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与计算机程序》一书,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山西省数量经济学会编辑,将于1985年4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乌家培同志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全书分为四篇,包括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回归分析、计算机应用程序。为了达到通俗易懂,使企业管理人员便于掌握经济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目的,本书收入的各种方法均有实际应用的事例。书中多元回归、逐步  相似文献   

2.
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迅速培养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以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刊授大学应各方面的要求,决定从1986年1月至1986年12月开设《企业管理现代化》刊授培训班。一、招生对象党和政府各级经济计划与管理部门干部;厂矿企业厂长(经理)、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及有关经济管理人员;科研机关研究人员;中专和高等院校师生等。二、培养目标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并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独立地应用这些知识。学员毕业论文合格、刊授结业后,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发予刊授大  相似文献   

3.
<正> 国家经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贯彻第七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组织制定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草案)。 《纲要》力求体现“七五”计划的战略方针,力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步骤相适应,以“七五”计划建议中指出的生产建设的两个“关键”和经济工作的两个“致命弱点”,作为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企业管理现代化要起到适应和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和“两个文明”一起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管理现代化》刊授班招生简章的规定,1986年8—10月份为学员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现将有关论文写作事项作如下说明。一、论文参考资料本刊授班基本教材《企业管理现代化》讲座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年第1—6期上连载完毕,其它参考教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管理与数学》(辽宁人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已日益显得重要。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乌家培、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守一主编的《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应用》(以下简称《应用》)一书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我国,近几年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发展很快。国家、部门、以及不少省市和区县、企业已编制或正准备编制投入产出表,许多大专  相似文献   

6.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力地推动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我国社会主义正在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历史性转变。企业开始由单一的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吃国家“大锅饭”转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小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化大生产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企业已逐步成为商品经济中的独立生产者。这一历史性转变,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即厂长(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会于1987年1月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理事长乌家培同志主持。马宾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秘书长刘树成、高校分会理事长黎诣远、企业分会副理事长吴连生等同志分别汇报了1986年的工作和1987年的计划。1986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参与组织了两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一是1986年5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全国经济改革与数量分析学术讨论会”。讨论会分为宏观经济管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消费四个专题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会后《人民日报》、《理论信息报》、《经济学动态》等报刊作了报道。部分论文已陆续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同志在全国第五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企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企业管理上正经历着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历史性转变。”“我们现在讲的不是产品经济和生产型企业的基础工作,而是要发展为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和生产经营型企业的基础工作。”在充分肯定1986年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度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征文活动将于2004年10月8日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和《企业改革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1986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管理与数量经济》一书,是将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现代化管理优秀实例的汇集,是几十名专家、学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企业数量经济学的专著。该书的主要作者,既有从事数量经济学理论工作研究多年的学者、教授,也有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厂长和经济管理人员。它的出版能使读者较深刻地理解与掌握企业数量经济学原理和在  相似文献   

11.
决议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同意第一届理事会1984年8月25日关于将我会会名由“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改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建议。大会认为,新的会名更加准确。会名的更换还有助于反映我会围绕数量经济学这门新学科开展学术活动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开创我国数量经济学的研究、教学和应用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  相似文献   

12.
出版动态     
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秘书长刘树成、副秘书长李长明、《数最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沈利生,编辑周德英四位同志编辑的《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决策的现代化》一书,1985年内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和摘编了建国以来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58篇,是一本必备的读物。该书出版后,中国数最经济学会秘书处会员组将向各集体会员赠送样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企业分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年会于2002年8月15日~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O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企业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宁波大学商学院院长张旭昆和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企业分会副理事长吴连生主持。宁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贺建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圣明,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富强,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罗国勋等出席了会议。汪同三所长和杨圣明研究员先后作了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委企业局综合处陶量处长,最近在北京作了一次题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及分析》的演讲,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和取得的经验,分析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望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现经整理并由陶量处长审定,题目改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发表。演讲的内容,对了解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提高对企业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和借鉴管理现代化的成功经验,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社主办,中国企业创新论坛组委会、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承办的“中国企业创新论坛2010年年会”于2010年11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正> 由国家经委企业管理局、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国家经委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机械部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于84年元月在京召开。这是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的首次全国性座谈会。袁宝华、张彦宁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推行管理现代化的情况和经验,探讨了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路子,研究了近期应推广应用哪些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现将会议讨论的七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是搞好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了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状况,企业内部采取了划小核算单位,分灶吃饭,自负盈亏的核算形式。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经营范围和经营业务不断扩大,从而使整个企业的资金使用量迅猛增长,这样就使原  相似文献   

18.
管理现代化“化”什么?魏艳霞实行科学管理,要求管理现代化,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有人说,如果我国众多的企业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有一半企业达到管理现代化,不用增加投资,中国的经济实力将至少翻一番以上!所以人门声声呐减:“管理也是生产力!”。而这却...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各级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决策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水平,并进一步推动我国数量经济学的研究、教学与应用,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决定发展集体会员。凡集体会员,可参加学会组织的有关经验交流会、学术讨论会、国际学术报告会和培训班等活动;学会将及时提供有关动态、资料及最新书籍等。  相似文献   

20.
企业预测论     
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从前一段看,这一改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第一,商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市场越来越活跃。第二,企业之间出现了竞争,普遍开始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如果说,在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下,企业还没有开展预测的动力的话,那么,随着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