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治理演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论证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所有权变迁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特征及其一般演进规律的分析,构建出符合家族企业独特复合型契约行为的新型治理模式,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和传统儒家文化探讨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的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2.
郑育家 《董事会》2009,(5):105-105
产权问题是企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产权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手段,对产权进行研究在过去、现在及未来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费方域教授的专著《企业的产权分析》用深刻但不晦涩的语言介绍了从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到现代企业理论、从Ronald Coase到Oliver Hart所发生的变化,并且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对企业的基本问题作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基于规范国有资产交易而诞生的中国产权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服务了国有资产的转让,而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范的交易体系和制度,成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平台。产权市场的实践、交易制度及交易体系、所积聚的资源为医药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资本对接平台,这对在目前我国尚不规范的、技术定价困难及企业信用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交易对象看,要素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是一种产权交易,而不是要素所有者单方面转移要素使用权,要素所有者分享到的企业收益是其行使企业产权的报酬。企业性质是要素产权与企业产权之交易契约的履行过程。履行产权交易契约,在一级市场上表现为.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而换取企业产权,以创立企业;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具体安排和执行企业产权的权利,以确保企业运营和收益合理分配。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为,产权交易契约的部分解除与重建,即部分企业产权在同类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或转移以及部分要素(资产)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再制造具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并形成了独特的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集中体现在不完全竞争性与协同共生性两个方面:不完全竞争性包括对旧件和再制造产品市场的锁定与寡占、技术与制造模式的进入壁垒、组织与经营上的政府规制等方面,协同共生性包括目标上的共生、商业模式上的协同、基于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等方面。正是再制造产业这种不完全竞争性与协同共生性,导致制造业长期成本曲线下移、最佳规模有限变动和产业集中度与垄断程度提升,并深刻影响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6.
杨风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8):138-144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薪酬契约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检验了顾客集中与管理层治理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顾客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和代理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顾客集中显著影响公司薪酬契约,顾客集中降低了高管薪酬;顾客集中降低代理成本,减轻管理层代理冲突问题。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理论内容,同时对于缓解公司代理冲突、改善公司治理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变革性影响,然而数字规制政策作为解决数字要素外部性问题的政策工具,是否能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值得探究。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规制政策的外部性治理与数字转移成本效能,从数字要素投入与中间品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其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创新效率效应与中间品效应双重驱动机制,提出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理论假说;然后采用1989—2017年41个国家的跨国跨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数字要素的外部性治理,其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驱动效应有效弥补了数字转移成本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抑制效应,最终显著促进了各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跨国与跨行业双重差异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通过“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双重机制,破除企业数字要素投入障碍与合同中数据条款的非完全性问题,有效解决数字投入依赖度更高、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的市场不完全问题,从增进创新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层面提升了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成为驱动这些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渠道。本文结论为数字规制政策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6~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SFA),本文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1996~2005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以及产权、市场竞争、规模等因素对技术效率提高的贡献.结果显示,期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技术效率逐年提高,并且表现出一致的变动趋势;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以及研发活动等对技术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规模因素对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并不明显,行业进入壁垒不利于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劳动力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时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效率提高的需要,劳动力结构中高级劳动力偏低制约了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优化劳动力结构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产权属于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产权明晰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对于提高资产运作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纺织业国有资产的权利排他性不强、效率低下、产权保护力度不佳,因而现阶段国有资产的产权是模糊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国纺织业国有资产不明晰的原因在于过高的进入壁垒、迟缓的产权改革和浓厚的行政主义色彩,必须采取措施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和加强产权监管。  相似文献   

11.
电力体制转型期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2年,国务院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发电侧引入竞争机制,体制转型期发电行业的效率变迁备受关注。本文以2002—2005年各省市区发电行业的DEA技术效率值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和识别了电力体制转型期间产权结构、市场结构、燃料成本和技术对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产比重过高和小机组的大量存在会损害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企业规模和技术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煤炭价格与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出厂电价与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运输费用是燃料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煤炭稀缺程度将影响地区发电行业技术效率;行业竞争程度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VMCI 模式下,考虑销售努力水平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批发价决策权由供应商转移至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效率改进问题。假定零售商决策批发价和销售努力水平,供应商决策寄售量,建立了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 博弈模型,证明了集中决策下的最优解和分散决策下的均衡解均存在且唯一,集中决策下的寄售因子大于分散决策下的对应值。随后,引入收入共享与销售努力成本共担契约,论证了系统中寄售因子保持不变、批发价降低,且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实现帕累托改进,实现供应链的效率改进。最后,分析了契约参数对于系统决策变量及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2005~2010年间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技术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经营费用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圳国有独资水务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实践,分析研究垄断型市政公用水务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制度效率、运行动力及改革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有的AHP法不能够有效的区分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和"不知道"信息,以及不能够很好的将多个专家的意见进行集结的问题,本文尝试将证据理论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首先给出每个专家构造的信度判断矩阵,然后利用D-S合成公式将专家的意见进行合成,再将合成后的信度判断矩阵转化为一般的互反判断矩阵求其权向量,最后结合例子来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分析逆向供应链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运用问题.为此首先分析了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在逆向供应链中构成的staclelberg博弈模型.然后,又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制造商为主、回收商为从的信号博弈,分析了信号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推导出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准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最后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主流宏观经济模型未能有效重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金融资源错配现象,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深入研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部门间信贷资源错配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风险转移视角,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和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贷款人可获信息影响,不同规模企业的风险转移行为扭曲了要素相对价格,造成部门间资本边际产出分歧和信贷市场资源分配扭曲。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对大企业的隐性担保会强化中小企业从事高风险活动的动机,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而政府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能缓解信贷市场摩擦和资源错配。在风险冲击情况下,政府的直接消费措施对经济复苏作用短暂,而资金补贴措施则具有长期效果;但这两种财政措施均无法改善企业决策行为,仅是从资本品层面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风险转移和企业异质性的结合会放大货币、财政和风险冲击下的福利损失;不考虑资源错配的深层原因而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则会冲击劳动力市场,导致失业率上升。本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永良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108-113
本文利用经我们扩展了的Harris-Todaro模型,同时加入Shapiro-Stiglitz模型的效率工资分析模式,在二元经济结构假设下,分别探讨了农村劳动力不具有无限弹性、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下产业集聚的规模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规模受外部规模经济的强弱、制造企业和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的高低、以及各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导致区域外迁入的劳动力回流,制造业部门产业集聚规模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7年底,我国上市公司中煤炭企业的数量达到20家。虽然煤炭企业通过上市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但由于大多数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销量易受到经济周期和其他能源产品的影响,而且各企业矿藏资源的贫富程度、运输条件等自然状况对企业成本影响显著,所以煤炭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煤炭上市公司必须不断挖掘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才能摆脱产品单一的行业局限,使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客观地评估煤炭上市公司的综合运营效率,寻找影响综合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寻租问题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赟  徐鹏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4):99-101
寻租现象在经济活动中是经常出现的,同样,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也并不鲜见.一些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管理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意地帮助外资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人为地压低国有资产成交的价格,寻租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寻租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