁.由于家中贫困,他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做了一个泥瓦匠,后来和父亲一起靠收破铜烂铁为生.在这个过程中,戴国芳发现炼铁能赚大钱,于是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就买了3台30吨的小电炉,开始炼钢.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戴国芳马不停蹄地承包租赁了江苏6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1996年,戴国芳在常州创建了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戴国芳之所以取"铁本"这个名字,就是想要以"铁"起家,慢慢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这段话是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副总经理袁浩宗在一次沙龙上的发言.笔者被其中的"简单"、"简化"、"简捷"牵引着,对这个小伙子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